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讀第二遍有用嗎 把一本書讀兩遍或兩遍以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5-07-23 10:50:21 字數 3181 閱讀 5394

1樓:互信互助互愛

可以試一下茅盾先生推薦的三遍讀書法。

第一遍:先把書粗略讀完。

在閱讀的時候,哪怕有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直接忽略掉,我們先把全書粗略讀一遍。這就相當於坐飛機時可以看到下面的城穗凳市大致的輪廓。讀第一遍的時候,只要做到粗讀就足夠了。

閱讀的要點是"快"、「全」、「粗」,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全書粗略地讀完,留下初步的整體印象,不懂的地方標記下來就行。

第二遍:精讀。

多數人閱讀,都可以做到粗讀這一步,但讀完芹搭就忘,效果並不理想猜首旅,我們還需要第二遍的精讀。精讀時的要點就是「慢」、「細」、「深」。這一遍儘可能要理解每個詞,讀懂每句話,一定要細細品味。

這一遍閱讀速度就不是越快越好了,反而是越慢越好。

第三遍:消化。

閱讀能做到上面兩步的人,已經算是做得極不錯的了,但真正把一本書吃透,我們還需要「消化」書本上的知識。精讀完以後,我們還需要讀第三遍。這個時候要讀的時候多思考,反覆琢磨,細細品味。

這一遍要做到能吸收書中的精華,真正為自己所用。甚至可以識別出書中有哪些不足之處,盡信書不如無書,提出自己感覺對的觀點。這一遍讀完,就能做到學用結合,你就真正把一書本給讀透了。

2樓:瑩瑩愛解答

您好,根據您的問題幫您解答:我個人的看法是,有的書不需要讀第二遍,而有的書讀兩三遍都不夠。不需要讀兩遍的書比如:

雜誌、漫畫等看巨集侍御過一次不用再看的書讀兩遍都不蔽巖夠的比如:經典、名著、偉人談攜傳記、教科書等,讀一次無法領略精髓,待見識、閱歷增長或自己有了與作者有相同經歷後再讀,都會有新的收穫。常言,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我覺得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當我碰巧重讀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後,有了很多新的感悟。但有些書,間隔時間太短,重讀如嚼蠟,沒有滋味,會厭煩。

間隔得久一點,會發現過去未曾注意過的東西。就會很開心。開卷有益,祝你閱讀愉快!

3樓:我愛黃皮

有用。第一步,書記了一遍(記筆記);

第二步雹洞,書讀了二遍源咐枯(複習筆記);

第三步,書使用一遍(使用筆記);

第四步,對書順著讀,逆著簡察讀,順著寫,逆著寫,順著背,逆著背(融會貫通)。

4樓:小墨黑魚

我覺得一本好書要讀三遍以上。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遍是對書書的泛讀,即使說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已經讀的很仔細了,春攔早第一遍通常給我劃定知識結構,也就是作者的構文思想;第二遍應該是深度,與作者進行深層內容的對話,去仔細分析作者每一句重要思想的原理及轉換輸出;第三遍是有問題的閱讀,在思想深層次交流之後,我輸扒雀出方向時遇到的迷惑及應用方向的偏差,從而進行自我檢視。所以我覺得好的內容一定要衡叢讀三遍以上。

5樓:匿名使用者

多讀襪老幾次都是有收穫激消的,可能第1次看的時候,因為字太多會忽略了某些句子。多讀有時候可以看到沒有被注意到的細節。告鉛公升。

6樓:xx翁畫師

當然有用啊!

每一次的閱讀,都會讓你有不同的理解,每一次的理解,都會加深你之前的領悟。

7樓:網友

溫故知新,第二遍能讓你鞏固。

8樓:一二三四五六

第二遍也許能做個鞏固吧。

9樓:卡哇伊的呆醬呀

所謂溫故而知新便是如此。

10樓:淺墨草萱繪人生

熟能生巧,讀書同樣如此。每一次的閱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把一本書讀兩遍或兩遍以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1樓:薊依萱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好書是經得起反覆讀的,且每讀一遍,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讀者自身學識心境的不同,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只一本《紅樓夢》就說明問題了。

會逐漸體會到曹雪芹先生的用心,很多細節都刻畫的十分傳神,書中大篇幅對賈府的描寫一下就勾起了。

12樓:消化

大學時,周國平人生哲思語編。研究生期間,明朝那些事,尤其看到王守仁于謙,看哭了很多次。也改了三觀。

之前第一次看的時候並沒有那麼多感悟,大部分時間都是看人物看故事情節了,再去翻看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跟**裡的故事情節能產生那麼多的共鳴,深有見解。

13樓:名

再回頭看一遍的話就不僅僅只是關注書中的人物和情節了,會進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到底作者想傳達給我的東西是什麼,通過這部書會引發出很多我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會有很多新的啟示,有很多做人的道理,感覺自己的思想通透了很多。

14樓:賣萌

吳承恩的《西遊記》。每隔一段時間看看,次次都不一樣。每一次都有新感受,西遊記的電視劇集看了很多遍了,再回過頭去看兩遍這部**,會發現**裡有很多電視劇集沒有演出來的東西,**中也有很多伏筆都是作者提前埋好的,武俠**的魅力真大。

15樓:離73266登輾

柴靜的《看見》看了好幾遍,很多我們看不見的新聞,不瞭解的社會。柴靜通過她的視角去闡述這個世界,她的價值觀,也許乙個新聞工作者做的只是去報道新聞本身,不應摻入自己,但她把自己加入,有自己的思考。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我從書中也看到對社會不同角度,甚至我們看不到角落的反思。

用文中一句話:採訪不用來評判,只用來了解;不用來改造世界,只用來認識世界。記者的道德,是讓人明白。

16樓:峰佘無敵

前一段時間看秋葉大叔的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看了三遍,做了讀書筆記,很受啟發。對時間管理有了感覺,自己也逐步找出了自己的缺點,以及各種對策和需要修正的地方,逐步的完善自我,會讓自己變得更好,能夠給自己很多的正能量和動力。

17樓:知61006掀鞠

王滬寧的日記《政治的人生》讀過一些書,這本書是讀過的書中最好的。也有記日記的習慣,也愛讀哲學歷史類的書,但第二次再讀這本書時,深深地折服了:思想的深度,對事物本質的認識,看問題的角度,對世界的認知完全碾壓我。

準確的說,完全不在乙個層面,第一次感覺自己如此渺小,佩服他的智慧和見識。這裡的見識,不是認識多少奢侈品那種所謂的「見識」,是思想的深度和廣度。

18樓:網友

大三的時候吧,看平凡的世界。當把整個看完後,乙個感覺很深刻,作者用樸素的文字,刻畫的乙個個人物,栩栩如生,感覺就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再去看第二遍的時候,發現通篇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莫名其妙的語言,只是普通的文字,但是,給讀者的感覺,書中描述的人物就象是真實地存在身邊一樣!

這學要的是怎樣的文字功底和人生感悟啊。

讀一本書讀後感 急 ,讀一本書讀後感 急 400字

讀 城南舊事 有感 我一向對名著不太感興趣,往往是看了半截便將其冷落在旁。城南舊事 不同,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我思緒起伏,多種交集的感覺同時在心頭湧現。城南舊事 中滿含...

如何來做讀一本書的筆記,讀完一本書後如何做讀書筆記?

讀一本書的筆記記法如下 1 比較法。2 索引法。把自己精讀書 泛讀書的書名 作者 出版社名稱等總彙起來,編成數字索引,便於日後查詢原始資料。如 朗讀者 主編董卿,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出版。3 符號法。單線 表示特別重要的內容或關鍵語句。小圓圈 畫在關鍵性的詞語的下面。斜線 標明段內層次。驚歎號...

你最喜歡讀的是哪一本書 為什麼喜歡讀這本書 請你把它給大

我最喜歡讀巜米小圈上學記。他的作者是北貓這本童話書。因為這本書很有趣,尤其是裡面的米小圈,非常搞笑,他和他的小夥伴鐵頭 姜小牙 經過了許多趣事。呼嘯山莊 是一部震撼人心的 奇特的 是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畢生的唯一力作。棄兒希刺克厲夫被 呼嘯山莊 的主人恩蕭收養,恩蕭的女兒凱瑟琳與他從小友愛,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