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圉文言文,使馬圉的文言文翻譯

2025-05-11 02:47:43 字數 1629 閱讀 9450

馬圉的解釋

1樓:涵秋巡穆

馬圉的解釋亦作「 馬圄 」。1.養馬的人。

淮南子· 人間 訓》:「孔子 行遊,馬失,食農夫之稼,野人怒取馬而系之。 子貢 往說之,卑辭而不能得也……乃使馬圉往說之。

高誘 注:「圉,養馬者。」 漢 王充 《論衡·逢遇》:

馬圄之說無方,而野人說之; 子改棚貢 之說有義,野人不聽。」《水滸傳 》第九八回:「卻有本部內一箇軍卒,他原是 田虎 手下的馬圉。

2).即馬廄。《楚辭·劉向<九嘆·思古>》:

烏獲 戚而驂乘兮, 燕公 操於馬圉。」 王逸 注:「養馬曰圉。

言與多力 烏獲 同車驂乘,令仁賢 邵公 執役養馬,失其宜也。」《禪真逸史》第二三回廳殲氏:「寨 左右 二邊,一帶長廊、廠屋、馬圉、倉廒。

詞語分解 馬的解釋 馬 (馬) ǎ哺乳 動物 ,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 東西 :馬匹。駿馬。

馬到成功 。馬首是瞻(喻跟隨 別人 行動)扮散。 大:

馬蜂。馬勺。 姓。

部首 :馬; 圉的解釋 圉 ǔ 養馬的地方:圉人。

邊陲 :「亦聊以固吾圉也」。 防禦:

其來不可圉」。 同「圄」。 古代樂器名。

部首:囗。

使馬圉的文言文翻譯

2樓:網友

【原文】孔子行遊,馬逸食稼,野人怒,縶其馬。子貢往說之,卑詞而不得。孔子曰:

夫以人之所不能聽說人,譬以太牢享野獸,以《九韶》樂飛鳥也!」乃使馬圉往,謂野人曰:「子不耕於東海,予不遊西海也,吾馬安得不犯子之稼?

野人大喜,解馬而予之。

馮述評〕人各以類相通。述《詩》《書》於野人之前,此腐儒之所以誤國也。馬圉之說誠善,假使出子貢之口,野人仍不從。

何則?文質貌殊,其神固已離矣。然則孔子曷不即遣馬圉,而聽子貢之往耶?

先遣馬圉,則子貢之心不服;既屈子貢,而馬圉之神始至。聖人達人之情,故能盡人之用;後世以文法束人,以資格限人,又以兼長望人,天下事豈有濟乎!

譯文】有一天孔子出遊:途中馬兒偷吃了農夫的莊稼:農人很生氣:

捉住馬兒並把它關起來。子貢知道後,就低聲下氣的前去懇求農人放了馬兒,沒想到農人不理會子貢。孔子說:

用別人聽不懂的道理去說服他,就好比請野獸享用太牢(祭祀時所用的牛、羊、豬三牲,是最豐盛的犧牲),請飛鳥聆聽九韶(古樂名,相傳為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優美**)一樣。這是我的不對,並非農人的過錯。

於是命馬伕前去。

馬伕對農人說:「你從未離家到東海之濱耕作,我也不曾到過西方來,但兩地的莊稼卻長得乙個模樣,馬兒怎知那是你的莊稼不該偷吃呢?」

農人聽了覺得有理,就把馬兒還給馬伕。

自是至理,安得不從!〕

馮評譯文〕物以類聚,在粗人面前談論詩書,這是不知變通的讀書人所以誤事的原因。馬伕的話雖然有理,但這番話若是從子貢口中說出來,恐怕農夫仍然不會接受。為什麼呢?

因為子貢和農夫兩人的學識、修養相差太遠,彼此早已心存距離;然而孔子為什麼不先要馬伕去,而任由子貢前去說服農夫呢?--若一開始就讓馬伕前去,子貢心中一定不服!如今不但子貢心中毫無怨尤,也使得馬伕有了表現的機會。

聖人能通達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盡其才。

世人常以成文的法規來約束他人,以資格來限制他人,以兼有所長來期望他人。這樣,天下事哪有成功的希望呢?

文言文駁馬翻譯,文言文駁馬翻譯

管子 小問篇 桓公乘馬,虎望之而伏。桓公問管仲曰 今者寡人乘馬,虎望見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曰 意者君乘駁馬而盤 恆,迎日而馳乎?公曰 然。管子對曰 此駁象也,駁食虎豹,故虎疑焉。有一次齊桓公騎馬出遊,來到野外山林之中,忽見遠處有一隻老虎擋道。齊桓公正打算繞道前行時,不想那隻老虎倒先伏在了地上...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原文 豐樂亭記 歐陽修 永州八記 文言文翻譯啊!10 文言文翻譯 漢書 爰盎晁錯傳 中從晁錯潁川人也到世哀其忠 的翻譯是什麼。有誰告訴我?晁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4663035錯傳 晁錯者,潁川人也。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錯為人.chenjie8162...

文言文翻譯,碎金魚文言文翻譯

哪有工夫翻譯這麼長的一篇 如何進行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翻譯 裡中士人胡卓明,他的父親 祖父喜歡下棋,有下棋技藝的人每天都會到他家來。他的母親這天夜裡忽然從睡夢中驚醒,問她原因,她說夢見自己吞了一枚爛棋子。開始認為是白天經常見到棋子,所以晚上就夢見下棋的情景。不久她生下卓明。卓明長到了七八歲,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