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給父母的建議》有感
1樓:瀕危物種
讀書使人睿智,豐富人的思想,我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最近又買了幾本書,這些天我在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父母的建議》。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想拜讀仰慕已久的教育大師的金玉良言,確實還有點私心,想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有所幫助。
在「家長教育學」部分, 書中的思想如陽光普照大地,讓讀者在教育過程中心裡充滿了愛,明白肩上負起的是沉甸甸而又美好的家庭責任。書中說道:「孩子本身就是幸福。
教育孩子需要付出特殊的力量,這就是精神力量。我們用愛——父母之間的愛,用對人的尊嚴和人性美的執著信念去塑造人。」這是對親子關係多麼美好的詮釋啊,孩子是我們幸福的源泉,我們為孩子營造溫馨的家,是給孩子最直接的精神營養。
我們要學會愛人、尊重人、體貼人,孩子才能得到言傳身教的教育。學會生活是蘇霍姆林斯基在這一部分提出的乙個重要觀點。在現代教育理論中,我們也開始注重這些方面的教育了,因為在現實中我們確實走了一些彎路,「學霸無法適應大學生活而退學,媽媽扇了兒子耳光,兒子跳樓……」這樣的勁爆新聞屢成熱點,這都給我們時刻敲響警枯顫鍾,要教育孩子學會生活,學會正確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這部分還對人性中的美好品質、家庭的道德價值對於孩子的教育的深重影響做了論敬桐述。作者的觀點和我們人類最崇尚的美德是一致的,我們家長的素養正是影響孩子的教育質量,讓孩子相信真善美,樹立對善良人性的信心,作為家長,要不斷挖掘幸福的源泉,攀登道德情操的高峰。
書中把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只用講道理式的闡明,而還穿插了一些家庭的普通例子,這些人就是生活在亮敗坦我們身邊的平凡人,這些例子更具普遍性,更是最具說服力。
讀《給父母的建議》有感
2樓:青檸姑娘
當了8年的教師,教過成百上千的學生,遇到很多的問題,但最普遍的現象就是:很多孩子不懂得感恩,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一點都不尊重父母。
現在已為人母的我,面對自己的孩子,也會擔心,她不聽話怎麼辦?她好吃懶做、不愛學習、沒有一點感恩之心怎麼辦?沒有人生來就會做父母,除了永無止境的學習。
最近讀了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父母的建議》,收穫很多,同時也讓我不斷反思,在作為兒女,作為父母的過程中,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不對的。
身教重於言傳,父母的榜樣作用是無窮的。
所謂上行下效。作為父母,你怎樣對待老人,怎樣對待生活,怎樣對待工作,對孩子的影神含梁響是巨大的,乙個勤奮、孝順、善良、感恩的父母,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但是,這樣的優秀父母,一定會培養出這樣優秀的孩子嗎?
答案是否定的。
父母養育孩子的時候,如果千方百計滿足孩子的所有願望,也不讓他知道自己的辛苦,他就會變得越來越任性,對生活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甚至不合常理。當孩子的行為、舉動、興趣只受自己需要的支配、而不考慮父母的感受的時候,孩子就會畸形發展。懶惰、冷漠、不勞而獲,這些惡習的根鬚就是這樣慢慢滋生出來的。
很多家長問我:孩子不聽話,越來越管不了了可怎麼辦?
教育是一件需要耐心、需要堅持的事情。要通過生活點滴,去觸動孩子的心靈,要讓孩子去體察生活的不幸、痛苦,去理解父母的不易和艱辛,去關注父母的內心感受。老脊轉換角色,將心比心是同情心的源泉。
要讓孩子知道,他不可能永遠是個孩子,他終將要成長為乙個大人。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義務感。最重要的,就是要孩子從小參與勞動,勞動,是能使遊運人的願望變得文明,使我們的孩子不再變得為所欲為。
《給父母的建議》讀書摘抄
3樓:影視達人
給父母的建議》是烏克蘭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作品,不愧是大家,寫的每句話都撼動著我的心,看的時候都快劃完了。下面分享幾段我們共同學習。
每乙個兒童身上都蘊藏著某些尚未萌芽的素質。這些素質就像火花,要點燃它,就需要火星……教育最最重要的任條之ー,就是不要讓任何一顆心靈裡的火藥未被點燃,而要使一切天賦和才能都最充分地發揮出來。
父母要相信孩子,首先要讓孩子自己相信自己。為了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家長要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父母要愛孩子,愛孩子要建立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要理解孩子的需要,理解孩子的想法,同事讓孩子大尺輪理解自己。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要讓孩子理解,而不是強迫命令。
這就需要溝通,從而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關係。
教育目標是培養孩子的和諧全面發展。所謂和諧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動的兩種職能配合起滾信來,使兩者得到平衡:一種職能就是認識和理解客觀世界,另一種職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現,自己的內在本質的表現,自己的世界觀、觀點、信念、性格在困激積極的勞動中和創造中,以及在集體成員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和顯示。
和諧的教育就是發現蘊藏在每個人內心的財富,就是是每個人在他的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中,最充分的表現自己。人的充分表現,這就是社會的幸福,也是個人的幸福。
給父母的建議第19章讀後感怎麼寫?
4樓:財經唐小鴨
讀後感是讀者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後,所產生的一種心境和感悟,是讀者對所讀內容的理解和思考的表述。對於《給父母的建議》這本書,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寫出你的讀後感:
介紹書的基本資訊,如作者、出版時間、主題等等。
簡要介紹書的主要內容,比如介紹作者的觀點、主要論述部分等。
針對書中的某些觀點或情節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可適當鎮返引用書中例子並舉例說明。
總結整本書的體驗,談談讀完這本書後產生的感悟和心得。
最後,可以表達自己的推薦意見等等。
以下是乙個可能的讀後感寫作結構:
給父母的建議》是由許倬雲所寫的一本家庭教育書籍,講述了在家庭教育中,子女與父母之間應該塌旅陵如何溝通,同時也介紹了許多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及辦法。 本書中作者認為,子女與父母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是良性家庭教育的基礎,子女應該學會溝通,告訴父母他們的想法,而不是隱瞞,畢竟若是父母不知道子女的困惑和煩惱,他們便無法幫助到子女。同時,作者也提出,關鍵是父母應該多聽,少講,多陪伴,少糾錯。
也就是說,父母應該打造乙個安全的家庭環境,支援和鼓勵子女的自我表達和思考。
書中的例子讓我深刻體會到,親子溝通並不是口號,而是需要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去努力實踐。作者通過講述自己和子女之間的故事,讓我體會到家長和孩子們之間的默契需要用行動去營造,並拋棄抱怨和指責的態度。
最後,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深認識團戚到家庭教育應該是乙個溫馨、和諧、開放的環境,而非單向指示和管教。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去體驗這種家庭教育的方式,並共同營造乙個充滿愛意和關懷的家庭。
《吆喝》讀後感,《吆喝》的讀後感
我的眼前總是出現一幅畫面 竹樹環合,水波盪漾,脆白的小橋架湖而上,與水中的彼此相呼相應,年輕的農村女子,如水般盪漾,秋風颯颯的挑動著她的發綹,遠遠地,便可看見,樸素的碎花布裙與小巧的竹籃,和著古樸的民間小調,大步走在湖邊青石板鋪成的小路上,四周傳來此起彼伏的吆喝聲。美麗的女子,如畫的景色,配上詼諧的...
異鄉的雨傘讀後感,《雨傘》讀後感
雨傘 讀後感 川端康成的 雨傘 清新的如同雨後的草地,混著溼漉漉的泥土味的草香撩動內心深處的渴望。我讀的書少,從沒認真地讀過一部大部頭,相比較於長篇累牘地敘述,我更喜歡短篇的經典。電影與電視劇集我就更傾向於電影的簡潔與精緻。在我看來,冗長的東西總需要些無用的東西來填充。雨傘 很短,寫得卻很細膩,無論是...
走月亮讀後感,走月亮的讀後感
那天無意中翻出一本 小王子 想起這本書雖然很有名卻從沒看過,欣然開啟,卻沒想到這一翻就是一夜。被深深震撼是源於小王子那幾聲憤怒的吶喊 幾百萬年來花都長刺,但幾百萬年以來羊還是要吃花,要搞清楚花費那麼大的勁去長一無是處的刺,這難道不是正經事?難道羊和花之問的戰爭就不重要?這難道不比紅臉大胖子先生的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