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的樂曲,冬不拉的簡介

2025-06-04 05:00:16 字數 1419 閱讀 1763

1樓:網友

根據旦物知哈薩克文化部的統計,到目前為止冬不拉曲子納入«ка檔案中的有5000首,而在民間流傳模消的以及失傳的曲子有3000首,也就是說冬不拉曲子有8000首之多,這是任何乙個樂器都是無法螞並比擬的。

冬不拉的簡介

2樓:蘆溪多

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北亞和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中國新疆、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哈薩克族、鄂倫春族中尤其流行。琴桿細長,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兩種。一般用松木或樺木製作,琴頸即指板,過去多用整木斫成。

音箱上有發音小孔,張羊腸弦兩根,琴身有羊腸弦品位。是哈薩克人的傳統樂器。

冬不拉的演奏

3樓:侯凌文

演奏冬不拉,將琴斜置於懷中,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彈撥。左手按弦時,多用食指和拇指,其次是中指和無名指,小指很少使用,右手主要用食指和拇指撥絃,其餘三指少用,有時也使用撥片彈奏。一般以外弦奏旋律,內弦作和絃襯托,有時也相反,還經常用內外弦同時彈奏旋律。

冬不拉彈唱的主要曲目

4樓:腐姐控妹紙

冬不拉彈唱的曲目內容極為廣泛,有歌頌英雄的史詩《阿爾卡勒克》,描寫愛情的敘事長詩《薩麗哈與薩曼》、《賽里木湖的傳說》,還有歌唱草原風貌、牛馬駝羊、飛禽走獸的短歌,表達男女愛情的戀歌,幽默風趣的謊言歌、寓言歌,反映人民生活習俗的慶賀歌、新娘歌、出嫁歌、挑面紗歌、搖籃歌、哀歌等。著名的阿肯有司瑪古勒、蘇里唐、馬吉提等人。

冬不拉彈唱的簡介

5樓:允兒

曲體結構極為自由,沒有固定曲調,以說唱為主,伴奏為輔,彈唱時往往以熱情洋溢的前奏引出高亢悠揚的歌聲,如激流傾瀉,珠玉生輝。另一種阿肯彈唱,有幾種固定曲調,**上以大幅度的節奏變化,給人以充滿活力的聽覺美感。另外有男女對唱形式,多見於草原上一年一度的阿肯彈唱會。

曲目內容廣泛,有英雄史詩《阿爾卡勒克》,描寫愛情的長詩《薩麗哈與薩曼》、《賽里木湖的傳說》等。

冬不拉彈唱的介紹

6樓:木小木

又稱「阿肯彈唱」,是新疆哈薩克族的曲種。以哈薩克族的彈撥樂器冬不拉伴奏而得名。冬不拉彈唱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一般以自彈自唱為主,又得名阿肯彈唱。

阿肯是哈薩克人民對民間說唱藝人或歌手、詩人的稱呼。哈薩克人民的口頭文學,包括許多古老的敘事詩、故事、諺語等,都是靠阿肯世世代代口頭傳唱而儲存下來的。

冬不拉的介紹

7樓:京易綠

冬不拉是一種哈薩克族民間流行的彈撥樂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製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面有8—10個品位,兩根絲絃或鋼絲絃,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冬不拉是那個民族的傳統民族樂器,冬不拉是哪個少數民族的

冬不拉又名東布拉,是北亞和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音箱由松木或樺木製成 冬不復拉,又名東不拉制 東布拉,北亞和中亞bai地區的哈薩克族的du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zhi克斯坦 蒙古 dao 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中國新疆 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哈薩克族 鄂倫春族中尤其流行。音域範圍寬廣,適合...

急求小學五年級語文S版中的課文冬不拉內容

課文記敘了哈薩克族地一個王子 冬不拉,為民除害,壯烈犧牲了的故事。一個牧民用琴聲把這件事講給國王,為了紀念王子,把這種琴叫 冬不拉 表達了人們對勇敢 善良,勇於犧牲的品質的讚美之情。主要內容 本文通過講述冬不拉這種樂器名字的來歷的動人故事,表達了人們對王子的勇敢 善良,勇於為民除害,甚至不惜獻出自己...

形容樂曲高妙的成語,樂曲高妙的成語

高山流水 拼音 g osh n li shu 基本釋義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 列子 湯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例句 孔聖人尚學琴於師襄,一操便知其為文王。得遇知音。近義詞 知音難覓 流水高山 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