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弘水山
抬鼓舞:主要流行於居住在隴川縣的德昂族中,多在慶典、節日時進行。舞時,由兩男子取長竹杆抬著披有刺著花紋的鼓衣、插有鮮花的大鼓,一擊鼓者手持兩根鼓槌,於大鼓右側邊擊鼓、邊舞蹈。
大鼓後面有大礤及七面大漏此小不等鋩伴奏。在氣勢渾巨集的伴奏下,由男女青年組成的舞隊,分女內圈男外圈踏著鼓點盡情舞蹈。入場時為「一」字型,然後轉圈,以「嘎光」舞的形式圍成圓圈,反覆不斷地舞動7個動作,直至結束。
長鼓舞:德昂族的長鼓舞又分兩種舞型。一種是流行於梁河、盈江兩縣的德昂族居住區的長鼓舞,為擊鼓者與擊礤者的對跳或兩個擊鼓者的對跳。
舞蹈分為「四方步」、「孔雀開屏」、「雙鳳朝陽」、「雞啄穀子」等型別。舞蹈時,穿插有拳術、棍術等表演,特色十分濃郁。另一種是流行於潞西市三臺山德昂族鄉的長鼓舞。
先是鼓手邊擊罩凳鼓邊舞蹈。鋩手和礤手在鼓手的左右兩側或一側邊擊鋩礤邊舞蹈。爾後,由男女老幼組成的舞隊圍成大圓圈,跳起德昂族傳統的「歡樂舞」,統稱為「長鼓舞」。
舞蹈由「取水」、「澆花」、「豐收」、「祝福」等舞步組合而成。舞蹈時還穿插有武術、拳術、刀術、棍術等表演,氣氛熱烈隆重。
短鼓舞:在潞西縣三臺山德昂族返悶迅的主要聚居區流傳著一種「短鼓舞」。鼓身長約三尺,頭寬尾窄,兩頭都蒙有鼓皮。
傳說德昂族在大遷徒中,「饒靜」部落是第二批上路的,為了趕上先行的「饒實」部落,鼓手不慎跌了一跤,將鼓砸成兩節。為了使鼓繼續發揮聯絡、娛樂和鼓舞人心的作用,他用石頭將切口磨平,又蒙上了一張皮。因此,兩面都能發出與原先的長鼓完全不同的聲音。
短鼓舞通常配合象腳鼓舞同時擊打。
德昂族的民間舞蹈有哪些
2樓:張三**
德昂族創造了許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學和藝術。流傳著大量的神話、傳說、史詩、故事、詩歌、寓言、笑話和諺語,就其內容而言,大多是表現愛情和對自己家鄉熱愛與讚美,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德昂族的民間舞蹈有哪些?
德昂族藝術主要是**和舞蹈。樂器有打擊樂器和管絃樂器。打擊樂器有象腳鼓、鑔等。
水鼓(德昂族叫「格楞當」)則是德昂族人民獨特的一種樂器。管絃樂器有葫蘆絲(最多三管)、蕭(笛子)、小三絃、二胡、琴、口弦等,在唱歌和「串姑娘」時使用。德昂族的民間舞蹈,題材較廣泛,風格亦各異。
總體上可分以下幾種:
1、鼓舞。德昂族的民間舞蹈大都是以鼓、鑔作為其特定的伴奏樂器。可以說,德昂人是每舞必鼓,鼓是德昂族民間舞蹈之魂。
鼓舞,大致可分為保山、梁河、盈江、耿馬的《長鼓舞》(夏格楞東);隴川的《抬鼓舞》;保山的《水鼓舞》(夏格楞娥);鎮康的《佛鼓舞》(夏格楞帕);潞西的《短鼓舞》。
2、《竹竿舞》。這是一種喪葬舞,只有在七旬以上、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才能跳。舞者腰纏馬串鈴,用四根細、兩根粗的竹竿做道具,置於地上敲擊而舞。
竹竿象徵馬,敲擊聲為馬蹄聲。此舞模慎蹈在眾人守靈的`三天之內進行,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既用以頌揚死者生前功德,也用以表示讓死者的亡魂騎上「馬」去西天,不必步行,以免吃苦。
3、《戛養舞》。原系被人們稱為德昂族支系「養人」流傳下來的一種舞蹈,故稱為《戛養舞》,意即跳養人舞。主要儲存於隴川縣的戶弄村、瑞麗市的勐休等地區。
4、《跳擺》。主要流傳於臨滄地區的鎮康縣,屬於男性跳的一種圓圈舞。
上述這些民間舞蹈,既真實、形象、生動地桐州反映了客觀存在著的事局碼蔽物,再現了德昂族的五史和風格,也折射出了德昂族人民的心理性格和審美意識,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史料。
德昂族舞蹈有那些特點?
3樓:泰山好美麗
跳,其他男女老少跟隨後面,按節奏的步法、手勢繞圈起舞。舞場,有時男女分成兩圈,女子內圈,外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帶頭擊鼓,眾男跟隨,繞場歡舞;由女子組成的內圈,排頭的女青年擊鋩鑼,與擊鼓的男青年配合,跟隨的婦女亦與男子並排而舞。
德昂族獨有的水鼓舞,其舞步和舞姿與象腳鼓基本一致。擊奏時,把鼓帶掛在脖子上、鼓身橫在胸前,右手持錘擊大頭鼓一面,左手以掌拍小頭鼓面,兩手相互配奏。隨著鼓的擊奏聲,眾民們的舞姿整齊、優美,整個德昂寨沉浸在團結和睦的。
德昂族舞蹈有那些特點,德昂族舞蹈型別和種類有哪些?
跳,其他男女老少跟隨後面,按節奏的步法 手勢繞圈起舞。舞場,有時男女分成兩圈,女子內圈,外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帶頭擊鼓,眾男跟隨,繞場歡舞 由女子組成的內圈,排頭的女青年擊鋩鑼,與擊鼓的男青年配合,跟隨的婦女亦與男子並排而舞。德昂族獨有的水鼓舞,其舞步和舞姿與象腳鼓基本一致。擊奏時,把鼓帶掛在脖子上 ...
德昂族生活習俗是什麼,德昂族的風俗習慣?
一 服飾習俗 德昂族的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表現了本民族特有的審美觀及其對美的追求。德昂族男子多穿藍 黑色大襟上衣和寬而短的褲子,裹黑 白布頭巾,巾的兩端飾以彩色絨球。德昂族婦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對襟短上衣和長裙,用黑布包頭,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用四五對大方塊銀牌為鈕釦,長裙上織有彩色的橫條紋...
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和德昂族有什麼特點
傣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與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關,與緬甸的撣族 寮國的主體民族佬族和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印度阿薩姆阿豪姆人有歷史和文化淵源,語言和習俗也與上述民族接近。景頗族,中國雲南世居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馬 古浪 崗房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