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日有寸進
2012年過去了,2013年又送走了一半,炎炎烈日讓我們迫切的期望能儘快的送走三伏,迎來涼爽的金秋,當然一些愛好養生的朋友也期望能利用好這三伏天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不管是為了什麼,大家都想知道2013年的三伏天具體是什麼時候,今天就幫大家普及一下相關的知識。
年份 夏至 初伏 中伏 立秋 三伏 天數 入伏 出伏。
2013(公) 8. 7 40 2013(農) 6. 7. 1 7. 40 6. 6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期,這個時期的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一般為30天,但有的年份為40天,這主要取決於中伏的天數。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需要查曆書計算。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迴圈使用。天干有10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個:「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搜握酉、戍、亥」,古人把位於奇數位置的5個天干與同樣位於奇數位置的6個地支結合,成為30個數字;位於偶數位置的5個天干與同樣位於偶數位置的6個地支結合,也成為30個數字;兩者之和就是60——也就乎缺是古代干支紀年、月、日、時的方法,就是每滿60迴圈一次,稱為「六十化甲」(如第1年和第61年都是甲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3個庚日、第4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二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1個庚日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所以三伏天是從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開始的,也就是說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就入伏了。
這樣,三伏就是從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至立秋後第二個庚日這段時間。 簡單地可以用口訣 「夏至三庚數頭伏和立秋一庚是末伏」來計算。
2013年6月13日為庚戌日,夏至是6月21日,7月13日為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即為初伏;7月23日為夏至後第四個庚日,即為中伏;8月7日立秋,8月12日為立秋後第乙個庚日,即為末伏。所以2013年「歲漏辯三伏」為40天。
2樓:幹玉山
一年四季,衫胡春夏秋冬,春天的到來是萬物從睡綿中甦醒,夏天到了,唯蔽樹木和莊稼長得非常的旺盛,到了秋天,秋高氣爽,有一種大豐收的氣象,立冬的前一指塌州天特別的熱。
2025年躲春是躲立春一天,還是立春那個時辰
從命理上來講,是立春這一天要躲起來,不要見生人,方可避過未來一年內的病災 口舌事非,但通常說的躲春,躲的主要都是傳統屬相衝忌,詳細可見。2013年躲春是躲立春一天,還是立春那個時辰。2014年立春哪些人需要躲春?躲春,是中國的一種民間習俗。中國命運學認為,立春這一天,由賀山於是象徵新的一年的正式到來...
冬天一天溼度最低,冬天溼度80 是什麼概念
人體感覺舒適的溼度是 相對溼度低於 按理論來說,人體能適應的溼度在 但是溼度越高,卻可能讓人感覺越不舒服,受到天氣溫度的影響,冬天一般建議室內溼度要低於 秋冬季節以及開了空調的室內,溼度通常僅為 rh,這樣的房間溼度太低,呆久了就會使人 緊繃 乾燥甚至上火,深感不適。所以冬季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溼度,尤...
春熱是哪一天?今年春天是哪天?
立山神尺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位,是新的一年的輪迴。這一天,非常關鍵。永珍更新,新的乙個輪迴重新開始。在民間有許多關於立春這天天氣冷暖的諺語。諺語一 立春暖一日,驚蟄冷三天。以前,人們在沒有氣象預報的情況下,通過立春這天天氣情況,分析判斷當年的天氣變化,農業生產等等。如果立春這天非常暖和,後面會比較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