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傷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是什麼意思
1樓:教育小百科達人
多情自古傷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的意思是: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
出自宋代詞人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全文: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譯文: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淒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
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隻有楊柳岸邊,面對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
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今後就是春花秋月、良辰美景,對我也如同虛設。縱然有千萬種蜜意柔情,又能向誰去傾吐呢?
全詞賞析:
詞的上片寫一對戀人餞行時難分難捨的別情。起首三句寫別時之景,點明瞭地點和節序。《禮記·月令》雲:
孟秋之月,寒蟬鳴。」可見時間大約在農曆七月。然而詞人並沒有純客觀地鋪敘自然景物,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氛圍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別意。
時當秋季,景已橘者蕭瑟;且值天晚,暮色陰沉;而驟雨滂沱之後,繼之以寒蟬悽切,詞人所見所聞,無處不淒涼。
此去經年」四句,構成另一種情境。因為上面是用景語,此處則改用情語。他們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總感到歡娛;可是別後非止一日,年復一年,縱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賞的興致,只能徒增帳觸而已。
此去」二字,遙應上片「念去去」;空唯「經年」二字,近應「今宵」,在時間與思緒上均是環環相扣,步步推進,可見結構之嚴密。
便縱有千種風斗伍培情,更與何人說」,益見鍾情之殷,離愁之深。而歸納全詞,猶如奔馬收韁,有住而不住之勢;又如眾流歸海,有盡而未盡之致。其以問句作結,更留有無窮意味,耐人尋繹。
自古多情空餘恨,多情總被無情傷,自古多情空餘恨,多情總被無情傷是什麼以意思
是兩首詩合成的 多情自古空餘恨 其實是清朝文人史清溪所作的佚名詩.為 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另外在清人魏子安的 花月痕 中有全詩,為 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豈是拈花難解脫,可憐飛絮太飄零。香巢乍結鴛鴦社,新句猶書翡翠屏。不為別離腸已斷,淚痕也滿舊衫青。多情總被無情傷 源自 多情卻...
多情自古傷離別的含義,多情自古傷別離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出自宋代柳永 雨霖鈴 寒蟬悽切 原文節選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譯文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
多情自古傷離別下一句是什麼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原文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翻譯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雨霖鈴 寒蟬悽切 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上片細膩刻畫了情人離別的場景,抒發離情別緒 下片著重摹寫想象中別後的悽楚情狀。全詞遣詞造句不著痕跡,繪景直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