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郭沫若?郭沫若對歷史造成了哪些損失?

2025-05-14 09:15:57 字數 1801 閱讀 4215

1樓:生活達人小薛薛

郭沫若。在感情上是乙個渣男,在文學上是乙個巨人扮肆數,同時又是又是歷史的罪人;郭沫若挖掘墳墓這樣的做法造廳首成了很多文物的丟失雹蘆,對歷史研究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2樓:風中凌亂得樹

他特別的有才華或咐,對待自己的國家也是特別熱愛的,經常跟一些國外的人進行交談攔襪,瞭解他們的想法;造成了一些文簡團激藝以及歷史文化的一些損失,沒有很好的保護好他們。

3樓:忠實解讀

郭沫扮孫若是文化巨匠,是新文化運動領袖,歷史學家,詩人 ,書法家,哲悄雹學家,當代大文豪。其歷史觀載入史冊 ,文章燦若星辰,在國際影響巨大。至於他的情感生活,瑕不掩瑜。

立場問題因時而論,放在啟缺帆當時誰也無法超脫。

4樓:受尊敬的玫瑰

作為中國的著名文學家,郭沫若的影響力是很大的;郭沫若堅持挖掘陵墓,對文物造成了破壞。

5樓:吉夏侯桖

才華蓋世,人品欠佳,花心媚骨。

6樓:天歌子

既然是評念嫌價,那麼就應該功過都說出來,然後才比較公正。

最簡單觀察他可以看他的作祥高碰為,在年輕時和年長時都做謹談了什麼,擔任什麼工作,評價他就容易了。

7樓:金長江

郭老是乙個了不起文化偉人!

怎麼評價郭沫若?

8樓:教育暖風

郭沫若先生不斷革命、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不論在民主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都保持著極大的革命熱忱,鬥志旺盛,充滿活力,年愈老而志彌堅。他是永葆革命青春的先鋒戰士。

郭沫若先生不畏艱難險阻、勇攀科學高峰。他在學術研究和文藝創作中,勤於探索,勇於創新,敢於堅持真理,經常同惡劣環境和習慣勢力作不調和的鬥爭,為我們樹立了乙個無產階級學者和作家的崇高形象。

郭沫若的人物經歷

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學。

1915年,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

1918年,公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

1919年,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同年,創作詩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

1921年8月,詩集《女神》出版。

1923年,完成歷史劇《卓文君》、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

1924年,完成歷史劇《王昭君》。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1年,完成論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

1938年4月,任國民**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

1941年12月,寫成五幕歷史劇《棠棣之花》。

1942年,完成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

1943年,完成歷史劇《南冠草》。

1944年寫《甲申三百年祭》。

1949年10月,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10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

1953年,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

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

1959年,完成歷史劇《蔡文姬》。

1960年1月,完成歷史劇《武則天》;同年,當選第三屆中國文聯主席。

1969年,完成論著《李白與杜甫》。

1973年,論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

1978年,當選第四屆文聯主席;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

郭沫若屈原的藝術特色,論郭沫若歷史劇《屈原》的浪漫主義特色

新舊兩代浪漫主義詩人 論郭沫若歷史劇 屈原 的浪漫主義特色 屈原 中愛國詩人屈原形象 郭沫若的歷史劇 屈原 塑造了戰國時代楚國的政治家愛國詩人屈原的光輝形象。他的性格特徵是熱愛祖國人民 堅貞不屈 勇於和種種危害國家的 勢力作鬥爭及詩人的氣質。屈原的政治主張是面對強秦的侵略,聯齊以抗秦。為此,遭到了南...

郭沫若對魯迅說過哪句有名的評價,別人對魯迅先生的評價

他是資本主義以前的一個封建餘孽。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是反革命,封建餘孽對於社會主義是二重的反革命。魯迅是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魯迅與郭沫若在中國文學史上都有崇高的地位,他倆都是著名的文學家。郭沫若與魯迅曾有過不必要的誤會,但他們更有同聲相應之處,其情誼是真誠可見的。郭沫若在 魯迅與王國維 中,曾坦率地...

郭沫若的主要貢獻,簡述郭沫若對中國新文學的主要貢獻

郭沫若是新中國初期歷史教育事業的重要領導者和參與者。他的主要貢獻是 1.確立了以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核心的史學工作者自我教育和社會大眾普及教育的雙重目標 2.領導和參與建立了中國史學會等史學團體和機構,為歷史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和組織支撐 3.奠定了歷史教育的歷史主義和愛國主義原則 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