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外單位捐贈的裝置一臺跟所有者權益有什麼關係

2025-05-09 17:50:07 字數 3947 閱讀 2080

1樓:千里揮戈闖天涯

收到外單位捐贈的裝置一臺,裝置屬於資產,故企業的資產增加。根據會計恆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可知,資產增加而納冊負債沒有增加,故所有者權益增洞弊巨集加卜陸了。因此收到外單位捐贈的裝置一臺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

其會計科目為 借:固定資產 貸: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

2樓:網友

借:固定資產。

貸:營業外收入。

捐贈利得。新會計準虛和則對企業接受資產捐贈價值需計繳所得稅的問題沒有提及。實際上無需提及,一是因為到目前為此,稅法對企業接受捐贈資產價值需作為計稅所得額計繳所得稅的規定沒有變化,所以,在涉及相關稅務問題時,仍應按照稅法規定計繳所得稅;二是因為將接受捐贈資產的價值計入「營業外收入」這樣的會計處理與稅法對此問題的處理保持了一致,所以,一般情形下,企業今後無需再對接受捐贈資產進行納稅調整的會計處理。

另外,對由於企業取得的捐贈收入較大,經批准可在不超過5年內的期限內分期平均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稅計交所得檔陵稅的問題,所以,對於上述問題可以通過「遞延所得稅負債。

科目進行核算。

具體處理步驟如下:

1、接受時:按新會計準則確定的價值(公允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原材料」等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差蠢盯—捐贈利得」科目。

2、企業計繳所得稅:如果捐贈收入金額不大,所得稅費用。

負擔不重,直接借記「所得稅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

如果捐贈收入金額較大,所得稅費用負擔較重,應按照捐贈資產計算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所得稅費用」科目,按照計算的遞延所得稅負債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

對於捐贈方,會計處理相對簡單,直接按照其賬面價值結轉計入營業外支出。

即可,同時對涉及的相關稅費要按照視同銷售。

原則計算。

3樓:霸燈

收到外單位捐贈好扒轎的裝置一臺,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

貸: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

到月底要將營業外收友肆入轉入本年利潤科此兆目,從而會增加所有者權益。

借: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4樓:網友

接受捐贈 那就是固定資產增加。資產負債表影響:固定資產增加,所有這權益增加。利潤表影響:營業外收入。

會計問題:收到外單位捐贈的裝置一臺 會引起資產 所有者權益的同時增加

5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因為:

1.收到外單位捐贈的裝置一臺,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營業外收入:捐贈利得。

2.月底要將營業外收入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從而會增加所有者權益借: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6樓:網友

收到非股東的捐贈直接計入營業營業外收入。

2,收到無對價的控股股東或非控股股東的捐贈,屬於權益交易,直接計入資本公積。

3,收到有對價的控股股東或非控股股東的捐贈,扣除企業需承擔的義務後的淨額計入資本公積。

無論哪種情況,最終都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

企業接受的捐贈資產屬於所有者權益嗎

7樓:關洱家

現在企業接受的捐贈資產,會計核算時先計入營業外收入,月底轉入本年利潤,也就是轉入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

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是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剩餘索取權,它是企業的資產扣除債權人權益後應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又體現了保護債權人權益的理念。

8樓:網友

分情況啊,如果捐贈是資產是捐贈方無償的,那就是公司的捐贈收入。

如果捐贈這個資產用來換其他的比如是想獲取公司百分之幾的股份那麼就是所有者權益。

你這個說的不完整。

接受捐贈的裝置屬於資產嗎

9樓:藝萌法務

募捐款物一旦交付,根據物權變動規則,捐贈人不再擁有捐贈款物的所有權。公益性社會團體、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民政部門、其他募集人不應享有捐贈款物的所有權。在締約過程中,捐贈人與募集人為了第三人的利益而訂立贈與合同。

若捐贈目的不能實現時,捐贈款物所有權歸屬於募集人,會從本質上改變捐款人捐贈款物的目的和意願,同時其實也更改了募集人發出的募捐要約,導致募捐的社會價值和目標根本不能實現。故募集人不應擁有捐贈款物的所有權。募集人佔有捐贈款物時,定向捐贈受益人享有債權請求權,而非捐贈款物的所有權。

利他合同中的第三人不是訂約當事人,但享有合同約定的權利和利益。捐贈款物所有權的變動只有在將款物交付、用於特定目的時(其實此時款物已經消費)才轉移為受益人所有。

為什麼接受外單位投入的裝置是所有者權益呢? 說的詳細點,謝謝了!

10樓:網友

1、如果外單位投入的裝置是作為股東的出資投入,則:

借:固定資產。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實收資本。

貸:資本公積。

如上,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都屬於所有者權益類的科目,所以是增加所有者權益。

2、如果外單位投入的裝置是捐贈給本企業的,則:

借:固定資產。

貸:營業外收入。

這裡,由於這項行為不是企業日常活動發生的,只能計入「營業外收入」,通過增加本年利潤,進而增加「未分配利潤」的金額,增加資產負債表項下所有者權益類別的專案。

收到國家捐贈的一臺裝置價值一百萬,以投入使用

11樓:稻城亞丁

借:固定資產。

貸:營業外收入。

一)營業外收入的核算內容。

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係的各項得利。營業外收入並不是企業經營資金耗費所產生的,不需要企業付出代價,實際上是經濟利益的淨流入,不可能也不需要與有關的費用進行配比。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盤盈利得、罰沒利得、捐贈利得、確實無法支付而按規定程式經批准後轉作營業外收入的應付款項等。

其中: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包括固定資產處置利得和無形資產**利得。固定資產處置利得,指企業**固定資產所取得價款或報廢固定資產的材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扣除處置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清理費用、處置相關稅費後的淨收益;無形資產**利得,指企業**無形資產所取得價款,扣除**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相關稅費後的淨收益。

盤盈利得,主要指對於現金等清查盤點中盤盈的現金等,報經批准後計入營業外收入的金額。

罰沒利得,指企業取得的各項罰款,在彌補由於對違反合同或協議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後的罰款淨收益。

捐贈利得,是企業接受捐贈產生的利得。

二)營業外收入的賬務處理。

企業應通過「營業外收入」科目,核算營業外收入的取得及結轉情況。該科目可按營業外收入專案進行明細核算。

**補助利得分為與資產相關的**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補助。與資產相關的**補助是企業取得的、用於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補助。確認與資產相關的**補助,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遞延收益」科目,分配遞延收益時,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本科目。

與收益相關的**補助是指除與資產相關的**補助之外的**補助。企業確認與收益相關的**補助,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或通過「遞延收益」科目分期計人當期損益。

12樓:新江西之南

收到國家捐贈。

借:固定資產-裝置 1 000 000貸:資本公積 1 000 000收到a企業投入的裝置。

借:固定資產-裝置 100 000貸:實收資本-a企業 100 000

13樓:糖與蛋

收到裝置時 借:固定資產 貸:遞延收益。

每月折舊時 借:營業外收入 貸:累計折舊。

因為收到的**投資是屬於營業外收入,但是大型裝置,不能一次計入要分期記,所以先記遞延收益過度,折舊是時候分期攤。

委託外單位加工的存貨,委託外單位加工的存貨中消費稅的處理方法

授權外單位給你加工的符合你的技術條件的產品,只要你下達了外協訂單,對方已經實施了,並經過驗收後,就要計入你的庫存 增值稅為什麼設定進項和銷項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不?這樣為了防止重複徵收,我們只對增值環節徵收 對消費稅也是一個意思,交過了直接賣的就不再收了,交過了回來還要繼續加工的就先記在借方,將來加工完...

支付外單位人員的差旅費可否稅前扣除

外單位的來人員分很多 源中情況,但每一種情況都不應計入差旅費,因為差旅費的發生者應該是本單位員工。如果是請來培訓的外單位人員,其差旅費可計入職工教育經費,如果是請別人來幫忙解決什麼問題的,一般應計入招待費。能不能稅前扣除,就應看計入的費用的扣除標準了。從你提供的信bai息來說,按照稅du法規定是肯定...

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遺失時,必須取得原簽發單位蓋有公章的

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遺失時,必須取得原簽發單位蓋有公章的證明,並註明原始憑證的號碼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 會計主管人員稽核簽章後,才能代作原始憑證。這句話是錯的,還需註明原來憑證的號碼 金額和內容等,由經辦單位領導人批准才可以。根據 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實施細則 第一條第八項 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