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與友人別中詩人與友人離別的時間是?

2025-06-15 03:25:17 字數 1456 閱讀 7750

淮上與友人離別全詩賞析

1樓:福龍

作品資訊 【名稱】《淮上與友人別》 【年代】晚唐 【作者】鄭谷 【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淮上與友人別 【唐】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註釋譯文 【註釋】 ①淮(huái):

揚州。 ②揚子江:長江在江蘇鎮江、揚州一帶的幹流,古稱揚子江。

離亭:驛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們常在此送別,所以稱為離亭。

瀟湘(xiāo xiāng):至今湖南一帶。 ⑤楊花 柳絮。

秦 長安。在今陝西境內。 ⑦風笛 風中傳來的笛聲。

楊柳:「柳」與「留」諧音,表示挽留之意 【譯文】 揚子江的岸邊楊柳依依,那亂飛的柳絮,愁壞了渡江的遊子。 晚風陣陣,從驛亭裡傳來幾聲笛聲,我們就要離別了,你要去瀟水和湘水流經的城鎮(今湖南一帶),而我要去京城長安。

淮上與友人別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心情

2樓:郭醉冬

首先糾正:行秋——秋行。

1、《秋行》是宋代詩人徐璣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以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鳴蟬似箏,小溪如鏡等秋日的景色,抒發了恬靜悠散嫌然的心情。

2、附原文如下:

戛戛秋蟬響似箏,聽蟬閒傍柳邊行。伍掘閉。

小溪清水平如鏡,一葉飛來浪細生。

翻譯】秋天的蟬聲叫得就像古箏洪亮的音響,我聼者蟬聲悠閒地在楊柳邊行走者,小溪裡的溪水平靜的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忽然颳起裡一陣風,吹來的葉子落在小溪裡,在溪水中激起了層層漣漪。

賞析】誇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不乏清新之詞、膾炙人口如同怡然而忘腔裂俗的田園短笛,能給人以心靈的慰藉意境閒適。

淮上與友人別古詩 淮上與友人別古詩的意思

3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1、原文。淮上與友人別》

鄭谷〔唐代〕

揚子禪彎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2、譯亂帆文。

揚子江邊楊柳青青春意正濃,漫天飛揚的楊花使渡江之人非常的愁煩。

微風輕拂,笛聲幽咽,離亭漸漸染上暮色,賀陪悶你就要南下瀟湘我卻奔向西秦。

《淮上與友人別》的主旨是什麼

4樓:網友

淮上與友人別》這首詩通過描寫彼此分別、愁上心頭的況味,以及握別岸頭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和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複雜一點:淮上與友人別》是詩人在揚州與友人分手時所作。「淮上」即指揚州。這首詩不是送別,而是握別,即友人「向瀟湘」,詩人自己則上長安。

這首寫在揚州與友人握別的詩句,表達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別之情。全詩借景抒情,寓情於景,即景生情,烘托了離人的別離情緒。

詩的前兩句寫送別的地點和友人要去的地方。作者出於對友人的依戀和關心,借描繪兩個地方的形勢與風貌,點出秦蜀兩地相隔千里,在展現的雄渾開闊的境界之中隱含依依惜別之情。

詩詞鑑賞淮上與友人別鄭谷揚子江頭楊柳春

1 愁 愁殺 詩句 君向瀟湘我向秦 2 本詩寓情於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 一 二句使用 楊柳 楊花 等詞,借 柳 留 諧音,抒寫了詩人與友人握別時的滿懷愁緒。淮上與友人別 3分 唐 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小題1 1分 愁 寫 愁殺 也給分 小題1 2分 表達了詩人與友人握別時滿懷愁緒,...

怎樣快速學習英語與外國友人能暢通交流

英語,作為這些年全球越來越流行的一門語言,已經在我國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學習浪潮。對於中國人來說,在說英語的路上往往存在的最大的困難就是 啞巴英語 也就是開不了口,沒自信,不敢說。對於大多數學習和練習英語口語的人來說,都會有這樣的第一反應 找個外國人練!但其實,找外國人練習英語並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求古詩李白《送友人》的賞析與翻譯

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此地一 為別,孤蓬萬里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 去,蕭蕭班馬鳴。名句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譯文 蒼山翠嶺橫臥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環繞東城流。此地一為別,你將如蓬草孤獨行萬里。遊子的行蹤似天上浮雲,落日難留,縱有深深情誼。揮手告別,你我各奔東西。蕭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