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戰歌凱旋
必備物品:1)紙錢:刈金12支絕廳、福金1支。
2)菜碗6碗或8碗古早習俗為12碗(須雙數,若有肉則須切片)。
3)公尺酒一瓶、酒杯乙個(易開罐啤酒亦可)。
4)白飯一碗、筷子一雙(免洗筷子須拆開)。
5)紅蠟燭一對。
6)筊杯一副(或十元銅幣兩枚)。
拜桌擺法:在家裡的後方面對牆角,儘量以一般矮桌子,不要太高,將福金橫擺在桌面的上緣供插香之用,再將酒杯擺在福金答巨集扒的下方,將菜碗依序排列,再將白飯擺在菜碗下方,筷子擺在白飯右方,紙錢覓空位排放(不須分左清昌右)。
2樓:小甜甜愛亮亮
拜祭儀式。祭拜時要在廚房門口或新宅之「後門」處,且擺放供品的桌子不宜太高。祭拜「地基主」的供品如下:
1.壽金,刈金及土地公金等「紙錢」。
2.紅燭一對。
3.酒三杯。
4.三柱香。
5.家常飯菜(俗稱「便菜飯」):一碗飯,一肉,一菜及一湯。
待「三柱香」已燃燒三分之一以上時,即可在新宅大門口旁,焚燒「紙錢」(壽金,刈金,土地公金)。燒完紙錢,收拾供品,祭拜「地基主」的儀式即算完成。
民間拜祭地基主。
臺灣人一般稿雹會在廚房,或後門偏僻之處奉祀地基主,且會用矮桌子、板凳當作供桌,而不似一般神桌香案之高大。也有人會在祭拜地基主之時,一併祭拜好兄弟,則召請神明時,以「地基主好兄弟」稱之。
因應現代社會,祭拜地基主的供品也往往變成了便當、零食此檔等。地基主信仰在臺灣的普遍性極高,不只自用住宅會祭拜地基主,許多公司行號也往往會加以祭拜。
歷史淵源。地基主俗稱「開基祖」。因後來宅第被別人侵佔或淪落別人居住,俗信應祀拜之,始免於禍害。傳說中的「地基主」,身材不高。
亡靈說:在之前居住在此地,不幸過世而無人奉祀的亡靈,則成為地基主,保護此地。而住戶一般都會加以祭拜,以求住宅之安寧。這個說法最被接受。
平埔族說:臺灣的閩、客移民,渡海來臺後,往往取得了平埔族的土地,為了對平埔族的先人表示敬意,都會加以祭祀,則稱為地基主。
地神說:是類似於土地公的神祇,是土地鍵扒帆原本的神祇,被稱為地基主。而廟宇轄地的守護神,則神格較為崇高,不稱「地基主」,而稱「境主」。
3樓:濮元愷
地基主: 是自然神,為一家建物的宅基而已,又稱為「宅基神]。所謂地基主,即先住該宅的守護先魂。地基主都無神像,但家家都會祭拜。
液帶若地基主作祟,就會使居住者家旦埋並庭不合睦,甚至使居住者不平安、影響財運與事業、造成不順狀況。
一般民間於遷入宅時拜地基主之外,每年節日也要祭拜地基主。
以示尊重感恩。
有些地區則與拜福德正神相同土地公一般,每月初。
二、十六都祭拜地基主。
或有節日模跡時再祭拜。
敬拜之供桌不要太高,據瞭解地基主身材較為矮小。
準備供品:五味飯(也就是簡單的日常飯菜,家裡有什麼就拜什麼,但最好是有菜有飯有雞腿最佳)、茶或酒三杯。
拜拜位置:在房子後方 朝後面方向祭拜即可。
武財神如何供奉,武財神怎麼供奉
武財神在我國有三位,一位是關羽,道教稱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 另一位是趙公明,道教認為是五路財神之首統領其他四路財神,稱為趙公元帥。最後一位是善財童子,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協士之一,俗稱金童,通常認為也是武財神,因為旺偏財比旺正財要好些。而對於關聖帝君,通常認為招財的是一手拿元寶,一手拿大刀的。單...
佛像 神像供奉,如何供奉佛菩薩像?
真正的神是不會有像的。詩篇 他旁迅們的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詩篇 有口卻不能羨好言,有眼卻不能看,詩篇 有耳卻不能聽,有鼻卻不能聞,詩篇 有手卻不能摸,有腳卻不能走,有喉嚨也不能出聲。詩篇 造他兄啟鉛的要和他一樣,凡靠他的也要如此。你供奉的是佛教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地藏王等吧!道教的跡遲是三清...
如何拜灶君,灶君 如何供奉
灶君 如何供奉 太歲符放外面,祖公屬家神放下面,有求必應,動物生育,生男生女。灶神之職原是主管人間的飲食製作。約在東晉前,灶神又有了監察人間罪惡,掌握一家壽夭禍福的職能。東晉葛洪 抱朴子內篇 的 微旨 稱 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三日也 大約成書於元明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