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成大文化
四書五經。讀四書五經——之《大學·大學之道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之為後有謹纖明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就是針對小學而言的。學校是教人掌握文字知識,而大學則是教人如何為人。《大學》的根本宗旨在於「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也是《大學》的中心思想和核心價值。 明德是大學之道的根本原則,也就是說人要崇尚善性與良好的德行,就是像忠、孝、仁、義等品質,所以要做到這些就不得不注重個人的修豎讓養,只有先治理好自己的人生才有資格把別人甚至集體,乃至國家治理的有條不紊。「親民」則可以說是大學之道的核心任務,在此的「親」可不是我們現代文中的意思,不是親近,而是古文言文中的釋義,通「新」,就是說要努力做個新人,創造新人,把人落後的一面徹底改變的人。
大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最後那句「在止於至善」,做到前面兩句,就能夠明辨是非,能夠善惡分明。 要做到以上的最高境界,就應當達到那八個具體的步驟。先「格物」就是要求我們探求事物的本來原理,不祥告要被表面現象給矇蔽了,「致知在格物」;再致知,「格物而後知」是要求我們得到知識後,之後的事就是心意誠實,以真誠去追求真理,然後在真理中心安下來而不為物慾所矇蔽,才能公正誠明,無所偏失。
做到以上的人才能有資格修身,就是提高自己的品德,這樣的人才能被人接受,並且受人擁戴。然後就是最後一級,保護好家庭,協調好家裡的關係,從而使各個家庭安定祥和,這樣乙個國家才可能穩定,穩定了才可以達到昌盛,而國家安定天下就太平了。 我們可以達到的很可能微不足道,但是慢慢去體會和完善就可以做到,其實開始做就可能做到的,所以我希望我能做到,你也可以的。
2樓:網友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出自」大學」。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翻譯
3樓:樂娛樂見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的翻譯是: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出自《大學》
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思想的散文。
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
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大學》作為「四書」之首,是儒學。
重要的思想載體。儒學作為中國傳統政治的合法性依據,在中國古代廉政文化建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學》提出的經濟思想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最為有利的文化根基。
如提出的「德本財末思想」、「財聚民散思想」、「生眾用舒思想」,「先義後利思想」。
大學》提出了乙個政治哲學綱領。《大學》以不長的篇幅使儒家思想。
理論化、通俗化,便於學者學習掌握,而儒家思想為封建王朝。
的穩固提供了保障。《大學》可以作為科學啟蒙第一書,它提出的「誠意正心」是必備的科研心態、「格物致知」是認知的唯一途徑、「止於至善」是追求臻美境界,「日日新」是強烈的創新意識。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的意思是什麼?
4樓:君子陶陶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的意思:博學的宗旨,在於光明正大的德行。
知道所要達到的境界,然後志向就能有所確定。志向確定以後就能靜下心來,心靜以後就能安閒舒適,安閒舒適以後就能認真考慮,認真考慮以後就能有所收穫。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節,任何事情都有終了和開始,知道什麼在先,什麼在後,就接近於合理了。
這句哲言出自《大學》的開頭,便闡明它的宗旨,在於彰明人類天賦的光明純瑩的心靈,光明正大的德行;在於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再通過禮樂教化,以啟迪人們的自覺,去除物慾,不斷更新自己的德行,而達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是什麼意思
5樓:我就是安妮媽咪
天地萬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開始和終了,能夠明白本末、終始的先後次序,就能接近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 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未治者 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6樓:康康楹
出自《大學》 前幾句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意思: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
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大學》中「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請問何為道?
7樓:姬覓晴
《大學》中「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的道是指」道理,規律「。
此段話的原文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譯文: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穫。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
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8樓:匿名使用者
天地萬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開始和終了,能夠明白本末、終始的先後次序,就能接近大學所講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無極大道一本散而為萬殊,成就萬有。天地山河,日月星系,乃至一切的飛潛動植,胎卵溼化,無不是無極一本的顯化和功用。〈清靜經〉上說:「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物者:指的是有形有質的具體存在。在佛家稱為色相。道家稱作有為。而既然有形質,就必定有產生這形質的根本所在。
自然生人,人也不過是其中的一物而已。即然產生了人和人類社會,而事亦隨之而始,而起。事小則可見之於人一身的誠偽直曲,中正偏私。
事大可發之於一家的敦睦間疏,一國的興衰更替,以及普天下的和平爭戰。無論事小事大,事微事繁,有開始則必有終結,有緣起則必有緣滅。這也是自然萬物的一定法則。
所以,要研究物象必定要知道物象的根源和枝末。要通達事理,就必定要明白事理的先後得失。
追本求源的目的,在於盡萬物之性。通達事理的目的,在於盡人之性。能通物性,能盡人性,無極真道也就不遠了。
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物,猶事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9樓:sq張豪男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10樓:匿名使用者
格物者 格除物慾也 吾人心中私慾 貪 嗔 痴 慢 疑皆是障礙之物 將其格除 故能致知 其知 即心性之大用 本末者 本如根 末如枝葉 得本者 則枝葉能長 喻事物之本源 能生之體 知道這個問題的關係 就接近了規律。
11樓:網友
道:指大學所講的修己治人的道理。
物有本末:天地萬物皆有本有末,物就是天地萬物。
格物: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出自**
12樓:生活達人小羅
出自春秋時期曾子的《大學》。
原文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譁槐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釋義:大學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尺襲,使人人都能去除汙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保持不變。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 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每樣陵蘆兄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13樓:網友
出自《大學》 前幾句為:大學之陪轎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察亂彎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敗悶,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怎麼變得和領導交談自然,會來事?有什麼辦法?
在職場中,和領導 老闆打好關係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變得和領導交談自然,會來事,那麼就要想各種辦法,首先,你就要了解老闆的各種喜好或是生活工作習慣,那麼這樣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從領導需要的地方,去取悅討好他了。另外,你要學會在領導面前說話不拘謹,多去側面瞭解領導,要明晰他們喜歡談論的話題,那麼這樣才...
金屬氧化物有那些,金屬氧化物有哪些?
金屬氧化物 氧化鐵fe2o3 氧化銅cuo 氧化鈣cao 氧化鈉na2o 氧化鋁al2o3 非金屬氧化物 水h2o 二氧化碳 co2二氧化氮 no2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矽 sio2 酸 硫酸 h2so4 鹽酸hcl 硝酸hno3 氫氟酸hf 氫硫酸h2s 鹼 氫氧化鈉 naoh 氫氧化鈣 ca o...
有哪些玉器的吉祥物,佛教的吉祥物有哪些?
很多的 去華人開運網的開運珠寶 看看 像和田玉玉佛 觀音之類的很多,記得上次在琢藝軒那裡看到很多有寓意的和田玉玉器,而且做的很精美,你可以到那裡看一下的 佛教的吉祥物有哪些?主要有 1 七彩祥雲,據說幾乎每個佛祖出現的時候都會出現 2 蓮花,一個表現是得道成佛的人的座墊 3 菩提樹,據說當年的如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