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各行星形成的原因?時間?

2025-06-15 08:35:21 字數 1670 閱讀 3463

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1樓:張三**

太陽系包括太陽、地球和另外8顆行星。整個太陽系是由散佈在太空裡的大團氣體和各種微粒物質在旋轉中形成的。中間大團的物質和氣體以太陽為中心聚攏起來,分別形成了地球和其他8大行星。

那麼行星是怎麼形成的?其實對此各界一直就說法不一爭論不休,那就跟隨天氣網我一同瞭解吧! 太陽系天體中,除九大行星外,許許多多的小行星聚集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廣闊空間裡。

火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天文單位,木星則是天文單位。絕大多數小行星都集中在天文單位的空間區域裡,平均值為天文單位。這就是一般所說的小行星帶。

也有少量小行星的軌道長徑比火星小,甚至比金星還小;另外一些小行星的軌道則跨出了木星軌道。據估計,小行星總數在50萬顆以上,其中的絕大多數都集中首孫虧在小行星帶內。 小行星的起源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科學家。

很早就有的**說認為:火星與木星之間原來有顆大行星,後來**了,小行星帶就是大行星**後的碎片。可是,這顆假者神設中的大行星為什麼要**?

能量從何而來?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合理的解釋。 另外一種碰撞說假定現在小行星帶所佔的空間中,原來存在5~10個與穀神星大小不相上下的「行星」,由於不斷地碰撞而形成大量碎片。

第三種半成品說,這是近數十年來比較流行的一種假說,認為正當其他行星形成時,目前小行星帶所在的區域由於缺少最必要的條件,成為半成品——小行星之後,就沒有再繼續發展為大行星。小行星帶究竟是怎樣形成的?這還是有待研究的課題。

最新的說法是行星是從黑洞中凱吵產生的。併為此找到了確鑿的證據:銀河系**的小型黑洞能夠超速「噴射」行星。

在此之前,科學家認為只有特大質量黑洞才能以超速噴射行星。研究人員稱,實際上小型黑洞要位元大質量黑洞噴射更多數量的行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排列順序 行星的定義:一是必須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二是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三是其軌道附近應該沒有其他物體。 我們所在的太陽系有八個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此外,太陽系中還有很多較小的行星分佈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以及從柯伊伯帶延伸將近一光年遠的奧爾特星雲,都屬於太陽系的範圍。 原文**:

read01/poyjoa

太陽系中哪個行星運轉週期最長

2樓:孔雀開屏東南風

應該是鬩神星,要500多年繞太陽公轉一圈,因為矮行星也是行星的一種。

3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海王星,因為冥王星不算行星了,就是這樣了。

4樓:匿名使用者

海王星 公轉週期年。

5樓:匿名使用者

海王星。執行週期與其離太陽遠近有一定關係,離太陽越遠,其公轉週期越長,八大行星中,海王星離太陽最遠,故其公轉週期最長。要算上冥王星等矮行星,則為冥王星。

海王星(neptune)是環繞太陽執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

基本資料。公轉軌道:距太陽 4,504,000,000 千公尺 ( 天文單位)軌道傾角: 度。

行星直徑:49,532 千公尺(赤道)

質量: 千克。

自轉週期:22小時左右。

公轉週期:約個地球年。

以目前已知的太陽系行星為例,行星為什麼都是球體?

以目前已知的太陽系行星為例,行星為什麼都是球體?星球為什麼總體上都是乙個球體?不知道冬天下雪的時候大家有沒有在戶外玩過打雪仗啊。打雪仗的時候我們會抓起一把雪,用手反覆攥幾下,雪就變成了乙個雪球。宇宙中的星球為什麼看上去是乙個球體,其實道理和我們攥雪球差不多。為什麼星球的形狀是球體和把雪攥成球狀的道理...

太陽系九大行星名字的由來,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名稱是什麼時候命名的,誰命名的?

水星 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中第二小行星。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來自羅馬神墨丘利。墨丘利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的hermes 赫耳墨斯,為眾神傳信並掌管商業 道路 科學 發明 口才 幸運等的神 或許由於水星在空中移動得快,才使它得到這個名字。符號是上面一個圓形下面一個交叉的短垂線和一個半圓形,是墨...

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哪個

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 水星。太陽系 八大行星 按照距離太陽的遠近順序,依次是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答 水星 解析 太陽系中行星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排列為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之前的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太陽系中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