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相見歡》優質教案,《相見歡》 李煜 原文及翻譯

2025-05-09 15:40:08 字數 1339 閱讀 6518

《相見歡》(李煜)原文及翻譯

1樓:我的士多啤梨你的美

相見歡 李煜 系列:宋詞三百首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註釋 1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李煜此詞即有將此調名標為《烏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

2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 3離愁:

指去國之愁。 4別是一般:另有一種。

簡析 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於他宮庭生活的乙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後,此詞所表現的則應當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

起句「野鎮無言獨上西樓」,攝盡悽惋之神。「無言」者,並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

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月如鉤」,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

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裡,「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過片後「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戚亮將抽像的情感加以具象化頌仔粗,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句: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詩詞家藉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離愁時,或寫愁之深,如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 或寫愁之長, 如李白《秋浦歌》: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寫戀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寫愁之多,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鹹之外,但卻根植於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歷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後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生同感。

這種寫法無疑有其深至之處。

相見歡李煜 相見歡原文及翻譯

2樓:得書文化

1、《相見歡·無毀纖櫻言獨上西樓》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2、譯文。孤獨的人默默無語,獨自一人緩緩登上西樓。仰視天空,殘月如鉤。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豎慎籠罩在清冷淒涼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這樣的離異思念之愁,而今在心頭上卻又是另一般纖叢不同的滋味。

相見歡翻譯李煜《相見歡》翻譯。

五代 李煜 相見歡 白話釋義 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淒涼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原文 無...

相見歡的鑑賞,相見歡的鑑賞

詞名 相見歡 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於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後,此詞所表現的則應當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起句 無言獨上西樓 攝盡悽惋之神。無言 者,並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 無言 獨上 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 哀...

相見歡廣播劇729百度雲,相見歡廣播劇729百度雲

相見歡.廣播劇.第一季.完結 意外跌落原始部落星河邊落,被部落女 首領星月搭救,星月把高振赫帶回部落,想讓高振赫成為她的男人,為騙走星星石 相見歡.廣播劇.第一季.完結 她依舊還是瞪眼 嘟嘴,加上那時候太瘦 朱亞文的演員陣容非常強大,他們共同 演繹了變革浪潮下的熱血青年和時代潮流中的勇敢者史詩 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