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孝道·孝心
1樓:愛情調味劑
孝順的初衷,體現的是子女對父母的感恩之心,體現的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孝道文化,當然我們需要把握其內涵和外延,將之內化於心,外化於形。行孝道,不僅僅看外在,還要看內在,內在甚於外在。所以,我的見解是孝道文化需要繼承,不但可以取其外在的合理形式,但更要真正領會到其內在本質。
我以為如果每乙個人根據自己所處的情況,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雖然盡孝道的方式和內容有所不同,但在主觀上都要有竭盡事孝的自我要求。從源自內心,盡心盡力,對父母尊敬有加,即使只有粗茶淡飯侍奉父母,也是做到孝了。這是一方面。
同時,不斷加強自我修養,使自己不斷壯大,能在物質方面給到雙親更好的保障,如果不能擴充自己的能力,那就連最基本的贍養父母的義務都難以完成,更談不上盡孝。盡孝的更高境界,「立身行道,揚名無後世,以顯父母」,也就是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孝更是外在與內在的統一。外在是日常生活對父母的侍奉,不能,不敢,不忍有任何的怠慢;內在是內心對父母的尊敬和順從,體現於日常的生活一言一行。當前,這裡的順從並不是對父母的話絕對服從,父母也非聖賢。
範宣年八歲,後園挑菜,誤傷指,大啼。人問:「痛邪?
答曰:「非為痛,身體髮膚,不敢毀損,是以啼耳。」愛惜身體,自強不息,藏器於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何嘗不是一種盡孝。
因此,只要心存真正孝心,不在於形式,但如果不存孝心,再多的形式,也是空空如也。
「孝子」是「孝順孩子」
2樓:容尚離
前一陣子,慈濟醫院的志工說了乙個讓人非常感慨的個案:有位七八十歲的老母親,她有四個子女。但她生病住院時,卻很少來看她,乙個人十分孤單、落寞。
她雖然中風、半身不遂,但頭腦還很清楚。照顧她的兒女、媳婦竟然彼此在計較——誰照顧的比較久?誰照顧的比較少?
當醫生說可以出院在家調養,她的兒女們便用輪椅接她回家。推到樓下時,兒女邊走邊討論什麼時候到誰家;有的說因為住樓上比較不方便……結果辦手續時,兒子竟然問辦事員:「醫院有沒有安樂死?」
以前這位母親為了養育四個子女,無怨無憂地付出疼惜與愛護;直到現在嫁的嫁,娶的娶,各自成家立業。而小時候不管哪個小孩子生病,當母親的常心急如焚,就像咬到任何一根手指頭都會痛一樣。但是等到年老後,母親有病痛,做兒子的竟然覺得很厭煩!
母親從小照顧、餵食的親子之情,竟已消失無蹤燃雹皮陵!
這讓我記起皮握帆十幾年前,有乙個兩歲的孩子,在一家店門口失蹤。做媽媽的急得吃不下、也睡不著,找孩子找得快發狂了!孩子的祖母也是一樣的難過,為此去問神、問乩童。
出門後卻不幸被車子撞倒,傷重兩天後往生。
孩子的曾祖母已九十歲,聽到不幸的訊息,也因為受不了 **而中風,拖了兩年多也往生。只因乙個小孩失蹤,使得全家風雲變色、愁雲慘霧。
十幾年來,這位失去孩子的媽媽每天以淚洗面,在孩子的**前叫孩子的名字,母愛像長流水,永無間斷地從上往下流。而孩子對父母的孝心呢?
百善孝為先」,很多好事都是從孝開始。但多數人只知如何疼愛子女,卻不知如何孝順父母?難怪,現在很多人說「孝子」是「孝順孩子」不是孝順父母!
行孝有三,好好孝順父母
3樓:星座家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古人說行孝有三,一:生則孝,就是父母在世的時候,我們要懂得孝順父母。第二:
慎終。父母在臨終之時我們要辦理好喪事,並且守喪。第三就是追遠。
就是已故的祖先,我們要懂得時常的去祭祀。
父母臨終時,我們要辦喪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懂的慎終追遠,我們的民風就會變得淳樸。我們懷念祖先,去回憶過去的事情,會讓我們自己更加懂得珍惜現在的生活。
追遠就是感念祖先帶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帶給我們的回憶,精神和奉獻,讓我們現在還可以吃水不忘挖井人。
如果沒有古聖先賢給我們留下的文化,我們的精神將是空虛的,我們的內心是沒有光明的。如果沒有我們沒有自己家的祖先,一代一代的奮鬥和耕耘,就沒有我們現在今天的衣食住行。如果沒有父母,我們就不會來到這個世界上。
我們要懂得追思,內心懷的是感恩之心,這些都是滋養自己和培養自己的德行。讓我們的民風就變得淳樸醇厚。
什麼是孝順//???
4樓:匿名使用者
承歡在父母膝下,讓父母安享晚年,順從父母的意思做事。
5樓:匿名使用者
聽父母的,順從父母的。好好的善待父母。
不孝順有三是哪三
6樓:網友
不孝有三,即:「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任,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翻譯成白話就是:
一是對父母的過錯曲意順從,使父母陷於不義二是家中貧窮,父母年老,又不去做官取得俸祿來供養父母三是不娶妻子,沒有兒子,斷絕後代。
7樓:網友
一、對父母的過錯不加以改正便執行,使父母陷於不義之地,這也叫愚孝。二、家庭貧困加之父母年老,卻不願當官獲得俸祿來贍養老人。三、不娶妻生子,斷了香火,是最不孝的。
8樓:百事通李達達
1.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2.家貧親老,不為祿bai仕,二不孝也;
3.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釋義:1.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
2.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
3.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9樓:少帥
不孝順有三是不能侍親,不能事君,不能立身行道,成為道德高尚的君子。
10樓:籃秋蟲子
不孝有三出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話。
即不能事親(孝養父母、愛護家人),是一不孝;
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義行事),是二不孝;
不能立身行道,成為有道德的賢人君子,是三不孝。
11樓:沐浴陽光灑落陰涼
一是不能侍親(孝敬父母,愛護家人),二是不能事君(恪守本分,行忠義之事),三是不能立身行道,成為道德高尚的君子。
12樓:網友
不孝須有三:
1:阿意曲從,陷親不義。
2:家貧親老,不為祿仕。
3:不娶無子,絕先祖祀。
13樓:一川菸草與風絮
不孝順有三無後為大這是最大的。
14樓:方易真
不孝順有三,都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實還有兩個不孝就是父母犯錯誤不指出也為一不孝,還有就是父母貧困不出仕也為一不孝。
什麼是三孝?
15樓:乞丐愛上了公主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三孝應為:忠義,奉親,有後。
詩人寫的孝順詩句有哪些,有關 孝心 的詩句有哪些?
這個就多了,要哪種的。有關 孝心 的詩句有哪些?遊子吟 唐 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別老母 清 黃仲則。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慈母愛 元 楊維楨。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
孝順和擇業,孝順和事業的關係
可能沒有經歷過你的經歷,所以並不能完全瞭解你的苦衷,但是有一點我是明白的,無論如何親情永遠是最重要的,失去了永遠無法彌補,年,我爺爺突然去世,毫無徵兆,中午還和爺爺一起吃飯,可是晚上點接到媽媽的 說爺爺去世了,等我趕到醫院的時候,殯儀館的工人抬著爺爺的遺體正在下樓,雖然蓋鎮白布,可我還是一眼就認出來...
形容女兒孝順的句子,形容孝順的句子
形容女兒孝順的句子如下 古人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母親啊 在悲傷時,您是慰藉 在沮喪時,您是希望 在軟弱時,您是力量。您是同情憐憫慈愛寬容的源泉。孝敬和判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