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說過一句話人性本惡嗎?

2025-07-09 15:20:13 字數 1254 閱讀 8554

1樓:李麗球事

孟夫子提出人性本善論,荀子提出人性本惡論,商鞅則提出人性本利論。法家認為,人性如海,人性多變,僅用善與惡春輪去定義人性是不準確的,善惡只在一念之間,以不同的立場看問題,善與惡也會顛倒。因此商鞅認為人性無所謂善與惡,一切以利為導,為善可得利,則人人為善,作惡可以得利,則人們也會作惡。

商君書。算地》中對人性的描述是:民之性,飢而求食,勞而求快,苦則求樂,辱則求榮,生則計利,死則慮名。

民之求利,失禮之法;求名,失性之常。由是觀之,法家的人性基調是人性本利,法家利用人性本利的特點,通過刑與賞兩種手段規範人們的行為。《商君書。

說民》中數耐寫的驅民之術為:民勇,則賞之以其所欲;民怯,則殺之以其所惡。故怯民使之以刑,則勇;勇民使之以賞,則死。

怯民勇,勇民死,國無敵者必王。

商鞅深刻洞察人性,認為人們做事的一切目的都在於乙個字,那就是「利」。只要控制好利的出口,那麼就能充分調動人民的主觀能動性。「民之所欲萬,而利之所出一」,也就是說人的慾望無窮盡,要實現慾望的途徑只有一種,那麼人的潛力就扒畢信被激發了。

商鞅推行農戰國策,秦人的名和利只有通過戰爭和務農兩種方式可以獲得,商人雖富不貴,儒生有名無利,因此秦人才爆發了強大的戰力,可以以一敵六。

法家沒有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的基本論調,法家的人性論是人性本利,只不過法家更加趨向於人性本惡。韓非子認為,利益是驅使人們做事的根本原因,因此治國理民的重點就是分配好利益,如果利益分配不好,就會出現國衰至亡的結果。韓非子曾大聲疾呼:

國平養儒俠,難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簡其業,而於遊學者日眾,是世之所以亂也。

2樓:小自信

是,因為他是乙個大思想家,他對人性看得非常透徹,知道人的本性是怎樣的。

3樓:不著急上課

是的,但是我覺得這句話是不正確的。人心是善良的。

4樓:夏見冬

是的,商鞅認為人的性格需要用法律來遏制,他主張用法來約束人的本性。

商鞅的歷史觀和人性論

5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商鞅的歷史觀是不法古,汪差不循今,這主要體現為「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

基於對歷襪凱史的洞察,商鞅主張變法革新。商鞅把歷史分為上世(民知其母而不知困好皮其父,親親而愛私)、中世(民務勝而力征,上賢而說仁)、下世(民眾而無制,貴貴而尊官)和今世。歷代帝王都是「各當時而立法,因事而治禮;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

當今之世。

灰原哀說過的一句話

呃 這個其實是他們在排練臺詞 出自動畫156集的開頭,對應漫畫23卷file10156 本廳刑事戀愛物語2 前篇 本庁 刑事戀物語2 前編 vol23f10 vol24f2 1999 08 09 157 本廳刑事戀愛物語2 後篇 本庁 刑事戀物語2 後編 vol23f10 vol24f2 1999 ...

立,組詞,說一句話,禾,組詞,說一句話

站立戰士們筆直的站立在臺下。立刻教官一聲令下,戰士們都奮不顧身向前衝 起立下課,老師再見!禾,組詞,說一句話 禾苗 這個時節稻田裡的禾苗開始抽穗,一大片碧綠色的海浪中開始出現了一些淺黃色的星星點點,那就是稻穗了。禾本科我們吃的糧食都是禾本科植物。正怎麼組詞再寫一句話 正 組詞 正好 正是 真正 改正...

用「到底」說一句話,用一什麼就什麼說一句話

用 到底 說一句話 你到底做完沒有?你到底去不去?到底,用於疑問句 表示版進一步追究 究竟 直到盡頭。權語出唐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 利器從頭匣,剛腸到底刳。1 用於疑問句,表示進一步追究 究竟。2 表示經過較長過程最後出現某種結果。3 強調原因或特點 畢竟。4 一直到完畢 結束或完成。5 表示感嘆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