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雄主公孫權,為什麼終生難以北望呢?

2025-07-18 22:40:16 字數 2344 閱讀 6265

1樓:數位技術小輝

因為孫權長期駐守東吳,軍隊不善於陸戰,而且北魏實力很強,所以孫權終生難以北望。

2樓:就是不服你

因為三國時期的孫權這個政權內部矛盾一直存在,上下不是一條心,無法團結一致,而且孫權的兵將只適合水戰,不適合打陸戰,打不過北方的騎鉛棚兵,綜合以上的原因導亂大致孫權一譁激豎輩子難以北望。

3樓:網友

孫權是守成有餘,北伐無望。東吳打的幾場大勝的仗都是防禦戰。進攻卻沒有什麼建樹。

孫權作為三國最不會打仗的主公,為什麼能得到讚揚?

4樓:自己滴定

因為孫權這個人很聰明,在他小的時候就看出傳國玉璽會給他家帶來大禍,於是曹操就說了,生子當如孫仲謀。

三國君主中,孫權最年輕才能也不差,為啥沒有統一天下?

5樓:王老二時尚秀

周瑜一死,孫權的東吳徹底就沒戲了,借荊州是最大的錯誤!借出去的城池,哪能輕易收得回來,劉備發育起來之後,果斷背棄諾言,不還荊州給孫權!而東吳,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劉備坐大!

危險是沒有了,可是!天下跟東吳,好像也沒有什麼關係了!

周瑜一死,孫權的東吳徹底就沒戲了,借荊州是最大的錯誤!借出去的城池,哪能輕易收得回來,劉備發育起來之後,果斷背棄諾言,不還荊州給孫權!而東吳,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劉備坐大!

危險是沒有了,可是!天下跟東吳,好像也沒有什麼關係了!

孫策在世的時候,一直都有稱霸天下的野心!當時曹操正與袁紹官渡對峙,孫策就暗中謀劃,要襲擊曹操的許昌,迎取漢獻帝入江東;可是!還未行動,孫策就被許貢的門客刺殺了!

這一計劃只好擱淺!

孫策死後,還有周瑜!在周瑜輔佐孫權期間,東吳依然有統一天下的野心!赤壁大勝之後,周瑜精心謀劃了一套謀取天下的策略,並得到了孫權的大力支援!

可惜天不遂人願,周瑜於進軍劉璋途中病逝!謀取天下計劃再次擱淺!

周瑜死後!推薦魯肅頂替自己的職位!魯肅上位以後,強烈建議孫權,將荊州之地借與劉備,讓劉備發育起來,好成為江東的一道屏障!

孫權了魯肅之言,在保證江東安全的同時,也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機會!正是好借不好還!

其實!就我個人認為,東吳當初沒有必要借荊州給劉備,劉備本來就坐擁了荊州大部分地區,他完全有足夠的土地資源,來發育壯大!只要孫劉聯盟還在,曹操照樣不敢輕易進攻東吳,何況曹操後方的馬超已經有所行動了!

當初周瑜攻進荊州,佔領的都是一些最重要的郡縣,是謀取天下不可缺少的軍事要地!像南郡這些地方,軍事地位太重要了,借給劉備,他歸還了才是怪事!

劉備坐大之後,不但不歸還荊州,反而利用荊州之地,把東吳關了禁閉!此時的東吳,再想統一天下,就是難上加難了!要統一天下,必須先取回荊州之地,劉備不還,孫權也沒辦法!

最後實在耐不住了,才採用強制性手段!但這並沒有給東吳帶來太大的好處,只是兩個弱者的爭鬥,弱者越弱,強者越強!

6樓:煦日和風

因為孫權的對手太強大,曹操和劉備能力比孫權強,晚年孫權疑心病重。

7樓:娛樂八卦影視說

因為蜀國和曹魏也一樣實力強大,劉備和曹操的才能比孫權強得多,實力也不比孫權差,所以孫權沒有辦法統一統天下。

8樓:網友

實力限制,江東實力自保可以,統一天下很難,並且三國君主都不是很差的。

9樓:小自信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當時手底下的兵力很少,還有就是謀士也不是非常的多所導致的結果。

10樓:浩宇星辰

是因為孫權手下的謀士較少,而且可用的武將也不如蜀、魏兩國多,所以他最後沒有一統天下。

三國君主中,孫權最年輕才能也不差,為啥沒有統一天下呢?

11樓:bat誰主沉浮

孫權雖然最年輕,但是他的格局不太夠。他只是乙個守成之主。沒有統一天下的大局意識。

12樓:職場導師夏清

因為東吳當時偏安一隅,軍事實力不是很強大,面對虎視眈眈的曹魏,他們也無可奈何。

13樓:深海的魚楽

孫權最年輕才能也不差,之所以沒有統一天下,是因為統一天下靠的不是年輕,而是軍實力和策略,孫權的策略能力不差,但是整體的本國實力並不是最強的。

孫權似乎耗死了所有對手,可為何還是沒能統一天下?

14樓:老劉茶社

因為東吳偏安一隅,綜合國力有限,防守相對容易但無論是西滅蜀漢,北滅曹魏都非常困難。

15樓:htf的生活

軍隊並不是很強大。雖然已經耗死了所有對手,但是東吳的整體軍隊實力不強,因此不能統一天下。

三國演義中劉備,曹操,孫權的屬國分別叫什麼

三國演義中劉 備,曹操,孫權的屬國分別叫蜀國,魏國,吳國。三國演內義 是中國古容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 全名為 三國志通俗演義 又稱 三國志演義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 家羅貫中。三國演義 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東漢末年的群雄...

三國時期的魏國,為什麼也叫前魏,三國時的魏國,也叫前魏?你看書上印的。

魏國叫前魏是 因為後面南北朝出現了北魏這個王朝,有的也稱後魏,這是為了區別這兩個王朝,就像東漢西漢,北宋南宋一樣,其實國號就一個字,就是為了區別開來。三國時的魏國,也叫前魏?你看書上印的。是的,因為之後的北魏被稱作 後魏 故曹魏也稱為 前魏 或者 先魏 魏朝 220年12月10日 266年2月4日 ...

為什麼三國裡的主角是劉關張,三國裡劉關張三人是怎麼成名的?(求真實歷史)

首先演義裡的主角才是劉關張,演義是羅貫中寫的,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是 正統 為正義。劉關張作為正統 漢 的代言人自然成為了主角,其次是劉關張本身所作的行為雖然沒有真正實際上那麼誇張,但也是有一點基礎的。再次是劉關張所做行為的目的符合封建主流思想就是復興正統。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在當時看來是正統。羅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