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水漾物語
1、單質:單質必須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混合物不可能是單質。也就是說在單質中只含有一備兆種原子。例如:h2,o2,fe...
2、化合物: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原子(指不同元素的原子種類)組成的物質。是指兆此從化學反應之中所產生的純淨物(區別於單質)。例如:h2o,co2...
3、純淨物:由單一物質組成的物質稱為純淨物,包括了單質和化合物。
4、混合物:混合物由兩種及兩種以上純物質(單質或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無固定組成和性質,而其中的每種單質或化合物都保留著各自原有的性質。
沒有經化學合成而組成。 如:含有氧、氮、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多種氣體的空氣,含有各種有機物的石油(**)、天然水、溶液、泥水、牛奶、合金、石灰燃料(煤、石油、天然氣)、石灰石……
5、化學變化:是生成了新物質的變化,從原子分子角度講就是生成了新的單質仿猜租或新的化合物。例如: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變化。
6、物理變化:只是物質的物理性質如狀態等發生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的生成。例如:水結成冰。
2樓:網友
1、單質:僅有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
2、化孝橘合物:由多種元素組成的分子結構相同的物質。
3、純淨物:僅由一種化合物(或單質)組成的物質。
4、混合物:由兩種或巧粗團以上化合物(或單質)組成的物質凳敏。
5、化學變化: 變化前後物質的分子結構發生變化。
6、物理變化:變化前後物質的分子結構不發生變化。
原子的概念
3樓:一粥合集
原子(atom),是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狀態中談裂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
和繞脊明核運動的電子組成。原子構成一般物質的最小單位。
稱為元素。已知的元素有118種。因此具有核式結構。
原子性質。原子的質量非常小。
不停地作無規則運動。
原子間有間隔。
同種原子櫻侍告性質相同,不同種原子性質不相同。
4樓:槐序二九
很榮幸為您!
原子(atom),扒肆絕是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雹畢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狀態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
原子構成一般物質的最小單位,稱為元素。已知的元素有118種。因此具有春姿核式結構。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分子原子的理解
5樓:網友
原子不是保持化學變化的,化學變化中,原子不會發生變化,發生變化的是分子,原子只是保持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
2.核外電子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是對的,但不是保持和沒飢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在化學變化中,核外電子可以轉移到另外的物質上去,所以它怎麼會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
介紹:金屬單質是由原子察雹構成的,而不是分子,稀有氣體元素,如he,ar,ne等,也是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
參喚返考資料知道。知道[引用時間2017-12-20]
原子的概念
6樓:貓先生
原子的概念介紹如下:
原子,是指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但是在物理狀態中可以分割。原和歷子很小,一億個原子緊靠在一起並排開來也只有幾此凱釐公尺長。
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其周圍還存在電子。
簡介。原子是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乙個正原子包含有乙個緻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圍繞在原子核周圍帶負電的電子。
而負原子的原子核帶負電,周圍的電子帶正電。正原子的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和電中性的中子組成。負原子原子核中的反質子帶負電,從而使負原子的原子核帶負電。
當質子數與電子數相同時,這個原子就是電中性的;
否則,就是帶有正電荷或者負電荷的離子。根據質子和中子數量的不同,原子的型別也不同:質子數決定了該原子屬於哪一種元素,而中子數則確定了該原子是此元素的哪乙個同位素。
原子構成分子而分子組成物質中同種電荷相互排斥,不同種電荷相互吸引。
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¹⁰m。原子的質量極小,其數量級一般為10-27kg,質量主要集中在質子和中子上。原子核外分佈著電子,電子躍遷產生光譜,電子決定了乙個元素的化學性質,並且對原子的磁性有著很大的影響。
所有質子數相同的原子組成元素,每種元素大多有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可以進行放射性衰變。
原子最早是哲學上具有本體論意義的抽象概念,隨著人類認識的進步,原子逐漸從抽象的概念逐漸森棚喚成為科學的理論。原子核以及電子屬於微觀粒子,構成原子。而原子又可以構成分子。
分子原子的定義怎樣解釋
7樓:s冰
相似點有:①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的物質由分子構成。
如氧氣由氧分子構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有的物質由原子構成。如金剛石由碳原子構成。
分子和原子的體積都很小。③分子和原子質量都很小,但仍有質量,如乙個水分子的質量為 kg,乙個氧原子的質量為 kg。④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運動著。
分子間和原子間都有一定的間隔。物質在不同的條件下有三態變化主要是由於分子間或原子間的間隔大小變化的緣故。⑥分子和原子都有可分性,又都具有不可分性。
分子間和原子間都有相互作用。如,氧氣、氫氣在常溫下是氣體,當加壓降溫時能凝結為液體,進一步還可以凝固成固體。這就說明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作用大小和分子間的距離及質量有關係,此外,每兩個氧原子能結合成乙個氧分子,每個氧分子在通常情況下都不能分開成兩個氧原子。
這就說明原子間也有相互作用。不同點有:①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卻不能再分。
分子能獨立存在,原子一般來說不能獨立存在。聯絡點: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原子是構成分子的微粒,原子也是直接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8樓:網友
分子初中定義為: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就按照它說的理解沒有什麼。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粒子,物質的組成是由原子和分子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就這樣啊。
9樓:繾兮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分子也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10樓:網友
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11樓:想念消瘦成記憶
兩種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啊。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分子原子的概念
12樓:科院小百科
分子是物質中能夠獨立存在的相對穩定並保持該物質物理化學特性的最小單元。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通過一定的作用力,以一定的次序和排列方式結合成分子。
原子(atom)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狀態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原子構成一般物質的最小單位,稱為元素。
分子是由組成的原子按照一定的鍵合順序和空間排列而結合在一起的整體,這種鍵合順序和空間排列關係稱為分子結構。由於分子內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分子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不僅取決於組成原子的種類和數目,更取決於分子的結構。
13樓:快樂小子
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一種粒子---錯。原因是:分子是不保持物質物理性質的;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 --錯。
原因是: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的。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錯。
原因是:原子是可以分為原子核和電子的。但是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
14樓:部落寶石科普館
原子是如何組成分子的 3分鐘帶你看懂抽象的原子鍵。
分子和原子的定義
15樓:無音的旋律
分子(molecule)是能單獨存在、並保持純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分子的概念最早是由義大利的阿莫迪歐·阿伏伽德羅提出,他於1811年發表了分子學說 ,認為:「原子是參加化學反應的最小質點,分子則是在遊離狀態下單質或化合物能夠獨立存在的最小質點。
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單質分子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組成。化學變化的實質就是不同物質的分子中各種原子進行重新結合。」
原子(atom)指化學反應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10m。原子質量極小,且集中在原子核。
原子核外分佈著電子電子躍遷產生光譜,電子決定了乙個元素的化學性質,並且對原子的磁性有著很大的影響。所有質子數相同的原子組成元素,每一種元素至少有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可以進行放射性衰變。原子最早是哲學上具有本體論意義的抽象概念,隨著人類認識的進步,原子逐漸從抽象的概念逐漸成為科學的理論。
原子核以及電子屬於微觀粒子,應該用構成。
分子和原子的定義是什麼?
16樓:科創
分子是獨立存在而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質量;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分子在不停的運動;分子間有一定的作用力。
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最小的分子是氫分子,其相對分子質量為2,大的分子其相對分子質量可高達幾百萬以上。相對分子質量在數千以上的分子叫做高分子。
原子是人類最經典的、使用最為廣泛的基本假設。原子的假設,可用來精確的解釋物理學中力學、熱力學、光學、量子力學、統計力學等等幾乎物理方方面面的問題,以及同為自然科學的生物學(用物理學家的眼光看,一切生物過程都是原子的運動)、化學(化學可以使用量子力學等解釋)等等,在未來,或許會延伸到各個學科。
原子的假設建立時是基於人類直觀的感覺-物質的粒子性。但在物質波動性上也可以神奇地找到它的影子。也許就是因為原子的假設,使物理學有現在這樣輝煌的成果。
原子可看作地球一樣大的體育館裡的一顆桌球(原子半徑的數量級在10的-10次方),研究原子的方法也好比在這個體育館裡放置10的23次方以上的桌球,並且讓這些球不停地跳動起來。
用週期性現象進行計時解釋,比原子鐘更精確的是什麼?
很少有人知道什麼是週期性現象。自古以來週期性現象就被大家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說,人們常用週期性現象來進行計時。通過太陽的東昇西落,人們學會了將筆直的木棍插在地上,然後通過步測木棍的影子長度來計算時間。這就是人們最初的計時方法,也被稱為 日規 現如今隨著科學的發展,原子的振盪成為目前科學家所觀測到的...
原子價的概念最初是由誰提出的,原子的概念最早是哪位科學家提出來的
原子概念的形成 公元前5世紀前後,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等人最先提出世界上千千萬萬種物質是由最微小 堅不可入且不可再分的微粒所構成.這種微粒叫做 原子 希臘語原意即 不可分割 牛頓在17世紀後期比較明確地指出,一切物質都是由微小的顆粒組成的.但這些論點都沒有科學的實驗來證明,既不能被科學界普遍接受,...
用化學符號表示汞原子氧分子,用化學符號表示2個汞原子1個氧分子3個硫酸根離子氧化鈣中鈣元素顯2價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所以2個汞原子,就可表示為 2hg 根據分子的表示方法,1個氧分子表示為 o2 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後,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 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