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孤獨不哭
應該是1834年的分析機。現在看來差異很大,那是因為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計算機發展的程度非常的高。
2樓:莫緣呀
現代通用計算機的雛形是查爾斯·巴貝奇於1834年設計的分析機。
3樓:網友
現代通用冊尺計算機的雛形是查爾斯核備·巴貝奇於1834年設計的分析機。
查爾斯·巴貝州氏高奇。
()是現代計算機的雛形。
4樓:小王子與玫瑰
)是現代計算機的雛形。
a.查爾斯?巴貝奇於1834年高祥設計的譽念圓分析機。
b.賓夕法尼亞大學於1946年2月研製的eniacc.馮?諾依曼小組研慶塌制的edvac
d.阿蘭?圖靈建立的圖靈機模型。
正確答案:a
自計算機問世至今已經經歷了4個年代,劃分時代的主要依據是計算機的?
5樓:摩羯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是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儲存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式執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資料的現代化智慧型電子裝置。
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
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儲存器採用汞延遲線。
電子管數字計算機、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儲存器、磁鼓、磁芯;外儲存器採用的是磁帶。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組合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特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2. 第2代:電晶體數字機(1958—1964年)
硬體方的作業系統、高階語言及其編譯程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10萬次,可高達300萬次)、效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3. 第3代:積體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積體電路(msi、ssi),主儲存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作業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式設計方法。特點是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準化等。
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書處理和圖形影象處理領域。
4. 第4代:大規模積體電路機(1970年至今)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lsi和vlsi)。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嚮物件語言等。特點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臺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
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逐步走向家庭。
計算機的歷史 現代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 ?
6樓:匿名使用者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命名為"埃尼阿克"(eniac),是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埃克特等人研製成功的。
計算機自動計算的前提是什麼,計算機自動計算的前提是什麼
計算機 computer 俗稱電腦,是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儲存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式執行,自動 高速處理海量資料的現代化智慧電子裝置。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 工業控制計算機 網路計算機 ...
什麼是計算機?什麼叫計算機
計算機 computer 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儲存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式執行,自動 高速處理海量資料的現代化智慧電子裝置。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 工業控制計算機 網路計算...
計算機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是什麼,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啊?
呵呵,不能用最淺顯的道理說出來.我用下面的描述看你能不能明白 注 不是專業的描述,但已很貼近 1 計算機最最基本結構 有鍵盤 cpu 2 cpu是外理中心,是個複雜的電子線路,這個電路有它自定的邏輯功能 例如加,減,乘,除運算.還有其它操作 它接收的是電訊號.2 2 cpu的操作是針對它接收到的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