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基本常識,《儒林外史》考點有哪些?

2025-05-30 12:55:05 字數 1936 閱讀 3663

《儒林外史》考點有哪些?

1樓:愛探析社會的小童

《儒林外史》考點如下:

1、《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族亂。

長篇諷刺**。

2、作者吳敬梓。

生頌穗漏活在清政權已趨穩固的時代,而科舉制度。

已經過興盛之期,顯露出它的弊端。文士們醉心舉業,道德淪喪。

3、作者託明寫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動描繪吃人的科舉制度、禮教制度和腐敗的政治體制。

展現了一幅封建科舉時代的社會風俗畫卷。

4、全書共五十六回,沒有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節,而是由眾多故事連綴而成,表現的是日常生活中普通士人的生存狀態野爛和精神世界。

5、范進時年五十餘歲,連秀才都沒考中,家中窮困不堪,他臘月還穿著單衣,凍得他直打哆嗦(廣東雖然氣候溫暖,但臘月時節溫度也不高)。周進見到他,便想起了自己當年的慘狀,在惺惺相惜之下,將他錄取為秀才,後來又將他錄取為舉人,因此上演了一齣「范進中舉。

的癲狂鬧劇。

《儒林外史》考點有哪些?

2樓:小等愛旅遊

《儒林外史》考點敗兆笑如下:

1、文體:長篇諷刺**。

2、作者概況:吳敬梓。

明代**家,自稱秦淮寓客,晚年又號文木老人,出身於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厭惡科舉,猜早不慕榮利。

3、主要內容: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後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

4、主題思想:反對科舉制度。

和封建禮教對人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察含風氣。

5、人物性格:共性:欺貧愛富、趨炎附勢、嗜錢如命、庸俗自私。

6、精彩章節:范進中舉。

7、藝術特色:是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長篇諷刺**,全書用白話文寫成。語言準確、幽默、洗練,細節描寫傳神,人物栩栩如生,藝術上有較大的成就。

《儒林外史》知識點有哪些?

3樓:小林愛生活

《儒林外史》知識點有:

1、《儒林外史》以生動的語言,通過對話、外貌和細節描寫,運用誇張、對比等諷刺手法,刻畫了乙個深受科舉制度。

毒害的儒生范進的形象,他二十歲開始應考,考了三十五年,屢試不中,但依舊熱衷於科舉。他不顧戴孝在身,跑到高要縣湯知縣那兒去打秋風,丁憂期間,吃大蝦元子,說明他迂腐、虛偽。

2、《儒林外史敏銷》是一部短篇藝術與長篇藝術相結合的作品。雖然它一般被歸類為長篇**,但它的結構卻與人們平常所說長篇**的結構有著很大的不同。**全書中沒有貫穿始終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乙個個相對獨立的故事的連環套;前面乙個故事說完了,引出一些新的人物,這些新的人物便成為後乙個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3、《儒林外史》通過不和諧的人和事橋卜遊進行婉曲而又鋒利的諷刺。五河縣鹽商送老太太入節孝祠,張燈結綵,鼓樂喧天,滿街是仕宦人家的牌仗,滿堂有知縣、學師等**設祭,莊嚴肅穆。但鹽商方老六卻和乙個賣花牙婆伏在欄杆上看執事,「權牙婆一手扶著欄杆,一手拉開褲腰捉蝨子。

捉著,乙個乙個往弊拿嘴裡送」。把崇高、莊嚴與滑稽、輕佻組合在一起,化崇高、莊嚴為滑稽可笑。

4、《儒林外史》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學風格。吳敬梓。

能夠真實地展示出諷刺物件中戚諧組合、悲喜交織的二重結構,顯示出滑稽的現實背後隱藏著的悲劇性內蘊,從而給讀者以雙重的審美感受。周進。

撞號板,范進中舉。

發瘋,馬二先生對御書樓頂禮膜拜,王玉輝勸女殉夫的大笑等。

5、《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的創作主要運用了紀實、剪輯、集中、綜介、變形、理想化等方法,並呈現出整體性的特點。吳敬梓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為基礎,運用這六種創作方法,創作出了高士王冕。

名士杜少卿、真儒虞育德等富有光彩的藝術形象。

儒林外史每回梗概,儒林外史每回概括

儒林外史 長篇 清代吳敬梓作。五十六回。成書於1749年 乾隆十四年 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1803年 嘉慶八年 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於 功名富貴 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 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 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

儒林外史的暑假作業。。儒林外史的內容簡介,今天作業要!

故事梗概?儒林外史可以說故事情節非常散,沒有乙個固定的中心,每一段故事都是以一兩個特定人物為中心的,繼而通過人物和人物的關係不斷的延去,通篇來看可以說並不是乙個有核心的故事。但是中心主旨還是可以把握,主要就是通過對這些人物故事的記敘和描寫,諷刺了當時社會上一些醜惡的現象,尤其是對 儒林 中的腐朽的觀...

儒林外史周進續寫作文,《儒林外史》周進主要情節是什麼?

儒林外史 周進主要情節是什麼?儒林外史 周進的主要情節 周進,乙個教書先生,作品將其設定為乙個皓首窮經 迷信經典 沉溺於制藝難以自拔的人。周進生活窮困潦倒,不得不忍受著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輕蔑,但始終堅信科舉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周進應考至六十歲,仍是童生,以教書餬口。中其遭受新進的秀才與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