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由液態變為固態體積應該改變小,水結冰為什麼會變大?

2025-05-31 08:30:23 字數 3123 閱讀 5386

1樓:匿名使用者

在水結成冰時,水分子的運動不能破壞氫鍵,氫鍵起主要作用,它把水分子結起來形成有規則衡稿的空間結構結構,在乙個晶格中,四個氫原子在正四面體的頂昌遲點上,乙個氧原子位於四面體的中心.這樣,使分子間的空隙變大且保持一定,因此水結成冰時體積變大.而咐迅孝在水中分子運動既能破壞水分子之間的氫鍵束縛而又不使分子作劇烈運動導致分子間頻繁碰撞,各分子間可發生相對滑動而相互交錯,這樣就會互相填補空隙~因而體積變小~

2樓:匿名使用者

本質原因是因為水的氫鍵使水和其他物質不同。

冰具有四面體的晶體結構。這個四面體是通過氫鍵形成的,是乙個敞開式的鬆弛結構虧鉛,因為五個水分子不能把全部四面體的體積佔完,在冰中氫鍵把這些四面體聯絡起來,成為乙個整體。這種通過氫鍵形成的定向有序排列,空間利用率較小,約佔34%、因此冰的密度較小。

水溶解時拆散了大量的氫鍵,使整體化為四面體集團和零星的較小的「水分子集團」(即由氫鍵締合形成的一些締合分子),故液態水已經不象冰那樣完全是有序排鏈脊列了,而是有一定程度的無序排列銷喚好,即水分子間的距離不象冰中那樣固定,水分子可以由乙個四面體的微晶進入另一微晶中去。這樣分子間的空隙減少,密度就增大了。

3樓:匿名使用者

質量沒變密度變小了所以體積變大。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冰的密度大於水的密度。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冰的密度比水的小。

為什麼水結冰後體積反而增大?而其它液體變成固體後,體積是減小的.

6樓:張三**

水變成冰體積變大,是因為液態水中水分子之間存在著較強的氫鍵作用力。它比分子間的作用力(範得瓦耳斯力)大得多。當水處於液態時,在氫鍵力的作用下,水分子靠近,在巨集觀上就表現為體積小。

而變為固體時,水變為晶體,分子排列有了規律,分子間距離增大,且被固定在乙個位置附近,氫鍵的作用力削弱,巨集觀的表現為體積變大。這是水的特殊之處。

一般液體固化後,體積會減小,因為分子間的距離減小了,即分子間空隙減小了。

水凝固成冰體積是變大還是變小,為什麼

7樓:諸松蘭常申

變大,冰的密度小於水的,所以相同質量的水體積比冰小。

水凝固成冰,體積為什麼變大

8樓:

這是因為液態的水在凝固成冰的時候,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使分子按一定的規則排列,每個分子都被四個分子所包圍,形成乙個結晶四面體。這種排列方式是比較鬆散的,使得冰晶體中的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大於液態水中的分子間的平均距離。

在液態水中,分子的排列比較混亂,不像冰中的分子那樣,按一定的規律排列。分子在液態中的運動雖然比在冰中更自由,但分子與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比在冰中更小,所以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

用x射線研究液態水的結構時,發現液態水中在一定程度上還保留著非常微小的冰的晶體。根據推算,在接近0℃的水裡,約包含著的這種微晶體。當溫度逐漸公升高時,這種微晶體逐漸地被破壞,由於這種微晶體具有較小的密度,所以微晶體的被破壞就會引起密度的增加。

因此,在水中有兩種使密度改變的效應:

一、使密度變小的效應。當溫度公升高的時候,水分子的熱運動更劇烈了,分子間的距離變大了,因而引起密度的減小。

二、使密度變大的效應。當溫度公升高時,水中的微晶體逐漸地被破壞,引起密度的增大。

在4℃以上,水的溫度公升高時,第一種效應佔優勢,水的密度減小,體積增大。

在4℃以下,水的溫度公升高時,第二種效應佔優勢,水的密度增大,體積減小。

因此,水在4℃的時候,密度最大,這就是水的密度反常變化的原因。

這個問題不屬於我們中學生的範圍不必深究。反正你只要想水變成冰體積變大是由於氫鍵的關係就可以了。

9樓:德信到家

由於水的密度是1g/cm3,而冰的密度約為,所以對於一定質量的水凝固成冰後,由於質量不變,而密度減小,所以它的體積要變大為原來的10/9(約倍)。

10樓:美食八方匯

水結冰以後體積為什麼會變大?知道的人真是不簡單。

固體的密度應比液體大 為什麼水結成冰後體積會變大

11樓:笑談詞窮

一般情況下,物體遵守熱脹冷縮,也就是對於同一物體「固體的密度應比液體大」

可是水卻相反,這原因涉及到化學。

由於水分子是極性很強的分子,能通過氫鍵結合成締合分子(多個水分子組合在一起).液態水,除含有簡單的水分子(h2o)外,同時還含有締合分子,最典型的兩種是(h2o)2和(h2o)3,前者稱為雙分子締合水分子。物質的密度由物質內分子的平均間距決定。

當溫度在0℃水未結冰時,大多數水分子是以(h2o)3的締合分子存在,當溫度公升高到時水分子多以雙分子締合水分子的形式存在(在水溫由0℃公升至4℃的過程中,由締合水分子氫鍵斷裂引起水密度增大的作用,比由分子熱運動速度加快引起水密度減小的作用更大,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水的密度隨溫度的增高而加大。),分子佔據空間相對減小,此時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溫度再繼續公升高在以上,一般物質熱脹冷縮的規律即占主導地位了。

水溫降到0℃時,水結成冰,水結冰時幾乎全部分子締合在一起成為乙個巨大的締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乙個氧原子有四個氫原子為近鄰(兩個共價鍵,兩個氫鍵),這樣一種排布導致成一種敞開結構,也就是說冰的結構中有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溫度的水小。

固態的冰在什麼時能重新變成液態的水

12樓:阿離

0度以上。

在常壓環境下,冰的熔點為0℃。0℃水凍結成冰時,體積會增大約1/9(水體積最小時為4℃)。據觀測,封閉條件下水凍結時,體積增加所產生的壓強可達2500大氣壓。

在2200大氣壓以下,冰的熔點隨壓力的增大而降低,大約每公升高130個大氣壓降低1攝氏度;超過2200大氣壓後,冰的熔點隨壓力增加而公升高:3530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為-17℃,6380大氣壓下為 0℃,16500大氣壓下為 60℃,而20670大氣壓下冰在76℃時才熔化,稱為名副其實的「熱冰」。

13樓:網友

0度情況下是可以冰水共存的,也就容易出現冰水混合物,在吸收熱量的情況下,冰會融化變成水,在放熱的情況下,水會凝結成冰,在冰水混合物的狀態下,溫度都是保持在0攝氏度,全部變成水或者全部變成冰的情況下,溫度才會出現變化。希望能幫助你。

昇華不是物體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麼 固態加熱後成了液態,液態加熱才成為氣態,怎麼能直接跳過變液態環節

沒有直接跳過液態,是因為溶點和沸點的溫度非常接近,液態這一過程很短,不易察覺,所以看起來好像是直接從固態直接到氣態,謝謝!昇華確實是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在通常情況下,固態變成氣態,是需要先經過液體,再到氣態。但是,在一些固態的熔點較地的話,且在加熱過程中問題很高,就會產生直接從固態到氣態的變化。簡單...

水由液態變成氣態叫做什麼,水由液態變成氣態叫做什麼水由液態變成固態叫做什麼?水由氣態變成固態叫做什麼?

水由液態變成氣態叫做水蒸氣。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 做汽化 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 汽化是指物質狀態從液體或固體向氣體轉換的一種相變,過程進行中需要吸熱。汽化有三種型式,蒸發 沸騰和昇華。蒸發是隻在液體表面發生,並且液體溫度低於某一壓力時的沸點。而沸騰是一種劇烈的汽化過程,在液體的表面...

水從液態變為氣態後體積變大了,主要是由於A水分子變

a 水由液態變成氣態,體積膨脹,是因為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分子的內大小沒有變容化 故選項錯誤 b 不論是液態的水,還是水蒸氣,水分子都是不斷運動的 故選項錯誤 c 水由液態變成氣態,體積膨脹,是因為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故選項正確 d 水由液態變成氣態,體積膨脹,是因為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分子的種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