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和菩薩是乙個意思嗎?有何區別?

2025-05-30 09:45:26 字數 1902 閱讀 1033

1樓:潛川如斯

等於不同境界的修行者,如果用分數敏念蠢來表示,佛=100分,菩薩=90-100分。與佛的圓滿無礙相比,橋陪菩高檔薩還有一點點妄想。

2樓:小貓

佛是修證圓滿,自覺覺他。

菩高孝薩洞念禪是修證不圓滿,菩薩是利他心重納塵。

個人意見只能參考,具體請教大善知識。

3樓:森揚華

一地,二地。十地菩薩就是佛。

4樓:惠企百科

佛和菩薩的區別主要在於二者的含義檔備、稱呼以及地位上的不同。

一、二者的含義不同,1、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2、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

二、二者的稱呼的階段不同,1、佛是菩薩最終要達成的境界,只有菩薩修煉得道以後,才能成為佛。

2、菩薩是眾生成佛的必經身份,眾生要成佛,必須先發大願心,最主要的有四條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三、二者的地位不同,1、在佛教初創的小乘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王行中毀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創立後,根據「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巨集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稱之為菩薩。

2、後來菩薩這個名稱更加培含擴大化、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迴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百科-佛教

百科-菩薩

佛和菩薩有什麼區別呢?

5樓:潛川如斯

他們都屬於修行人,只不過境界有高低,用小朋友的話來理解,坲就是100分的,菩薩就是90-100分的。相比佛而言,菩薩還有一丟丟妄想。菩薩的愛是媽媽的愛,無私給予,佛的愛猶如太陽,光芒普照大地,不管你是誰,都會均勻的灑在你身上。

6樓:網友

佛者,覺也。

佛,就是覺悟的凡人。

菩薩,覺有情。

所以菩薩是有情覺者。

佛和菩薩的區別是什麼?

7樓:快樂談遊戲

佛和菩薩的區別:地位不同、覺悟程度的高低不同、形象不同。亮帆

1、地位不同。

地位高於敬首雹菩薩、羅漢,是修行所能達到的第一等果位。從羅漢修煉到菩薩,之後再從菩薩修煉到佛,成佛是所有佛教修行者的最高目標。

2、覺悟程度的高低不同。

等修煉成佛陀的時候,就有了乙個自己芹中的天國世界。佛陀同樣有大慈悲心,於是傳法於人世間,救度眾生去他的世界。

修煉到了菩薩境界就有了大慈悲心,因為看眾生皆苦,所以發出大慈悲心去救度眾生。菩薩尚未達到覺行圓滿, 覺悟尚有情,自己覺悟了,又有善心救世救難的活菩薩。

3、形象不同。

佛:滿頭小發結(佛螺髻發),也有例外:地藏王菩薩和彌勒佛有光頭形象,佛比較偏男性化。

菩薩:通常頭上戴著帽子或頭巾,比較偏女性化。

佛和菩薩的區別是什麼

8樓:

佛和菩薩的如悔區別如下:1.身份不同:

佛是修行圓滿的人,而菩薩是修行未圓滿的人。2.地位不同:

佛在佛教中的地位要高於菩薩。3.目的不同:

佛的修行目的是自己解脫,而菩薩的修行目的是為了幫助他人解脫。4.佛是指渣譽正斷絕一切煩惱的人,菩薩是指斷絕一切惡緣,而起思慈心的人。

5.佛的智慧能夠自我了悟,菩薩的智慧則是希望他人了悟。以上虛局是佛和菩薩的區別供您參考。

小年和除夕有啥區別,小年夜和除夕是一個意思嗎

小年大年的日期 習俗均不相同。小年是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由於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

德行和德性是意思嗎,德行和德性是一個意思嗎

不是的 不一樣 德行是指品德行為 德性多指罵人,就是說你品德不好,德行不好的意思 德行 是指有關品德這方面褒義詞 德性 是指這人品德不好 德行和德性是一個意思嗎?德行是指有關品德這方面 褒義次 德性,是指這人品德不好 扁異詞 同意engmalou的回答。不是.德行是 道德品行 德性 譏諷人的話,表示...

老實和斯文是意思嗎,老實和斯文是一個意思嗎

不一樣,老實並不ui大斯文,斯文不一定老實。不是的老實,可能是指這個人聽話,踏實,認真 斯文,可能是指這個人是小白臉,白面書生,看起來不會打鬥,不會罵人,給人乾淨整潔的感覺 有關聯!但不是一個意思 老實和斯文是一個意思嗎 老實是什麼 斯文又是什麼 老實只是說好聽點的,難聽就是 貶義詞哈 土 沒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