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鋪在各個朝代的有什麼不同的稱呼?

2025-05-30 21:20:10 字數 4905 閱讀 1878

1樓:善睿廣

南北朝時期,當鋪始於洛陽的佛教寺院,當時的當鋪稱為「寺庫」,當時宗教文化興盛,人們崇拜佛教,古人有云:「天下十分,則佛有七八」可見當時佛教寺院擁有著巨大的財富和很高的社會地世棗位。《魏書》中記載:

僧抵戶把賦稅交予寺院,以備荒年濟貧求災之用,而寺院僧尼則以此經營質庫,以收利息」。

當鋪入俗於唐代,到了唐代,典當業務已走出寺院普及民間,逐漸形成了一種官營或民營的金融行為,當鋪還稱之為「質庫」。據資料記載表明,質押業是唐代「最大的商業」。

到了宋朝,典當已形成正式行業。「北人謂以物質錢為解庫,江南人謂之為質庫」,南朝當鋪被稱作「長生庫」。同時,隨著宋朝行會組織的成熟,也正式形成歷史上最早的中國典當行業同業行會組織,這是典當業發展的乙個里程碑。

明代典當行業資本性質的乙個顯著特點,是以商人資本為主的民營典當逐漸形成的許多以親緣、地緣為紐帶的地域性商幫,各各明都大邑都有戚沒他們開設的典肆,有的商人專以典質為業,並致富。同時典當為**財政收入開闢了一種稅源。為典當專門設的稅種——典稅,始建於明代。

清末民初中國進入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典當又同銀行、錢莊資本建立借貸關係,形成城鄉高利貸網,官僚資本銀行也插手其間。並且新中國成立初,受「左」的思想和長期對典當業利息剝削殘酷性的不恰當的宣傳,人們在心理上對典當業是憎恨的,認為其是導致人民貧窮的罪魁禍首。隨著城市解放,當鋪被全部取締。

改革開放後,典當這個傳統的行業獲得了新生,1987年在四川成都成立了我國改革開放後復出的第一家典當行「成都市華茂典當服務商高返納行」。為新中國典當業的復出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樓:金蟾居士

一,萌芽於西丶東兩漢。

典當在我國最早見諸文字記載的是《後漢書·劉虞傳》,書中描述「虞所賁賞,典當胡夷,瓚數抄奪之」。這是歷史上將「典當」二字最早連用的一次,是把典當活動作為一種社會經濟活動加以記載的。中國是典當行為產生最早的國家之一,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

二,興起於南北兩朝。

典當行當鋪在中國產生於南北朝時期。《南史·甄法崇傳》中記載「嘗以一束苧就州長沙寺質錢,後贖苧還,於苧中得五兩金,以手巾裹之。彬得,送還寺庫」。

這裡提到的寺庫,指的就是寺院經營的專門當鋪。寺院兼營典當或專門的典當機構,距今已有1500年曆史做此。

三,成熟於大唐五代。

到了唐代,專門從事以物質錢的借貸行業-典當行便逐漸形成。當時的稱謂很多有「質庫」、「櫃坊」、「質舍」「寄附鋪」。典當作為專門從事資金融通的行業已經發展成熟。

四,立行於北金丶兩宋。

到了宋代,沒困典當行與唐代大體相同,仍呈官當、私當、私庫當三者並營格局。我國歷史上最高冠以「典當」對整個行業的稱呼。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就繪有一座當鋪。

五,鼎盛於明清時期。

元末明初,民間商業典當逐漸取代寺院的典當,其典當行主要以商人為主,尤其是山西晉幫和徽州商幫,有「無徽不典」的民諺。到了清代,典當行進一步繁榮,典當市場又呈現純察迅出皇當、官當、民當等三大典當分割的形式。據史書記載:

乾隆年間,全國當鋪共18075座,年收典稅9萬兩**。嘉慶年間,全國當鋪法戰到23139座,年上繳稅銀11萬5千兩。可見,中國典當業的極盛之至。

古代的當鋪在現代是什麼意思

3樓:菲菲

典當。

典當亦稱「當鋪」或「押店」。是舊中國以收取物品作抵押,發放高利貸。

的一種機構。中國曆代典當名目繁多,有稱「質雹轎庫」、「解庫」、「典鋪」、「長生庫」等等。我國最早的典當業出現於南北朝,最早有關典當的記載見於《後漢書·劉虞傳》:

虞所賚賞,典當胡夷。」舊時中國典當多以收取衣物等動產作為抵押品,按借款人提供的質押品價值打折扣,貸放現款,定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到期不能贖取,質押品由當鋪沒收,也有的典當可用不動產作質押品。

典當業是人類最古老的行業之一,堪稱現代金融業的鼻祖,是抵押銀行的前身。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典當活動並形成典當業的國家之一。經考證,中國的典當業萌芽於東西兩漢,肇始於南朝。

佛寺長生庫,入俗於唐五代市井,立行於南北宋朝,興盛於明清兩季,衰落於清末民初,被取締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而復興於當代改革開放,經歷了1600多年的歷史沉浮。典當業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

後恢復經營,1995年公安部。

釋出了《典當業治安管理辦法》(公安部第26號令),1996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

頒佈了《典當行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典當行為非銀行金融機構。

和公安部對典當業進行監管。2000年以後,為適應金融體制改革要求,經***滑肆空同意,中國人民銀行將典當行作為特殊的工商企業移交原國信瞎家經貿委統一歸口管理。2001年8月,原國家經貿委根據典當業發展的情況,制訂並頒佈了《典當行管理辦法》(國家經貿委令第22號)。

2003年機構改革後,典當業的監管劃歸商務部。

負責。2005年商務部、公安部發布《典當管理辦法》(商務部、公安部〈2005年第8號令〉),自2005年4月1日起實施,《典當行管理辦法》(國家經貿委令第22號)、《典當業治安管理辦法》(公安部第26號令)同時廢止。

歷史什麼時候有當鋪的

4樓:成大文化

當鋪起臘搭源。

當鋪的歷史悠久,見諸於文字資料的記載迄今已超過一千五百年。

典當業起源於漢朝,到南北朝時有較多當鋪出現。枯局高。

當時的當鋪並不稱為當鋪,而是叫做「質庫」、「質肆」、「質舍」。

唐朝時,人們已習慣用「典」、「當」二字表達當鋪。

至宋朝,典當業得到了乙個較為明顯的發展,當鋪的名稱亦開始發生變化,基本上是「質庫」、「解庫」、「長生庫」三者並存。

歷史發展到元朝,當鋪的名稱又有了新的變化。

質庫之類的叫法已不太流行,取而代之是「解庫」、「解典庫」、「解典鋪」、「典解庫」等。

明清時,除舊稱外,「當鋪」、「典當」、「質典」、「押當鋪」、「小押(典)」等名稱相繼出現。

到淸乾嘉時期,當鋪的發展達到頂沒尺峰。

古代當鋪成員都有哪些?怎麼稱呼?

5樓:馬纓杜鵑

一般情況下,當鋪內的職員約分為。

六、七個職別,現介紹如下:

1.司理─即經理,管理當鋪內的財務如籌劃資金、增減資本、監督帳目等,為當鋪中的頂頭大夥計、部分為股東兼任。

2.掌櫃─負責驗物、定價、決定收當與否,直接與顧客交易,即所謂「朝奉」。

3.票臺─負責填寫當票及當簿登記等事務。成交後,一般掌櫃以口唱,票臺聽錄方式進行。

如收取當戶之抵押物後,由櫃檯高聲報出其順序號碼、名稱、當本等,再由票臺邊聽邊將各種資料分別筆錄於當票和當簿之上。

4.將軍─即是伙頭,負責店內員工膳食,閒時亦要協助當鋪內的一些雜務。

5.摺貨─負責抵押物的包裹、保管及掛竹牌作標記等的工作。

6.追瘦貓─當顧客來當物或贖物時,追瘦貓便包好抵押物放到貨架或從貨架取回給客人。

7.後生─即打雜,是未滿師的學徒,負責上述除掌櫃交易外的其他業務中的輔助性工作,如逢缺勤或一時繁忙,就去頂替或協助工作。

職位司理──當鋪經理,管理當鋪內的財務如籌劃資金、增減資本、監督賬目等,為當鋪中的頂頭大夥計、部分為股東兼任。

朝奉──通稱二叔公,在當鋪鑑別估價的人。由於櫃檯高,來當物的人要將物品高舉給店員好像「上朝奉聖」般,「朝奉」這個名稱可能由此而來。

票臺──在大當大按中,負責填寫當票及當簿登記等事務的人。成交後,一般朝奉以口唱,票臺聽錄方式進行。

折貨──負責抵押物的包裹、保管及掛竹牌作標記等的工作。他們包裹衣服時,一般要求折迭整齊、捆紮結實,做到小而緊,以節省所佔貨架的面積。

追瘦貓──此職位除要負責「折貨」,當顧客來當物或贖物時,包好抵押物放到貨架或從貨架取回給客人。

後生──即打雜,是未滿師的學徒。

將軍──即是伙頭,負責店內員工膳食,閒時亦要協助當鋪內的一些雜務。

6樓:earth現代詩仙

司理、朝奉、票臺、折貨 、追瘦貓、後生、將軍。

古代的當鋪怎樣經營?

7樓:藝圃偵察兵

收取動產作為抵押,向對方放債的機構。舊稱質庫、解庫、典鋪,亦稱質押,又有以小本錢臨時經營的稱小押。老式的當鋪門前有木製柵欄,純屬自衛,並非如傳統所說當鋪是牢獄犯人開設的。

舊中國高利貸的一種形式。是按借款人提供抵押品的價值打折扣,貸放現款,定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的一種剝削方式。當鋪起源很早,在南朝時已有寺院經營為衣物等動產作抵押的放款業務。

唐朝當鋪成為質庫,唐玄宗時有些貴族官僚修建店鋪,開設邸店、質庫,從事商業和高利貸剝削,它與櫃坊同在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唐會昌5年,皇帝的乙個文告中說:「朝到衣冠」,「貸承華胄」以及「清途」們都私置質庫樓店,與人爭利。

宋代當鋪稱長生庫,由於宋朝社會經濟日益發展,長生庫(質庫)亦隨之發達。富商大賈、官府、軍隊、寺院、大地主紛紛經營者中以物品作抵押的放款業務。宋入長生庫抵押的物品除一般的金銀珠玉錢貨外,有時甚至還包括奴婢、牛馬等有生命的物品,而普通勞動人民則多以生活用品作抵押。

長生庫放款時限短,利息高,還任意壓低質物的**,借款如到期不還,則沒收質物,因此導致許多人家破產。元代經營商業的大多數是回回人。開當鋪的人也是回回人。

元時當鋪除稱解庫外,述稱解碘鋪,典當放債的利息很高,勞動人民多有無錢贖當者,自己的質品被當鋪吞沒。明朝正式稱當鋪,從事典當業的多為山西、陝西商人及安徽人。各明都大邑都有他們開設的典肆,有的商人專以典質為業,並致富。

這些商人經營的範圍較前廣泛,不僅一般貧民受剝削,有的富有之家也因典當而瀕臨破產。明朝鄉鎮中還有「代當」,即鄉鎮小當鋪領用城市大當鋪的款作資本,押的物品再轉押給城市大當鋪。清朝經營當鋪已十分普遍,乾隆時北京已有當鋪600-700家。

清代當鋪對人民剝削相當嚴重。如浙江湖州府典當「息錢」舊分三等,10兩以上者每月1分5釐,1兩以上者每月2分,1兩以下者每月3分。利息按月計算,超過幾天的也按1月取息。

而且到一定時期不能取贖即成死當,質品由當鋪沒收。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典當又同銀行、錢莊資本建立借貸關係,形成城鄉高利貸網。官僚資本銀行也插手其間,國民黨一些地方**也開設公典、公當,同樣屬高利貸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鋪停止營業。

各個朝代的名人有哪些,各個朝代有哪些名人

春秋 齊桓公 小白 管仲 隰朋 鮑叔牙 易牙 豎刁 鄭莊公 寤生 太叔段 祭足 潁考叔 公子糾 宮之奇 公孫無知 晉文公 重耳 狐突 狐偃 狐毛 介子推 裡克 邳鄭 宋襄公 秦穆公 楚莊王 石碏 石厚 州籲 鄭突 鄭忽 老子 孔子 孫武 左丘明 伍子胥 范蠡 西施 勾踐 闔閭 夫差 文種 專諸 要離...

清銅佛像有什麼特點,各個朝代的佛像都有什麼特點

近年來,銅佛像在拍賣市場可謂大放異彩,受到了各路藏家的極力追捧,成交 也屢創新高,在2006年香港蘇富比一場秋季拍賣會上,一尊 明永樂鎏金釋迦牟尼坐像 竟以1.2359億港元成功拍出,創下中國銅佛像藝術品迄今為止世界拍賣最高紀錄。由此可見,銅佛像銅雕有著廣闊的投資前景和升值空間。銅佛像市場火了,隨之...

漢服為什麼沒有朝代之分?朝代不同衣服的外形應該會有不同吧

樓主你好 1 漢服 是有朝代之分的,漢服,即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又稱為漢裝 華服,主要是指約公元前21世紀在至公元17世紀中葉 明末清初 近4000年中,以華夏 漢後又稱漢民族 民族文化為基礎,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區別於其它民族的傳統服裝的裝飾體系 或者說 漢民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