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大姐說大事
意思就是:所度脫的眾生沒有得到滅度的人,菩薩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
這句話來自於《金剛經》: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意思就是菩提宣說般若道,明心菩提約凡入聖的悟證說是成果;但望於究竟佛果,這才是無相發心的起點,即發勝義菩提心。前文所問發心以立願普度眾生而發,是世俗菩提心。這裡由深悟無我,見如來法身,從悲智一如中發心。
前後同樣是發無上菩提心,在《金剛經》裡有眾生、有菩薩,還有佛陀,眾生、菩薩、佛是各不相同的。即使口頭上說一切眾生都是佛,而現實眼中所見到的依然是各各不同,就好像友賀是張三吃飯不會是李四飽一樣。
2樓:萬般留不住
釋加牟春仔差尼說的扒皮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應該這樣理解,眾生都是可以成佛,只是受到貪戚配戀執著六塵而不能證悟成佛,釋加牟尼說講的法,只是為了讓我們認識宇宙的真理,其實我們還是得自己渡自己。如果釋加牟尼說是他渡了眾生,那釋加牟尼就是著了我相,他不是佛了,所以說,實在沒有眾生是他釋加牟尼渡的。
滅度眾生是什麼意思?
3樓:普波師兄
滅度眾生,就是度化眾生於煩惱大苦海中得大解脫,證入寂滅涅槃,成就不生不滅的菩提道。
4樓:網友
我們講度眾生、度眾生,度什麼眾生有很多人卻不知道。有的人學佛一輩子,只知自己以外的人,才是眾生,不知道自己也是眾生,自己還有內眾生。
現在我告訴大家怎麼度眾生,眾生在那裡,你們知道嗎?眾生就在你們的心裡,也在我的心裡,度眾生要先度掉自己的內眾生。自己內眾生都不知道,要如何去度外眾生呢?
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意思是,我們一天到晚,自己的念頭千千萬萬,無量無邊。因為每個人心裡的內眾生無量無邊,所以世界上宇宙中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
眾生就是黑暗,黑暗就是眾生:光明是智慧,智慧就是光明。我們時常保持把自己的內眾生度完,就會得到光明瞭。
這樣說大家就知道度內眾生的方法,是很簡單的,大家閉目觀心,你心裡面一切的想法,雜念妄想,就是自己的內眾生,請大家合掌來度眾生,把自己心裡的眾生都度盡,乙個妄念都沒有,就表示你的眾生度盡了,你保持永遠都是如此,就證明你在度內眾生。每乙個人都知道度內眾生,那麼,世界上的菩薩就多了,將來有這麼多的菩薩們來度外眾生,那就很快了。
什麼叫菩薩?就是現在合掌把自己內眾生都度盡了,看到心裡都乾淨了,這就是菩薩。自己心裡的眾生都沒有度掉,糊里糊塗的,還想度外面的眾生,這叫眾生度眾生,是度不了眾生。
要做菩薩,度眾生比較快,自己心裡沒有雜念妄想,乾乾淨淨,就能夠知道如何度一切眾生。
5樓:仙人
滅就是寂滅,不生不滅,達到永恆。
度就是普度眾生,乙個都不露下。
眾生指的是一切有情,不僅僅是人類,只要一切有靈魂的生物都是。
合起來的意思就是讓一切靈魂全部都,達到不生不滅的,永恆安樂境界。
如有用,
6樓:海印放光
就是滅除輪迴之苦(滅),達到清淨永恆(度
7樓:網友
滅就是不生,度就是解脫。意思就是令眾生脫離生死,不入輪迴。這是從自性角度來說的。
8樓:荒誕不經
使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涅。槃舊譯滅。度,新譯圓。
寂。圓。滿諸德寂。
滅諸。惡之義也。即離生死之苦,全靜妙之樂,窮極之果德也。
就此中所謂離生死之苦而言之,賢聖命終,為圓。寂,即入於涅。槃。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上什麼意思?解釋
粗淺的理解,也就是說,心中留有其他的意圖 這四種相 那麼就無法專心專意的修佛。彼我相最細,禪定中有觀察者就是我相。壽者相 雖然不執著 這輩子的人身是我,但是下輩子六道投胎不一定是人身,這個人身就像脫掉衣服一樣,他不固執人的樣子是他,但是他執著有個靈魂的我在六道輪迴。人相執著這輩子,只有這輩子這個樣子...
人生得意須盡歡是什麼意思
意思 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人生得意須盡歡 出自唐代大詩人李白的 將進酒 原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
人生得意須盡歡是什麼意思,人生得意須盡歡是什麼意思?
上樓兄弟說的沒錯,出自李太白的 將進酒 人在得勢的時候,就要盡情的享受生活。莫使 金樽 空對月,暗指不要讓這好好的資源浪費掉。現代看來,有點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思潮。但結合當時背景,詩仙是在被權貴們排擠出京後,用來自我安 原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