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在沙漠裡打仗,後勤是怎麼保障的呢?

2025-05-22 23:55:15 字數 4882 閱讀 6627

1樓:長工百萬

主要靠人背馬馱駱駝送,但沙漠裡不會持續很久,敵對雙方都熬不起。

古代時期打仗後勤都是怎麼保障的?

2樓:天下布吾

1.軍隊會配備大量的民夫負責修路和運輸物資,由於古代交通和運輸工具效率低,需要好幾名民夫才能保證一名戰兵的物資補給。2.

在戰區就近屯田,以縮短補給路線,減少物資在長途運輸過程的損耗。3.在敵國進行劫掠,補充所需。

3樓:郭大俠

在古代打仗,有一句話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在古代,後勤都是優於部隊的。而長途遠征的時候,部隊也會就近徵集兵馬糧草,以保障部隊的供給。

4樓:三杯月圓

古代的糧草都靠牲畜和人力運輸,這樣的速度很慢,所以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且還要有大量的士兵押送,以防被劫。

5樓:寶68980輝忱

俗語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因此在古代的打仗過程中,糧草一定會先於部隊到達指定的位置,從而保證了後勤的完整性。

6樓:gr42793攪瘸

沒有現在軍隊這麼嬌氣,還要什麼軍用口糧、漢堡包。這也是2萬唐軍能在西域複雜地形一天挺進300裡的秘訣!

7樓:猴22326笛崩

一般情況下,它就會有乙個屬於古代的後勤部,就是固定的進行糧草的運輸,還有就是**的更換。

8樓:沉夜孤星

古代打仗的後勤主要就是跟打仗的隊伍在一起的,而且隨時能夠進行乙個戰隊補充,特別的快速。

9樓:6239滅韓什遮

他們一般都是準備一下充足的後備力量的,而且在打仗的時候也能夠更好地去補給乙個部隊的需要。

10樓:猴06126暮詵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打仗之前糧草就會開始運輸了,因為糧草也是打仗的保證非常的重要。

11樓:雛鳳綵鳳鳴

後勤也有自己管理的制度方式吧,他們會嚴格執行每一條制度,確保前線戰爭順利。

12樓:網友

通過大量的勞力運動糧食,保證前方戰士的日常飲食。

古代軍隊出征打仗,後勤補給是怎樣解決的?

13樓:星夜歸航

古代出徵打仗,後勤補給主要來自隨軍運輸,當地軍用糧倉,臨時徵用等。

隨軍出行: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軍隊後面有負責後勤補給運輸的後勤兵,民夫等。

利用的交通工具有車、馬、船等,因地制宜。所以中國古代動不動就幾十萬兵馬,雖有誇張的成分,但不少人馬是後方的後勤部隊,民夫等。古代運糧官很重要,很多時候是皇帝來任命。

糧道是很重要的,源源不斷的補給是保證勝利的一大要素。古代常見的戰術截糧道就由此可見後勤的重要性了。

糧倉:古代在多地設有軍用糧倉,為馬囤積草的草料場等。水滸傳上林沖看守的就是當地的草料場。

堡寨是北宋用來囤積糧食的建築,在很多要地建立,就是為了戰爭需要。據說堡寨建立需要皇帝的批准,可見其重要性。

臨時徵用:戰爭期間,糧草不夠是常有的事,這時就可能在當地購買,徵用等。不過很多時候會有搶劫的事情發生,這就是兵災了。

古代人在內陸打仗,沒有水路和機械化裝置,是怎麼解決物資運輸問題的呢?

14樓:西北第一狼人

一般來說,古代大批量物資運輸殲餘,都是儘可能利用水力!

如果實在沒有水力,氏盯滾就要靠民夫輸送,效率低,損耗大!

即便是隋唐時期則遲國力發達,陸地輸送也是很消耗國力的事情!

15樓:網友

水路,備中漕執行業。有專門官方運送管理機構,也有藉助民間商家運糧草的事件。

陸運,多是民夫推車拉車,有監運。

水陸都可以提前運送糧草囤積,戰時也運。

再就是搏殲部基滾衝隊本身自帶糧草運輸、中途各地徵糧補充、打仗以搶養戰。

16樓:一m時光

首先,以前漏此仔的水運雖然沒有今天這麼方便,但是水運是有的,一般都是水陸結合的運輸手段。

其返汪次,中扒歲國古代陸路進軍和後勤運輸補給的基礎,都是秦直道,就是靠人推馬拉,所以效率確實很低,路上要消耗大量的糧草,這個無解。

古代軍隊出兵打仗後勤保障如何實現?

17樓:匿名使用者

俗語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因此在古代戰爭中,糧草一定要先於部隊到達預定位置。

18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在和古代一樣,翻版。

蒙古大軍經常遠征,他們是如何解決後勤問題的?

19樓:夏天高等教育30年

蒙古帝國能夠成為全世界版圖最大的乙個國家,就是因為當時軍隊有著強大的戰鬥力。蒙古的軍隊從編制到裝備再到部署基本上都是最先進的,而且他們還解決了乙個重要的難題那就是後勤的問題。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古代的軍隊打仗都會把對方的後勤當做乙個攻擊的重點,只要切斷普及給那前線的士兵,立馬就會陷入被動。

那麼蒙古軍經常要遠征,他們到底是如何解決後勤問題的呢?

我們都知道蒙古人的生產方式是遊牧,軍隊作戰必然帶有濃厚的遊牧色彩。與草原惡劣的環境鬥爭了那麼多年,蒙古人早就已經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遷徙方式。根據季節的不同,蒙古人尋找冬夏兩個牧場輪流放牧,有些四季分明的地方甚至還會有春秋牧場。

蒙古出征的時候,不需要像其他的軍隊那樣攜帶大量的穀物和物資,只需要根據季節變化選擇好路線就可以。對於蒙古人而言,馬的作用不僅體現在生產和軍事上,而且也是他們最重要的生活物資。

蒙古大軍依靠馬奶和沿途狩獵就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在某些危難的關頭蒙古人居然還會引用馬血。

蒙古軍隊殺馬的方式比較獨特,他們會在馬的第4和第5根肋骨之間開動,馬就會立馬死亡,這樣處理馬肉質鮮美,利於儲存而且數量增加很多,一匹馬可以解決300多人的吃飯問題。

馬就作為軍區供給的主要**,不需要特別的裝備來運輸,從而節省了軍費開支,還提供了部隊的靈活性。這就是最簡單最有效的後勤方式。

20樓:網友

因為蒙古人使用的「鐵蹄馬」比起西方馬匹來說矮小很多,最大的優勢就是對草料要求非常低。蒙古出征時不需要像其他軍隊那樣攜帶大量穀物和蒿草,只需要根據季節變化規劃好路線就好。

21樓:網友

他們會準備好糧草,後方也會隨時支援,以備軍中糧草不足的問題,還有很多牛馬會跟隨他們。

22樓:網友

當時蒙古軍隊的軍糧主要是由馬奶和乳酪組成。馬奶由隨軍的母馬提供,乳酪是由牛奶製作而成,晾乾後切成小塊,十分堅硬,適合儲存。遇到特殊情況時,他們也有食用隨軍的牲畜,或者去打獵。

23樓:網友

蒙古大軍會自帶糧食,比如牛羊之類的,但有時他們回去掠劫糧食,或者洗劫投降給他們的地方。

24樓:驚鴻

蒙古出征其實是不會帶很多的糧草的,後勤問題其實並沒有那麼難處理。他們會帶馬奶酒和一些肉。

25樓:網友

會攜帶家屬一起,然後家屬負責後勤的問題,以及會大量攜帶一種用牛肉乾製作的肉鬆。

26樓:梔梔推文

他們的戰略是走到哪打到哪,同時,打到哪就將那個地方作為據點,進行補給,這樣就不會出現補給問題了。

27樓:王子欒川

帶家屬隨軍出征。每家牧有100只羊(或100只羊當量的其他牲畜)和10匹馬一同前進,隨時補給。

亞歷山卓、漢武帝、成吉思汗遠征時,他們是怎麼解決後勤補給問題的?

28樓:阿樂秋季雨

在他們遠征的時候,每天都會有糧草的運輸,在出徵的時候他們必須保證每乙個戰士都吃飽,而且他們也有秘密都運輸通道,也會和最近的城池借糧食。

古代幾十萬人打仗,後勤糧草得需要多少人運送呢?

29樓:愛貓咪的葉子

我認為需要幾千人送,因為幾十萬人打仗的話,他們用車隊拉糧食,就得好多車,然後送的話也要是特別的防護,而且要用那種士兵,會武功的那種,所以我認為需要好多人送糧。

30樓:可可的小雪團兒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古代行兵打仗最重要的是糧草。在古代幾十萬人打仗,差不多得需要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畢竟在路上運糧的人也需要吃飯,因此運的量要比實際需要要多,還需要派人重兵把守軍糧,以防不測,因而人很多。

31樓:free灰姑娘

不是有句話叫,百里之內,供二萬人食,運糧者須三千六百人 ,兩萬人都需要三千六百人,那幾十萬人打仗的話,得需要一二十萬人運送糧草吧。

32樓:帳號已登出

1萬多人運送,運送後勤糧草需要大量的糧草車需要有軍隊護衛,還要有士兵趕車少於1萬人,根本不能滿足幾十萬人的需要。

33樓:你到底敢不敢

後勤糧草需要3000多人運送,因為後勤糧草雖然比較多而且是更重要,但是後勤相對比較安全,所以人數並不多。

34樓:勇敢

調動二十萬大軍,就有四十萬勞力在為你幫忙了。所以在那個時候,經常看到號稱百萬的黃巾軍,或者是號稱百萬的正規軍,實際上能大戰的只有20%。

古代行軍打仗,如何解決用水問題?

35樓:春天的穎兒

短途行軍,攜帶就可以。長途行軍的話,基本是逐水草而行,所以行軍路線往往是有限的幾條。

36樓:一紙荒誕

古代人行軍打仗的時候,除了會攜帶小部分用水之外,大部分依賴附近的河流,不然曹操怎麼望梅止渴。

37樓:小什老師

古代行軍打仗,在行軍路上會找井或者河邊喝水,軍隊也會攜帶水壺蓄水。

古代人是怎麼稱體重的啊,古代人是怎麼量體重的?

人站在船上,船下降後的船和水的交際處做個記號,然後人上岸,放石頭到船上,一直放到船沉到和人在船上時的那個記號時就不加了,把這時船上的石頭拿去稱,所有石頭的重量和就是這個人的重量。古代人是怎麼量體重的?古代也有稱的,小時候見過能稱500來斤的大稱,用來稱豬的,看模樣應該是 時期的東西。不過用來稱人肯定...

古代人是如何取暖的,古代人都是怎麼取暖的?

古代取暖的設施主要有火塘 火牆 壁爐和爐灶等。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從半坡 姜寨等遺址發掘來看,其原始房屋中設於門口附近的灶炕,是一種炊事與取暖相結合的設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氣以助燃燒,又能阻擋冬季自門口吹入的寒風。秦宮的 壁爐 和 火牆 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情況下,秦代宮廷貴族是怎樣禦寒取...

古代人沒有電怎麼生活,古代人沒有電是怎麼過日子

古代人根本沒有學要用電生活,平頭百姓一般到天黑就睡覺了,掌燈燈火通明什麼的,只為讀書,辦公 衣服手洗,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而不像現在沉迷於網路遊戲 古代人沒有電,是靠火生活,火可以照明 煮食 取暖等等。祖先們沒有電器,有電也沒有用,有煤油燈啊,點燈唄 以前國內窮的時候沒電不也過來了嗎 古代人沒有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