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由什麼決定?

2025-06-10 09:59:02 字數 3510 閱讀 9703

1樓:執燈一盞問滄桑

是指當系統狀態的改變**於熱學平衡條件的破壞,也即**於系統與外界間存在溫度差時,我們就稱系統與外界間存在熱學相互作用。作用的結果有能量從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這時所傳遞的能量稱為熱量。

熱量和功是系統狀態變化中伴隨發生的兩種不同的能量傳遞形式,是不同形式能量傳遞的量度,它們都與狀態變化的中間過程有關,因而不是系統狀態的函式。

中文名。熱量。

外文名。heat

單位。焦耳。

學科。物理學,營養學等。

定律。熱力學第零,一,二,三定律。

快速。導航。

人體熱量能量消耗低熱量食物。

簡介。什麼是熱量。

1、什麼是熱量:人體每時每刻都在消耗能量,這些能量是由食物中的產熱營養素提供的。食物中能產生熱量的營養素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和碳水化合物。

它們經過氧化產生熱量供身體維持生命、生長發育和運動。熱能供給過多時,多餘的熱量就會變成脂肪貯存起來,時間久了,身體就胖起來了。

2、熱量的單位:營養學中用「千卡」做熱量的單位。1千卡是1l水由15℃公升高1度所需要的熱量。

熱量消耗的途徑主要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代謝率,約佔了人體總熱量消耗的65~70%,第二部分是身體活動,約佔總熱量消耗的15~30%,第三部分是食物的熱效應,佔的比例最少約10%,這三者的比例大致已經固定。

熱量的單位:大卡, 1大卡 = 1000卡。

飲食中可以提供熱量的營養素是糖類(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酒精、有機酸等。它們所含的熱量,以每克為單位,分別是:糖類(碳水化合物) 4大譽明卡、脂肪 9大卡、吵隱蛋白質 4大卡、酒精7大卡、有機酸大卡。

計算食物或飲食所含的熱量,首先要知道其中熱量營養素的重量,然後利用以下公式計算:

熱量(kcal)=糖類克數×4+蛋白質克數×4+脂肪克數×9+酒精克數×7

成年人消耗的熱量利用在三方面:基礎代謝慶碰告量、活動量、食物熱效應;成長階段與懷孕階段還需要額外的熱量以供建構組織。

2樓:光照狀元郎

答族念:兆蔽困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由(物體的比熱容、質量、溫度變化量並念)等決定。

物體吸收熱量和加熱時間的關係?

3樓:惠企百科

當熱源相同的情況下,這種物質體吸收的熱量由熱源和它的比熱。

決定,熱平衡。

發禪敬後,就不再吸熱。由於物體材質不一樣,吸熱效率也就不一樣,所以吸收的熱量也有差別;但是在物理題中,一般認為物體吸收了相同的熱量。

q吸=cm△t是熱學公式,而q=pt是電學公式。

實際上物體吸熱多少與時間是有關係的。如用爐子燒水。時間越長,水吸收的熱量越多。

但是在q吸=cm△t這個公式中,把水吸收熱量的多少與時間的關係轉化為溫度的變化量。也就是△t.所以在計算式就不考慮時間了。

加熱時間越長,△t就越大)

物體吸收熱量和加熱時間的關係?

4樓:壽松蘭野未

加熱相同時間,熱源放出的熱量是一樣的,由於物體材質不一樣,吸熱效率也就不一樣,所以吸收的熱量也有差別;

但是在物理題中,一般認為物體吸收了相同的熱量。

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跟物體什麼有關

5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跟物體比熱容有關。

比熱容是形容物質吸熱能力的物理量。通俗一點就是物質的「飯量」,它決定了一種物質在一定的質量下能吸收多少的熱量。比熱容的代表符號為c,單位是j/(kg·℃)指困1j/(kg·℃)可以解釋為某1千克物質公升高或降低1攝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1j。

一定質量的物質,在溫度公升高時,所吸收的熱量與該物質的質量和公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稱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比熱),用符號c表示。其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開爾文[j /(kg·k) ]或焦耳每千克每攝氏度[j /(kg·℃)帆蠢j是指焦耳,k是指熱力學溫標,即令1千克的物質的溫度上公升(或下降)1開爾文所需的能量。

物體吸收熱量多少與物體種類有關

6樓:軍沛藍

可知:物質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質量、比熱容以及溫度的變化有關係,但更為重要的是與比熱容有很大關係。比熱容是物質的固有臘粗罩屬性,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係,所以物質吸收熱量與其種類有關係。

比熱容,即單位質量物體改變單位溫度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表示物體吸熱或散熱能力。比熱容越大輪鬧,物體的吸熱或散熱能力越強凳閉。它指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公升高或下降單位溫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根據定義,可知:

q為吸收(或放出)的熱量;m是物體的質量,δt是吸熱(或放熱)後溫度所上公升(或下降)值。

工程應用上常用的有定壓比熱容。

cp、定容比熱容cv和飽和狀態比熱容三種。

定壓比熱容cp:是單位質量的物質在壓力不變的條件下,溫度公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定容比熱容cv:是單位質量的物質在容積(體積)不變的條件下,溫度公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飽和狀態比熱容:是單位質量的物質在某飽和狀態時,溫度公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7樓:網友

物體羨老吸收熱量多少與物體種類有兄前公升關。

根據公式可看出,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種類、(質量)、(溫度的變化)三個悔做因素有關,其中比熱容習慣稱之為物質的種類。

由吸收或放出熱量公式可看出,物體溫度公升高(或降低)時,決定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

物質的種類、物體的質量、物體溫度的變化值有關。

故本題正確答案為: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種類、物體的質量、物體溫度的變化值有關。

8樓:虎哥眯眼看世界

物體吸收熱量多少跟。

物質種類有關的是()

a.體積相等的兩杯水溫度都公升高100℃,它們吸。

收的熱量相等。

b.質量相等的兩塊銅洞讓溫度分別公升高50℃和。

100℃,它們吸收的熱量不相等。

c.體積相等的水和煤油溫度都公升高100℃,它們。

吸收的熱量不相等。

d.質量相等的水和銅塊溫度都公升高100℃,吸收的熱量不相等。答案:d解析:要說明吸收熱量和頃顫巧物質比熱容。

物質種類)的關係,就要控制物體的質量和公升高的溫度相同。a.體積相同的同種物質質量相同,公升高的溫度相同,吸收雀鍵的。

9樓:蕾姆的記事本

物體吸收熱量多少與物體種類質量,比熱容以及溫度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

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一定增加嗎

10樓:天羅網

1、蠢襪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大與否,與條件有關。

2、若物體的溫度公升高,那麼它的內能一定增加,它不一定吸收熱量;若物體的內能增加,那麼它的溫度不一定公升高,它不一定吸收熱量;若物體吸收熱量,那麼它的溫度不一定公升高,它的內能一定增加。

3、物體的內能為分子勢能和分子動能,溫度是物體分子的動能的巨集觀表現,當溫度不變時即分子動能不變,襲行內能增加則是分子勢能增加,例如晶體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中溫度不變,分子間帶禪激的距離變大,分子勢能增加,則內能增加。

熱量的計算1物體吸收熱量公式2物體放

吸收熱量時末溫高初溫低,溫差等於末溫減初溫 放出熱量時初溫高末溫低,溫差等於初溫減末溫 答案為 1 q吸 cm t末 t初 2 q放 cm t初 t末 物體在溫度變化過程中吸收 或放出 的熱量計算公式為 q吸 cm t末 t初 q放 cm t初 t末 解答過程如下 1 吸收熱量時末溫高初溫低,溫差等...

音高是由振動的什麼決定的,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什麼決定的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什麼決定的

聲音的高低 高音 低音 由 頻率 frequency 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頻率單位hz hertz 赫茲 人耳聽覺範圍20 20000hz.20hz以下稱為次聲波,20000hz以上稱為超聲波 例如,低音端的聲音或更高的聲音,如細絃聲。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什麼決定的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什麼決定的 音...

什麼決定物質的密度,物質的密度是由什麼決定的

物質的密度是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決定物質密度的是物質材料本身和物質的溫度,溫度高密度小,但水例外,4 C時密度最大 密度的大小由什麼決定,還與物質的什麼有關 與物體的種類和狀態有關,與物體的體積和質量是沒有關係的。同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定的 取決於這個物質的體積和質量。密度大小由物質決定,與物質的質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