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地球內部的研究主要是什麼

2025-07-18 06:30:21 字數 2691 閱讀 8770

1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內部結構是指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今天探測器可以遨遊太陽系外層空間,但對人類腳下的地球內部卻鞭長莫及。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鑽孔也不過12公里,連地殼都沒有穿透。

科學家只能通過研究**波、地磁波和火山爆發來提示地球內部的秘密。一般認為地球內部有三個同心球層:地核、地幔和地殼。

地殼是地球的表面層,也是人類生存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場所。地殼實際上是由多組斷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塊體組成的,它的外部呈現出高低起伏的形態,因而地殼的厚祥襲度並不均勻:大陸下的地殼平均厚度約35公里,我國青藏高胡物原的地殼厚度達65公里以上;海洋下的地殼厚度僅約5~10公里;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約15公里,這與地球平均半徑6371公里相比,僅是薄薄的一層。

地殼上層為花崗岩層,主要由矽-鋁氧化物構成;下層褲宴液為玄武岩層,主要由矽-鎂氧化物構成。理論上認為過地殼內的溫度和壓力隨深度增加,每深入100公尺溫度公升高1℃。近年的鑽探結果表明,在深達3公里以上時,每深入100公尺溫度公升高,到11公里深處溫度已達200℃。

目前所知地殼岩石的年齡絕大多數小於20多億年,即使是最古老的石頭 丹麥格陵蘭的岩石也只有39億年;而天文學家考證地球大約已有46億年的歷史,這說明地球殼層的岩石並非地球的原始殼層,是以後由地球內部的物質通過火山活動和造山活動構成的。

2樓:匿名使用者

科學書上標答哦!人類對櫻乎地球內部的瞭解主要是通晌穗過間接的方法。如研究地脊謹悉震和火山,以及採用地球物理勘測`,地球化學勘測,高溫高壓模擬試驗,同位素地質學方法等。

3樓:東來

地球的州慶內冊隱握部到底是什麼?英美俄法專家攜陪深度研究,秘密竟是這樣!

地球科學的研究內容

4樓:馬燕

地理學(geography)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種地形、地理環境及其結構、分佈和演變規律,並涉及自滲慎然和社會兩個領域之間的相互關係。地理學一般可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

兩大組成部分。

自然地理學是研究自然地形、慎散地理環境的結構及發生、發展規律的學科,主要包括普通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叢孝敬、地誌學等。人文地理學是研究人和社會與自然地形、地理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學科,主要包括政治地理學、社會地理學、人口與聚落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歷史地理學等。

對地球的知識主要來自於對什麼的研究

5樓:市若南

關於地球內部的知識,主要**於**波的研究。

地球是乙個非均質體,內部具有分層結構,各層物質的成分、密度、溫度各不相同。

我們對地球內部的瞭解主要來自對**波的研究,根據腔橡陸**波在地球內部不同深度傳播速度不同分為三層,外層是地殼,中層是地幔,內層是地核,地殼與地幔的分介面是莫霍面,地幔和地核的分介面是古登堡面。

地球內部的知識。

地球內部隨著深度增加,溫度不斷上公升,但地球表層是熱的不良導體,來自太陽的巨大熱量並不能穿透地表,因此地球內部的熱量主要來自內部放射性元素的衰變。

地殼是地球的表面層,也是我們生活生產的空間,其厚度很薄,但非常不均勻,大陸下地殼的平均厚度為35千公尺,最厚的是我國青藏高原地區,厚度在65千公尺以上,海底的地殼厚度只有5-10千公尺,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只有17千公尺。

地如姿殼為岩石層,上層為花崗岩,下層可能為麻粒巖和閃巖,海底則是橄欖岩。而土壤只是地殼表層一層物質層,土壤由岩石風化產生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的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物、水分、空氣等組成。地殼的溫度隨深度增加而增加。

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千公尺,地幔物質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同橄欖岩相似的超基性岩,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一般認為上地幔頂部存在乙個軟流層,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

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殼共同組成了岩石圈。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呈可塑性固態。地幔由上而下,鐵、鎂的含量逐漸伍頃增加。

而地核是地球內部最深的一層了,平均厚度約3400公里。地核還可分為外地核、過渡層和內地核三層,外地核厚度約2080公里,物質大致成液態,可流動;過渡層的厚度約140公里。

內地核是乙個半徑為1250公里的球心,物質大概是固態的,主要由鐵、鎳等金屬元素構成。地核的溫度和壓力都很高,估計溫度在5000℃以上,壓力達億千帕以上,密度為每立方厘公尺13克。

人類對地球表面的研究有什麼人類對地球表面的研究有什麼?如果地球表面的研究的射線與地球中的引線相同

6樓:與時追憶

人類對地球表面的研究內容十分廣泛,包括地理、地貌、氣候、生態、土壤、水文、生物多樣性、資源利用等多個方面。具體來說,人類對地球表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地形和地貌:人類通過遙感技術和實地勘測等手段,瞭解地球表面的山脈、河流、草原、沙漠、海洋等自然地貌特徵,並對這些地貌的形成原因進行研究。

2.氣候和氣象:人類通過氣象觀測站、衛星遙感等手段,研究地球表面的氣候變化、氣象現象等,以**未來氣候變化、發展氣象學等相關領域。

3.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人類通過野外調查、生態監測、遙感技術等手段,瞭解不同地區的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以及生物多兆猜樣性的分佈和變化規律。

4.土地利用和資源管理:人類通過遙感技術和實地勘測等手段,瞭解地球表面不同地區的土地利用狀況和資源分佈情況,以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純猜桐用政策和資源管理方案。

如果所說的"引線"指的是地球的引力線,那麼地球表面的研究和地球的引力線並沒有直接關係。地球的引力線是地球引力的方向,主要是指做坦向地球質心的方向,與地球表面的形態和特徵沒有直接關係。

宇航員在宇宙空間看到的地球,主要是什麼顏色

當然雲層比較多的時候白色也不少。這是因為雲反 可見中所有波長的光,而大海則把其他波長的光吸收了,主要反射出來的是藍光。主要是藍色。因為地球百分之71是海洋,由于海洋佔了大半部分所以看到是藍色的。b 和我們看大氣的顏色一樣啊 宇航員在宇宙空間看到的地球主要是什麼色?5 a 地球69 被水覆蓋 藍白色混...

宇航員在宇宙空間看到的地球主要是什麼色

在宇宙看到的地球為暗藍色和黑色 海洋 為主以及棕黃色 陸地 因為地球的反射光能力有限,所有顏色在宇宙中看都會加深,你能看到的地球 顯示藍色為主的都是經過修飾過的 以藍色調為主,是地球表面71 的海洋。是藍色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 藍白色混合.你去看看楊利偉在太空拍下來的地球你就知道了.藍中有白色的一...

宇航員在宇宙空間看到的地球主要是什麼色

主要是藍色。因為地球百分之71是海洋,由于海洋佔了大半部分所以看到是藍色的。b 和我們看大氣的顏色一樣啊 宇航員在宇宙空間看到的地球主要是什麼色?5 a 地球69 被水覆蓋 藍白色混合.你去看看楊利偉在太空拍下來的地球你就知道了.藍中有白色的一塊一塊,還有一點棕色.不過這道題你只能選a 宇航員在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