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快樂無限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
2001年,楊絳把她和丈夫的稿費和版稅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2003年,93歲的楊絳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時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時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2014年,楊絳出版《洗澡之後》,為這個故事寫了乙個稱心如意的結局。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
2016年5月25日,楊絳逝世,享年105歲。
2樓:網友
楊絳」的讀音為yáng jiàng,絳可以指一種顏色,即大紅色,也可以是指地名,春秋時代晉國都城。
楊絳的本名為楊季康,是江蘇無錫人,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
楊絳文學作品語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簡潔的語言,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於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乾淨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
楊絳名字由來是什麼?
3樓:愛教育的小達人
楊絳名字的由來:楊絳原名楊季康,一是由於小時家中姐妹「最懶」,二是因為《稱心如意》的戲劇宣傳,敦促她寫戲劇的李健吾在**裡問她用什麼名字簽署編劇,她覺得大家念快的話,季康就成了絳,於是順口說的「楊絳」。於是這個戲劇家的名稱就出生了。
楊絳被稱為先生的原因。
女先生是指人們對女士的一種稱呼,根據時代的不同有不同的含義,舊時可稱女說書藝人為女先生,女算命師為女先生。近代和當代女先生均為對德高望重的婦女,有突出貢獻的婦女的尊稱。
以此外延為對有一定地位,學識,資格的人可以稱為先生。古漢語「先生」一詞是對有學問者的尊稱,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稱為「先生」,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
楊絳的姓怎麼發音?
4樓:網友
<>讀音】:yáng jiàng
簡介】: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笑祥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
作品】: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碰圓搏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
文學風格】:楊絳文學作品語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簡潔的語言,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於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乾淨明晰的語言在楊腔稿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
有時明淨到有些冷,但由於滲入詼諧幽默,便平添幾分靈動之氣,因而使靜穆嚴肅的語言自有生機,安靜而不古板,活潑而不浮動,靜中有動,動還是靜。沉靜詼諧中有沉著老到、雍容優雅的氣派,鋒芒內斂後的不動聲色,有種靜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楊絳怎麼讀音?
5樓:雙麗劍
有個年輕人崇拜楊絳,高中畢業的時候給楊絳寫了一封長信,表達自己的仰慕之情兼傾訴人生困惑,楊絳給他回信了。淡黃色的豎排紅格信紙,毛筆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勵晚輩的句子之外,楊絳的信裡其實只寫了一句話,誠懇而不客氣: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關於讀書楊絳是這樣比喻的: 我覺得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
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公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乾脆另找高明,和他對質。 …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者發財,而是成為乙個有溫度懂得情趣會思考的人。
書雖然不能幫你解決所有的問題,卻能給你乙個更好的視角。 讀書的影響是潛在的,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的思考、邏輯、談吐、與人共事等各個方面…… 讀書多了,內心才不會決堤,是指人的情商積累和閱讀相關。 讀書到了最後,是為了讓我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有多複雜。
讀書正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
楊絳的漢語漢語拼音怎麼讀。
楊絳音律。楊、絳的讀音是yáng、jiàng,聲調為陽平、去聲。
楊絳怎麼讀音。
楊絳的拼音:
yáng jiàng]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
錢鍾書夫人是叫楊繹還是叫楊絳,讀音是?
楊絳,jiang第四聲。
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1] 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楊絳怎麼讀(粵語)
楊:joeng4 與「羊 陽 洋」同音。
絳:gong3 與「槓 鋼 降」同音。
楊絳的絳字有其他讀音麼??
只有乙個讀音:jiang(第四聲).
求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左右求楊絳《我們仨》的讀後感!!!!!!600字左右
楊絳 我們仨 的讀後感 我們仨 講的是一個塵世中三個奇妙的組合 爸爸是錢鍾書,媽媽是楊絳,女兒是錢媛。60年間的緣起緣滅,因為離合,就成就了一段段的故事。92歲的老人,夫逝女亡,靜思追憶往事,而全書卻哀而不傷,讓人讀來心生溫暖,總是類中帶笑。這篇文章令人感動。平實 自然 以感情帶動文字。楊絳雖為文學...
楊絳的《我們三》怎麼樣,楊絳先生的我們仨的寫作背景
這是楊絳對他們一家三口生活的回憶錄,作者寫這部 的時候錢鍾書先生和他們的女兒錢媛已經逝世,書中回憶的生活情節雖然很平凡,但是真的很感人,非常值得一看!準備看看。還沒看,有看過的沒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的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 1998年,楊絳的丈夫錢鍾書逝世。一生的伴侶 女兒相繼離去,楊絳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
你是如何解讀楊絳的作品《老王》的
老王是一個善良的人。他願意給作者家送冰塊,車費減半 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 接受了人家的好處,總也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著拿了香油 雞蛋上門感謝。老王去世幾年後,作者感到當年對老王的行為 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以小見大,寓意深刻。文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