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看來,汽車座椅需要運用到哪些人體工程學?

2025-05-25 04:15:18 字數 3934 閱讀 5256

1樓:網友

我不是汽車專業的我就不班門弄斧了:d不過看到有人說公交車沒有人體工程…還有人點贊! 忍不住過來插幾句…其實公交車處處存在著人體工程學(以下我會用人機工程-ergonomics代替):

車頂扶手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人群的身高,拉環要考滾凱慮手部尺寸攔備兄、抓握力,臺階要考慮人體步態特徵,整車要考慮人體的振動承受能力,座椅要考慮人體尺寸和體重(在符合人體工學的前提下儘量經濟…包括節省設計製造的成本和提公升承載能力),就連乙個小小的破窗錘都要考慮到hand ergonomics...人機工程學不代表說會讓每個人都舒適,但是完全不考慮人體工程的設計是不具可用簡襲性的。不過看不出也很正常…因為牽扯到人機工程學的設計是在太多…太過平常才沒有人去注意吧。

2樓:灰鮮姑盯

前面都答的很好,簡單的說一下自己的理解~在產品開發過程中,設計部定義車身形狀和車內引數,車身形狀決定了乘客和零件的空間。根據人體工程學,把假人放進車身,定義腳跟點,軀幹角和h點。然後就可以好虛開始設計其他特徵和零件啦~每個車型都需要進行人體工程設計:

一般極限5%的女性,95%男性列舉一下:

1、帶襪裂乘客的座標,蠢閉如軀幹角,大腿角,膝蓋角等。

2、方向盤角度。

3、擋風玻璃位置。

4、各種功能開關和控制開關的位置。

5、頭須高度。

6、剎車。7、油門踏板。

8、膝部空間。

9、進出空間。

10、扶手位置。

總之,在座椅設計過程中,評估產品設計是否滿足人機工程學,評估座椅上可觸及部位上是否有尖角。檢查按鈕手柄的手部操作空間,手部操作力的定義,否在合理的觸及範圍內等等。

人體工程學中座椅的安全設計要素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人體工程學的角度來講,座椅不存在安全與否的因素,座椅的話基本只有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舒適問題。除非你說的是汽車座椅上存在安全設計要素。

如果只是家庭上用的座椅一班只要考慮座椅的舒適!

1.坐深: 應小於坐姿時大腿的水平長度。

坐深主要是指坐面的前沿到後沿的距離。坐面過深,超過大腿水平長度,身體會不容易捱上靠背,使腰部缺乏支撐點而懸空,容易導致腰部肌肉疲勞。通常坐深應小於坐姿時大腿的水平長度,也能保證小腿的活動自由。

根據我國人體坐姿的大腿水平長度,坐深尺寸最好在380mm~420mm之間。對於普通的工作椅來說,坐深可以更淺一點。

2.坐寬: 一般不小於380mm

最好以自然垂臂時,舒適姿態的肩寬為準。一般坐寬不小於380mm,對於有扶手的靠椅來說,要考慮到手臂的扶靠,一般不小於460mm,但也不宜過寬。

3.坐面的傾斜度: 水平坐面更佳。

一般坐面的大部分設計都向後傾斜,相對的椅背靠也向後傾斜。但當人在電腦前工作時,一般身體會向前傾。如果坐在向後傾斜的坐面上,會增加肌肉與韌帶的負擔,極易疲勞。

因此辦公用椅的坐面以水平為最好。

4.椅靠背: 高度一般不宜高於肩胛骨。

椅靠背的作用就是使身體得到充分的支撐,特別是讓人體的腰椎獲得舒適的支撐。因此需要椅靠背的形狀基本上與人體坐姿時的脊椎形狀相吻合,椅靠背的高度一般不宜高於肩胛骨。那種靠背高大的老闆椅實際上很不符合辦公時的人體需求。

5.扶手的高度:距離坐面200 mm ~250mm最佳。

扶手過高時兩臂不能自然下垂,過低則兩肘不能自然落靠,這兩種情況都容易引起上臂疲勞。根據人體尺度,扶手的最佳尺度是,扶手錶面至坐面的垂直距離為200mm~250mm,同時扶手前端稍稍公升高一些。

4樓:網友

不要倒下去吧。我也不清楚,幫你加人氣。

用人體工程學知識結合座椅尺寸設計應遵循的原則,簡單談談你做過的最舒適的椅子,為什麼舒適?

5樓:網友

座面高度。

座椅面前沿中到地面的垂直距離叫做坐面高度,座高是影響坐姿舒適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座高不合理會影響人的坐姿,腰部容易產生疲勞感,長時間下來容易產生腰間盤等疾病,人體有一部分體壓分佈在腿上,如果座面過高,兩腿懸空碰不到地面,會使大腿血管受到壓迫,影響血液的迴圈流動;如果座面過低,膝關節會向上拱起,體壓會集中在人體上半身。而合理的座面高度,依照人體工程學原理應為:座高=小腿+足高+鞋厚—適當空間,大致區間在38 cm-48 cm。

座面設計。當工作人員處於坐姿狀態時,人體骨盆下的兩塊坐骨結節趨近水平,若坐面角度設計不合理呈現鬥形,會使股骨向上轉動,髖部肌肉可能會有壓迫感,身體感到不舒適。座面寬度是人體臀部尺寸加適當的活動範圍而設定的,所以座面設計要儘可能寬一些,以適應個別身材高大的工作人員的需要。

座面深度。坐面前沿到後沿的距離成為坐面深度。座面深淺關係到人體背部是否可以貼靠到座椅靠背上,若坐面過深,人體背部支撐點會懸空,導致小腿麻木等;若坐面過淺,大腿前側會懸空,把重量全部積壓在小腿上,人體疲勞感會加快。根據人體工程學研究,座深=坐深-6 cm(間隙)。

扶手設計。設計扶手可以為手臂減輕負擔,以便上肢肌肉更好的休息,在人體起身或變換姿勢時,可以支撐身體有助於身體保持平衡,但扶手的高度要合理設計,扶手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手臂疲勞,根據人體工程學研究,扶手高度與座面距離有關,距離控制在20 cm-25 cm內比較能夠符合大部分工作人員的需求。扶手前側的角度也要隨著座面角度和靠背角度改變而改變。

肩靠設計。肩靠位置大概在第。

五、六節胸椎的高度,與肩胛骨高度大體一致,肩胛骨承受面積相對較大,肩靠的設計,可以使長時間處於坐姿工作而造成肩頸不舒服感的工作人員緩解這種不適,讓身體得到更好放鬆與緩解,從而更好的完成工作。

汽車製造商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座椅到底有多難?

6樓:你罵我我吃虧

因為人體工程學椅子不單是資料的取值,而更是舒適藝術理念及風格的。

7樓:這很撩妹

座椅的高度和坐面的寬度也必須恰如其度。

8樓:聰明的可達鴨

每個人上半身的高度都不一樣,很找到適合大眾的。

9樓:爆燥小哥

有點難度,畢竟每個人的身高體格都是不一樣的,眾口難調嘛。

10樓:盧瑞林

因為很難找到乙個符合大家的中間值。

11樓:明臺去**了

很難,找到適合大部分人的資料太難了。

12樓:你就是個臭弟弟

因為每個人都有個體差異。

13樓:網友

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不一樣的。

14樓:網友

每個人身高體形都不同,眾口難調啊。

15樓:你是真的皮

。我根據各個方面的觀察來進行設計。

16樓:網友

我不是汽車專業的我就不班門弄斧了:d不過看到有人說公交車沒有人體工程…還有人點贊! 忍不住過來插幾句…其實公交車處處存在著人體工程學(以下我會用人機工程-ergonomics代替):

車頂扶手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人群的身高,拉環要考慮手部尺寸、抓握力,臺階要考慮人體步態特徵,整車要考慮人體的振動承受能力,座椅要考慮人體尺寸和體重(在符合人體工學的前提下儘量經濟…包括節省設計製造的成本和提公升承載能力),就連乙個小小的破窗錘都要考慮到hand ergonomics...人機工程學不代表說會讓每個人都舒適,但是完全不考慮人體工程的設計是不具可用性的。不過看不出也很正常…因為牽扯到人機工程學的設計是在太多…太過平常才沒有人去注意吧。

汽車座椅佈置時需要運用到哪些人體工程學的東西

17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朋友,包裹性、防滑性、

汽車座椅佈置時需要運用到哪些人體工程學的東西?

18樓:任性的公貓

其實公交車處處存在著人體工程學(以下我會用人機工程-ergonomics代替):

不過看不出也很正常,因為牽扯到人機工程學的設計是在太多,太過平常才沒有人去注意吧。

汽車座椅不舒服能換嗎,汽車座椅不舒服怎麼辦?

汽車座椅不舒服能不能換汽車座椅如果不舒服可以換。但不建議改,因為意義不大,價效比低。如果你覺得不舒服,你可以用皮革包裹座位。包的時候加或者調餡,慢慢試,慢慢調,儘量舒服,讓店家縫起來。雖然可以簡單地更換座椅,但需要考慮座椅的尺寸和螺孔的位置是否合適。有些車型還需要更換導軌,在舊導軌上焊接新的非常麻煩...

汽車座椅真皮用什麼保養好,汽車座椅真皮護理保養用什麼比較好?推薦個產品?

汽車座椅真皮座椅的話建議考慮最好半年左右洗車店保養一次就可以。定期擦洗一下,用皮革保養劑保養一下。建議您使用皮革保養劑就可以,很簡單的。這個機動車的真皮座椅定期的用皮具清洗劑去塗抹一下或者清洗一下就可以了。你好這個可以定期的用泡沫清洗劑清洗一下 真皮座椅建議就用泡沫清洗劑保養維護 要了解真皮座椅的保...

座椅通風好嗎?汽車座椅通風,感覺效果不太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座椅通風功能實用的。座椅通風可以使座椅涼爽通風,降低表面溫度,尤其是在太陽暴曬後,可以解決車內座椅發熱的問題。座椅通風可分為送風式和吸氣式。它的工作原理是空通過在座墊和靠背的發泡背面增加風扇將空氣吸入通風層,然後空氣從通風層表面通過加熱墊向上流動到座椅罩表面,這樣在炎熱的天氣裡,乘客就可以利用通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