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平衡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2025-06-05 17:00:13 字數 1954 閱讀 2312

1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氮平衡(nitrogenbalance)是指氮的攝入量與排出量之間的平衡狀態。它是反映機體攝入氮和排出氮之間的關係。

氮平衡包括零氮平衡、正氮平衡和負氮平中爛衡三種情況。

根據蛋白質賣者漏元素組成中氮含量比較恆定(約16%),且食物和排洩物中含氮物質大部分**於蛋白質,通過測定嫌穗測定攝人食物的含氮量(攝入氮)和尿與糞便中的氮含量(排出氮)的方法,來了解蛋白質的攝人量與分解量的對比關係,可用間接瞭解蛋白質代謝的平衡關係,稱為氮平衡(nitrogenbalance)。是反映體內蛋白質代謝概況的一種指標。

氮平衡(英文:nitrogenequilibrium,nitrogenbalance),氮平衡是指氮的攝入量與排出量之間的平衡狀態。

測定每時攝入氮的量和排除氮的量,並比較兩者的比例關係,以及體內組織蛋白代謝狀況的實驗稱為氮平衡,包括氮的總平衡,氮的正平衡和氮的負平衡三種情況。

氮平衡分為哪三種型別?

2樓:韋爵的休閒娛樂

氮平衡分為以下三種型別:

1、當攝入氮與排出氮相等時,即b=0,為零氮平衡。在一定的時間內,攝入的氮量與排出的氮量相等。則表示人體內蛋白質的合成與分解處在平衡狀態,人體的肌肉圍度處於原來的圍度與水平。

2、攝入氮多於排出氮,即b>0,為正氮平衡。攝入氮量大於排出氮量,蛋白質的合成大於分解量,運動後被破壞的肌肉纖維就會迅速修復、增長。

3、攝入氮少於排出氮,即b<0,為負氮平衡。攝入的氮量小於排除的氮量,蛋白質的合成小於分解,此時人體的肌肉蛋白為保證機體活動進行分解供能,肌肉處於消減狀態。

影響氮平衡的因素主要有5個方面:

1、機體如從原來的高氮膳食進入低氮膳食,或者相反,氮的排出量都不會立即出現相應的反應。

2、能量攝入量可影響蛋白質的利用。當能量攝入低於機體需要時,攝入的蛋白質不可避免地作為能量**而消耗,必然影響氮平衡的結果。

3、機體處於疾病狀態、應激狀態,甚至精神過度緊張均可增加氮的排出。

4、氮平衡實驗中由於難以準確收集和計算人體表皮脫落的細胞、排汗、各種分泌物、毛髮、指甲等標本,甚至糞、尿標本也難以準確收集,因此氮平衡實驗不可避免地會有一定誤差。

5、實驗膳食含氮量高低也會影響氮平衡的結果,故在進行氮平衡實驗時應選擇適宜的膳食含氮水平。

氮平衡名詞解釋是什麼?

3樓:胡鬧鬧旅遊

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指氮的攝入與排出之間的平衡狀態。氮平衡包括正氮平衡、負氮平衡、零氮平衡三種情況。氮平衡試驗用於評估蛋白質在體內的代謝量和人體的生長、營養等情況。

氮平衡計算方法:蛋白質攝入量(g)/小時尿尿素氮(g)+

根據蛋白質元素組成中氮含量比較恆定(約16%),且食物和排洩物中含氮物質大部分**於蛋白質,通過測定測定攝人食物的含氮量(攝入氮)和尿與糞便中的氮含量(排出氮)的方法,來了解蛋白質的攝人量與分解量的對比關係,可用間接瞭解蛋白質代謝的平衡關係,稱為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是反映體內蛋白質代謝概況的一種指標。

氮平衡檢查前注意事項:採集方法,在開始標本採集當天(如早晨8點),患者排尿並棄去尿液,從此時間開始計時並開始留取尿液,將24小時的尿液全部收集到容器內。在結束留取尿液標本的次日(如第日早8點),患者排尿且留尿於乙個容器,測量總量並記錄在申請單上。

混勻取少量(2~3ml)尿液送檢,避免汙染。

平衡名詞解釋

4樓:鄞曉藍賈夏

平衡釋義:

1.衡器兩端承受的重量相等。

2.兩物齊平如衡。

3.對立的各方面在數量或質量上相等或相抵。

4.生理學中某種特定營養物合成與分解之間的關係5.兩種或幾種相反的力或過程之間不產生任何加速度或淨變化的平衡狀態6.傾向於保持穩定的情況。

汽車名詞解釋 動平衡,名詞解釋 汽車綜合效能

常用機械中包含著大量的作旋轉運動的零友伍閉部件,例如各種傳動軸 主軸 電動機和汽輪機的轉子等,統稱為迴轉體。在理想好裂的情橘好況下回轉體旋轉時與不旋轉時,對軸承產生的壓力是一樣的,這樣的迴轉體是平衡的迴轉體。但工俯互碘就鄢腳碉協冬茅程中的各種迴轉體,由於材質不均勻或毛坯缺陷 加工及裝配中產生的誤差,...

什麼是平衡膳食,名詞解釋平衡膳食

均衡全面足夠的膳食能夠提人體的所有營養需求,所以良好的膳食非常重要。什麼叫平衡膳食?從營養科學來講,能使營養需要與膳食供給之間保持平衡狀態,熱能及各種營養素滿足人體生長髮育 生理及體力活動的需要,且各種營養素之間保持適宜比例的膳食,叫平衡膳食。做到平衡膳食,要從每人每戶餐桌飲食合理搭配做起,也就是要...

干預名詞解釋,干預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干預,亦作 干與 幹豫 漢語詞彙。拼音 g n y 指關涉 過問與他毫無關係的事情。見 三國志 魏志 程昱傳 顯分明例,其致一也。初無校事之官干與庶政者也。干預 拼音 g n y 解釋 1.亦作 干與 亦作 幹豫 過問或參預 其事 2.關涉 關係。例句 漢代經學家則為其注入倫理道德內涵,主要體現於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