1樓:靜觀齋
您好,根據我學習書法的經驗,從篆書和隸書入手比較好,因為篆隸在技術上相對簡 單,在氣息上很高古。
可以先學篆書裡的中鋒行筆,再經由隸書掌握方筆。方與圓是筆法構成的最基礎的表達方式,這些技法為之後的楷書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同時又解決了重要的氣息問題。然後,可以系統地學習唐楷,在顏真卿處學會把筆鋪,在歐陽詢處學骨力和結構,在褚遂良處學線條的表現力,再在虞世南處學到一種由精神到筆端的虛靜……如此再到行書、草書,都有次第。
我把自己學習的順序分享一下,供您參考。
從臨寫《嶧山刻石》入手,通過一段時間練習使線條達到「圓、轉、厚、通」,為書法打下良好基礎,然後可以臨寫鄧石如的《白氏草堂記》和吳讓之的《宋武帝與臧燾敕》等,感受一下篆書墨跡作品;然後可以練習一下經典的隸書碑刻如《張遷碑》,《曹全 碑》等,再寫寫漢簡如《居延漢高纖廳簡》,清人隸書如伊秉綬作品等感受一下墨跡隸書。
<>之後再選擇合適的楷書字帖臨寫,比如顏真卿大人的《勤禮碑》,歐陽大人的《九成 宮》,虞世南大人的《孔子廟堂碑》,褚遂良大人的《雁塔聖教序》等,學習唐人書法的法度,提高對字的結構的認識。
<>之後可以臨臨小楷的經典法帖如鍾繇《宣示表》,王羲之《黃庭經》,王獻之《玉版十三行》,鍾紹京《靈飛經》,趙孟頫《道德經》等,練習對毛筆筆尖彈性的豎圓認識及 控制。
<>接著再進行行書的學習,比如練習智永禪師《千字文》,懷仁禪師的《集字聖教序》,王羲之的《蘭亭序》,趙孟頫的《洛神賦》等等,繼續練習對毛筆的控制。之後,可以選擇再喜歡的隸書、唐楷、魏碑、行草書等等進行臨寫,增加見識。戚隱臨寫到一定程度後可以開始脫帖進行創作。
2樓:懂視生活
1、掌握正確的執筆方式,執筆的位置與寫字的大小密切相關,執筆越高時,筆所需揮灑的範圍越大,一般來說字也寫得更大。所以如果要寫同等大小的字,行書執筆位置比楷書高,草書執筆位置比行書高。執筆方式很多,有搓管法、棚鬥捻管法、三指法。
需要掌握:指實,手指要實,不可軟弱無力;掌虛,筆桿不備好可靠在手掌上;腕活、手腕要靈活,不能僵硬或貼在桌面上等等要點。
2、從楷書入手,練習書法,因為楷書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字型,所以建議從楷書入手,練習書法。楷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在隸書中獨立發展而成,楷書於隸書與行書之間,於上承接隸書,於下則便於我們掌握與楷書相近但鏈滾磨技法更為複雜的行書。所以一通百通掌握好楷書就基本上能掌握毛筆書寫技巧,對學習其他書體(隸書,行書等)也大有幫助。
3、練習中儘量多臨帖少摹帖,因為在摹的過程中,絕大多數人都不會主動深入的去分析理解每個字型的各個基本畫筆來龍去脈。但是如果掌握臨摹字帖的方法,將會事半功倍。掌握臨摹字帖的方法需要選擇合適的字帖,選擇毛筆字帖或者鋼筆字帖。
掌握臨摹字帖的方法:挑選字帖,先摹後臨、臨摹結合在習字時,要先摹後臨、臨摹結合,仔細讀貼,背、核、用除了臨摹外,還要會背、核、用。並且博採眾家之長,練習不同的字帖。
4、參加書法展覽、競賽等多種形式,在練好軟筆字的基礎上,提高硬筆(鋼筆)字的書寫能力,逐步提高書法創作鑑賞水平,在練習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參加一些書法比賽,來以此檢驗自己的水平,並能從其他同等水平的人群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相信只要努力,一定會提高書寫水平。
軟筆書法的內容,軟筆書法的內容
毛筆和軟筆是兩種不同的筆 毛筆寫字的時候可能要你的腕力 臂力其拿握的姿勢不一.軟筆可以整體的去練比毛筆相對容易 近代誕生了硬筆書法,相對而言,我們稱古代的為毛筆書法,嚴格地講,並沒有所謂的軟筆書法,再者書法的靈魂是相通的,不在於硬筆還是毛筆。有了學習毛筆書法的興趣並克服了前期的腕力不足後,具體練習的...
軟筆書法入門學什麼字型,軟筆書法字都有什麼體
您好,根據我學習書法的經驗,從篆書和隸書入手比較好,因為篆隸在技術上相對簡 單,在氣息上很高古。可以先學篆書裡的中鋒行筆,再經由隸書掌握方筆。方與圓是筆法構成的最基礎的表達方式,這些技法為之後的楷書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同時又解決了重要的氣息問題。然後,可以系統地學習唐楷,在顏真卿處學會把筆鋪,在歐...
一年級是學軟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更適合孩子
一年級的孩子主要抄是從幼兒園到小學學習的轉bai變,這是需du要寫字,當然zhi正確的寫字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自信和 dao書寫速度,我的小孩是春節後開始學習的,就在花橋綠地大道附近的方少青藝術學校,學習了幾個月硬筆,感覺進步還是比較明顯的。應該是硬筆書法比較適合孩子起步,然後再練習軟筆書法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