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小楷行書同時展現應該怎麼評價

2025-07-26 17:25:28 字數 1750 閱讀 5787

1樓:網友

第一眼,站位很重要。

看正書(分不清楷魏篆隸,就找不連筆的)要保持2公尺距離,看行草(就是連筆字)則要距離3公尺之外。站定後,可伸出右手食指臨摹感受,感觸更為直接。

確實好字,觀賞時,可說此作深悟「中和」之美,如此可引用《書譜》句「志氣和平,不激不厲」就更妙了。

見好字,不宜說漂亮。

看到一幅好字,如果你非常大聲地說「這字真漂亮!」,收穫大多是嘲笑白眼,是否「好看」不是評價藝術品的核心標準,對於挑剔的、資深的、專業的欣賞者而言,「好看」甚至不是褒義詞,反而有「輕佻」「譁眾」之意。

一定要評價作品好,要從章法、結體、用筆說全面。誇「章法」,主要評價墨跡和空白的搭配,就說「佈局空靈」或「布白生動」「趣象橫生」。可引用名句:

此作真卜隱做乃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記住這是清人鄧石如說的,但稱「完白山人」則更有範兒。

不宜評字形,而是論用筆。

這是攜謹裝腔的高階境界。因書法可「取意忘形、自變其體」,但卻要求「筆筆中鋒、一撇一捺有出處」。「用筆」簡單說就是運筆寫字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

用筆「圓熟、精當、渾厚、細膩、方圓結合」,這些型衡說法都足以讓書家對你另眼相看。

4談篆書,先分大小篆。

偏長的是小篆,偏方的是大篆。談大篆時言必稱「古籀」,盡顯裝x範兒。大部分大篆書法作品都宗法散氏盤、毛公鼎、大盂鼎、石鼓文,把這老四樣端出來基本能罩住師承來歷。

如說起大篆書家,你只說吳缶老(吳昌碩)習石鼓用筆遒勁無人能及即可。

論楷書,唐楷登峰造極。

顏柳歐趙盡人皆知,但談較陌生的作品能提高你範兒。談顏真卿要叫顏魯公,最愛「大小麻姑」《自書告身》;柳體只談《神策軍》;歐體可說《皇甫誕碑》;趙體膽巴碑、三門記都好。如有人較真,你便說:

歸根結底,都以虞世南、褚遂良為宗啊!」全斃。

2樓:網友

大篆: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採用的字型 ,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根據不同的書寫媒介,大篆亦有甲骨文、金文(或稱「鐘鼎文」)、籀文之別。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

大篆的特點:

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

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大篆是對後來的小篆而言的。廣義的大篆包括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國文字。

這裡的大篆指通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由於周平王東遷洛陽,秦佔據了西周的故地,同時也繼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繼承金文發展而來的。

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zhou)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告雀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山友運(約西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新增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小篆的特點:

一是長方形,以方楷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腳,大致比例為3:2左右。

二是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所有橫畫和豎畫等距平行,所有筆畫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是篆書的獨特魅力。對稱不僅存在於左右對稱,上下對稱,而且還存在於字的區域性對稱,圓弧形筆畫左右傾斜度的對稱。

四是上緊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體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縮的垂腳。當然也有下無逗梁腳的字,主體筆畫在下部,上部的筆畫則可以聳起。

大篆和楷書草書行書怎麼寫,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的出現時間和盛行時間

大篆和楷書草書行書怎麼寫?哪一個字的大篆和楷書草書行書?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的出現時間和盛行時間 甲骨文1 雄偉期 自盤庚至武丁,約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響,書法風格巨集放雄偉,為甲骨書法之極致,大體而言,起筆多圓,收筆多尖,且曲直相錯,富有變化,不論肥瘦,皆極雄勁。2...

「林」字甲骨文 金文 小楷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

一 林 字甲骨文 金文等各類字型寫法 林,甲骨文 木 樹 木,樹 表示大量的 成排成片的樹木。金文 篆文承續甲骨文字形。隸書將篆文字形中樹的形狀的寫成木。楷書字型承隸書字形。木 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株樹,上部是枝下部是根 本 是指事字,金文在樹根部位加三點指事符號,表示樹在地下的營養器官 末 是指事...

壽用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怎麼寫

在網上可以直接查的,比字典還方便。如果不行你可以看看 說文解字 上面的古體還是比較全的。五體大字典上一查就查出來了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怎麼寫 楷書脫化於隸書和章草。孕育於漢代,始於三國,盛行於魏晉南北朝,唐代是鼎盛時期。隸書首創於秦,到漢代發展起來。行書是介於草書與楷體之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