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懂事,是不是一件好事?

2025-06-22 02:10:19 字數 5208 閱讀 8921

1樓:購物達人

你家孩子是不是也這樣:經常為了成全別人,委屈自己;處處照顧別人的感受,別人一不開心,他就做自我檢討;與人交往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的言語或者行為,讓別人感到不適、冒犯。如果你家孩子真的特別懂事,也總是想別人所想,急別人所急,就是不知道考慮自己,家長可要注意了。

心理學上有乙個名詞,叫作「小大人症候群」,說的是那些從小得不到充足關懷,不得已變成「懂事」「體貼他人」的人。特別懂事的孩子,就屬於這一類。特別懂事的孩子,表面行為和內心想法,是截然相反的特別懂事的孩子,自身是非常矛盾的。

一方面,他們處事周到、尊重、理解他人,被人認為是乙個極好相處的人。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們掩飾著真實的內心,經常表現出敏感、多疑、愛胡思亂想,心理負擔很重,難以獲得快樂。像影視劇中《我的前半生》中,典型的人物形象佳清,他作為凌玲的兒子,就是個特別乖巧懂事的孩子。

媽媽嫁給陳俊生,他討好新的家人,從來不像後爸陳俊生的兒子那樣,要任何東西都理所當然、吵吵鬧鬧的。他愛變形金剛,也愛滑板車,但是他為了博得更多人的關注和愛,他一再讓步,退讓著放棄。特別懂事的孩子,會活得很累、很辛苦孩子正處於天真爛漫的年紀,不懂事、胡鬧、任性,才應該是他們真實的狀態。

委屈不能說出來,不開心不能大哭,不敢在外人面前釋放真實的自己,這樣懂事的孩子,外表再陽光開朗,內心也是一片陰鬱的。特別懂事的孩子,一直扮演著別人喜歡的樣子,他就會活得很累、很辛苦。而且不能真實表露自己的情緒,習慣性壓抑自我的孩子,對於很多事情的認知,他容易覺得自己是無力改變的,只能妥協、消譁睜極應亂漏歲對,最後演變成孩子否定自我、否定真實的能力,孩子很難搜冊活得成功。

家長如何糾正乙個特別懂事的孩子?家長養育孩子,不能只圖省心,只要孩子懂事、聽話,就不管不顧了。如果孩子真的特別懂事,家長最好早點糾正,孩子才能離幸福的人生更近一步。

首先,放下對孩子的苛刻。孩子的行為模式,很大程度上是看家長的態度。當家長不用懂事要求孩子,孩子不用總想著別人,他自己也能輕鬆一點。

其次,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家長給孩子的愛,就是孩子最好的底氣。家長多多關愛孩子,孩子知道自己有人愛和保護,也能大膽地表達自我。

最後,要轉變孩子的思維模式,讓他學著在意自己的感受。特別懂事的孩子,就是太在意別人,不在意自己了。家長要鼓勵孩子在意自己的感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要干預拒絕。

2樓:帳號已登出

我覺得有一種過於懂事的小孩,是生活在非常嚴格的家庭環境中的,他們的父母在家裡是絕對的權威,說一不二,孩子不遵守規則就要被懲罰,在這種環境中,孩子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存」,必須壓抑自己的天性,表現得非常懂事。孩子過於懂事有哪些壞處。

1、懂事的孩子,總是以忽視自己的感受為前提,去取悅別人。

因為懂事,跟著父母去逛街我從早彎來不跟父母要玩具、要零食;因為懂事,明明自己很想出去和小夥伴們玩,我卻選擇留在家裡幫媽媽幹活;因為懂事,媽媽讓我把手裡的零食分一半給別人,雖然不樂意卻也照做了……

懂事的孩子常常會忽視自己內心真實的意願,而小心翼翼的去討好每乙個人,生怕別人會不喜歡、不高興。

2、懂事的孩子接受多過於拒絕,因為他們是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的孩子,所以造就了順從、聽話的性格。

這樣的性格,將會使孩子失去自我表配鍵達的聲音,所以一般都只懂接受而不懂拒絕,長大以後也會成為乙個不懂拒絕的「爛好人」。

明明沒時間,但是同事讓幫忙寫方案,就算加班熬夜也會幫忙做好;

明明自己也沒錢,但是朋友一開口借錢,還是會想方設法的借給他;

明明自己很討厭跟別人住一起,但是還是會接受朋友來蹭住。

懂事的孩子,往往十分在意別人的感受。讓別人覺得舒服、高興,是他們討好他人的唯一方式,而代價就是犧牲自己不拒絕。

3、懂事是一種慢性毒藥,一旦你給別人留下這種印象,它就會綁培睜巧架你堅持下去。

熊孩子也許只要做一件靠譜的事,大家就會對他讚不絕口。可是乙個懂事的孩子只要任性一次,那麼就足以讓周圍的人對他大失所望。所以,懂事是靠不斷的忍讓來維持光環的。

懂事的孩子背後,都是深深的自卑。因為經常忍讓,所以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因為順從,所以不敢對抗;因為經常去討好,所以覺得都是自己的錯。

3樓:拱青柏

也不一纖帆碧定說是孩子,好孩子必須要有轎運活潑可愛、擅於交流,能夠進行與他人有健康有毀舉益的交往,並且學習上和品德為優秀 ,那就是乙個懂事的人。

孩子太懂事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4樓:哲哲秀美食

特別懂事的孩子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受到家長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後形成的。以下是一些家長可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以幫助他們成為懂事的孩子:

1. 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愛:孩子是需要父母的關注和愛的。如果孩子感到被忽略或不被愛,他們可能會變得叛逆和不懂事。因此,家長應該儘可能多地關注孩子,讓他們感到被愛。

2. 建立清晰的規矩和界限: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明確的規則和界限,告訴他們哪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的。並且要讓孩子知道違反規定會有什麼後果。

3. 給孩子正確的榜樣:孩子會模仿他們的父母和周圍的人。因此,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讓他們從小就學習到正確的行為和態度。

4. 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儘管規定和界限很重要,但孩子也公升畢需要一定的自由度來探索和學習。

家長應該在孩子的自由州枯和安全之間找到平衡點,讓他們有機會做出自己的決定和犯錯,同時也要確保孩子不會受到傷害。

5. 給孩子適當的責任:讓孩子擔起一些適當的責任,比如照顧寵物或幫助做家務,可以幫冊笑洞助他們培養責任感和成熟度。

總之,家長要以身作則,教育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讓他們成為懂事的孩子。同時,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注,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支援。

孩子太懂事就是好事嗎?

5樓:百島居士

孩子太懂事不一定是好事。雖然孩子懂事是乙個積極的品質,但是過度的懂事可能會影響到孩子運敗鏈的身心健康和成長。

首先,孩子太懂事會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孩子過早地承擔家旁孫庭責任和學校壓力可能會導致孩子的精神壓力過大,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其次,孩子太懂事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情感發展。孩子在過度懂事的情況下可能會失去童真和天真,難以與同齡人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也可能會難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枯缺求。

另外,孩子太懂事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自我發展。孩子需要有足夠的自由和時間去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而過度的懂事可能會限制孩子的自我探索和發展。

因此,家長們需要適當地引導孩子,讓他們在自然的成長過程中逐漸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規範和知識,而不是過早地強迫孩子懂事。家長也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注,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支援,從而更好地發展自己的潛力和個性。

孩子太懂事是好事嗎

6樓:風樹之歌

懂事的孩子通常比較能夠理解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並且能夠遵守一些簡單的規則和紀律。這使得他們在家庭和學校中表現良好,受到父母和老師的認可和讚揚。這種認可和讚揚能夠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帶來快樂和滿足感。

另外,懂事的孩子還能夠更好地照顧自己頃察和他人。他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照顧自己的飲食、衛生和安全,也能夠關心、幫助家人和朋友。這些行為不僅讓他們感到自己有用,還能夠帶來愉悅和成就感。

然而,過於強調孩子的責任和義務,或者對他們施加過多的壓力和限制,也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如果孩子感到自己沒有足夠的自由和支援,就可好乎悄能會感到焦慮和不開心。此外,如果家長過於強調孩子的懂事和責任,而忽略了他們的情感和需求,也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友渣抑鬱和孤獨感。

因此,家長需要適度引導孩子學會懂事,同時也要給予他們適當的自由和支援,讓他們能夠享受童年的樂趣。家長可以通過讚揚和鼓勵孩子的積極行為,同時尊重他們的個性和需求,來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從而達到快樂和健康的成長。

孩子太懂事了,是好事嗎?

7樓:日骨的

懂事帶來的不快樂,就是幼年時失去自由選擇的權利,這種妥協或聽話也並非是「懂事了」,而是一種被迫懂事的習慣,為了不給家長添麻煩、為了迎合家人的期許碧攜,只能被迫做很多不喜歡的事情,包括失去自主選擇的權利,然而過早的懂事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這份代價呢,將會在成年後逐漸成為那個連自己都厭惡的「低自尊者」。

英國某精神分析學家曾提出了「真我」和「假我」概念,那些過早懂事,聽話的乖巧孩子,其實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假我」狀態,在不該懂事的年紀懂事,其實就是滿足需求的外在防禦性表現,為了可以給對方留下好的印爛侍象,讓更多人喜歡他們不停地放棄底線、忽視自己,漸漸地,這種對自我的丟失和否決都會讓自身出現很大的心理問題。

所以,懂事的孩子並不快樂、未來也不容易找回自我,健康成長對孩子的未來人生都至關飢慧吵重要,尤其是從小的歸屬感和安全感,更是每乙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應該得到的禮物,對於那些幼年成長的孩子,父母和家人的愛撫、關心和接觸,可是遠遠超過衣食住行的生理需求!

孩子太懂事了是好事嗎?

8樓:網友

懂事的孩子其實不快樂。從人類的個體心理發展角度看,太過於聽話懂事的孩子,內心多數是沒有安全感的,甚至會自卑,很有可能發展為『討好型人格』,這種性格的孩子,會活得很累。

一、首先,懂事對於父母來說意味著減輕負擔,可是對於孩子來說卻意味著隱忍。

大人眼中的懂事其實是孩子隱藏了那些大人不喜歡的情緒,他們在努力剋制自己不無理取鬧。可是渴望、憤怒、委屈都是乙個孩子正常的情感,父母強迫孩子不表現出來,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快樂。

二、其次,孩子總是小心翼翼。

總是要求孩子做個懂事的孩子,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小心翼翼。

因為孩子總是會擔心自己做錯了就失去了「懂事」的標籤,這樣就不配被爸爸媽媽愛了。長期保持著這樣小心翼翼的習慣,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怯懦,什麼事情都不敢說出來,遇到新的事物不敢去嘗試。

三、再者,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

很多父母會傳達給孩子這樣的資訊:「別人可以任性,但是你不行」,儘管很多家長把這種思想列入「為了孩子好」的白名單,但是這種行為其實是非常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家長長期給孩子灌輸這種別人可以做你不能做,別人可以有你不能有的思想,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變得越來越自卑。

四、最後,變成討好型人格。

懂事的孩子從小就喜歡討好父母,長大後他們也習慣討好他態山困人。人們都喜歡和這樣的人相處,卻沒有人真正喜歡討好型人格的人,這樣的人常常會被認為是太過世故圓滑。懂事的孩子習慣了討好別人,可是最終卻落不到真心的朋友,只留下疲憊的自己。

寫在最後:我們會發現,那些家長眼中懂事的孩子,往往長大後並不快樂,他們總是考慮著別人的感受卻忘記了真實的自己。人的情感是需要發洩的,不能為了不給別人負擔而總是憋著內心的不愉帆念快,委屈沒有機會發洩的時候,很容易導致乙個人的身心出現問題。

總之,大人總是喜歡懂事的孩子,可是「可憐唯消天下孩子心」,太早懂事的孩子,背後有太多委屈與不快樂。所以說,別讓「懂事」毀了孩子,有時候家長包容一下孩子的小任性並非是壞事。

性格穩定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性格穩定通常被認為是一件好事,因為它意味著乙個人的情緒和行為相對穩定,不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以下是一些性格穩定的優勢 .更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性格穩定的人更碧液核容易控悔掘制自己的情緒,不會因為小事而失去理智或者過度激動。.更好的決策能力 性格穩定的人更能夠冷靜地思考問題,做出明智的決策。.更好的...

女友問我說她自己太單純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有一天她變得不單純了問我還愛不愛她,我該怎麼回答啊

無論你怎麼變,我都愛你啊,變得不單純了,那我就再也不用擔心你被騙了,太單純,那我就好好保護你,讓你一輩子當個小公主?大概就這樣吧 結婚以後即使你不單純了我也愛你!不管她怎麼說。你只需要回答愛 女朋友竟然問我說如果有一天她和別人在一起了,但是之後又後悔了,我還要她嗎?什麼意思!她不安於現狀,或者覺得你...

我為社群做一件好事,我為社群做一件好事

濟南市舜耕小學五.七中隊假期雛鷹小隊在行動五.七 薛梓睿 鞠亞紋 寒假前夕,濟南市舜耕小學五.七中隊,積極貫徹上級以及學校教育精神,以爭當 四好少年 活動為載體,以居住社群為單位,號召少先隊員自主自發成立雛鷹假日小隊,開展 過春節,享民俗 活動。我 薛梓睿 和同學鞠亞紋一起,在居住地附近開展了 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