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孩子應該讓著小的孩子嗎?

2025-05-06 09:35:14 字數 4759 閱讀 9626

1樓:夜行北城天

我覺得不是大的應該讓著小的,而是要講原則,不然年齡大的一直讓著小的心裡會不舒服,小的也可能會被養成傲慢無禮的習慣。

家是如果有兩個小孩,該不該大的讓著小的,我認為這得分情況。在小的兩歲以前,我會教育大的孩子要讓著小的,隨著小的越來越大,能夠慢慢聽懂話之後,我就是先問對錯,如果是搶玩具,就讓先拿的給你玩兒,如果是打架,就懲罰先動手的人。

當然也有很多家庭主張讓著小的,那麼這兩種方法的利弊在哪呢?首先長幼有序,大的讓小的,這種情形培養出來的孩子,懂得愛護自己的弟弟妹妹,心胸會比較開闊,在人群中會得到懂事的高評價。

但是「大讓小」,忽略了大孩子其實也是孩子,他會想「憑什麼啊?明明是我先拿到的」,容易讓大孩子感到委屈,小的孩子呢則會因年齡的優勢享受到的優待,養成刁蠻任性的個性的同時,還可能因為養成完全嚴格講規則的習慣,造成沒情商,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情不是隻講原則的,還得有一定的禮讓。

不分年齡,講原則,先來後到,孩子也會養成遵循規則,不會苛求年齡的優待,敢於承擔責任。但是成年後缺乏一定的人情世故,不容易變通。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中,當家長遇到類似情況,在給大孩子強調禮讓和規則的同時,還得教會孩子感謝與分享。讓小的孩子為哥哥姐姐的禮讓道謝,並且儘量讓兩個孩子一起玩,讓小的學會與大的孩子分享。另外,也可以在其中增加一些互動,比如家長當裁判,現場用石頭剪刀布決定誰先玩兒,玩兒多久,從而讓孩子們養成既有規則,又有情商,從而享受人際交往帶來的快樂。

同理,有些家長教育孩子「你是主人,得讓著客人」也是一樣的道理,雙方家長都要教會孩子感謝與分享。不過,這種場合主人要給自己家孩子給強調:讓客人盡興是主人的責任,也是主人的風度。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從小便懂得是非觀念,更重要的是學會尊重!要懂得親情,但不是一味的無原則的退讓!

2樓:帳號已登出

凡事都還是要看具體情況而定,不可一概而論。中國向來素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大的孩子讓著小的孩子是屬於愛護幼小的美德,為人父母的應該教育好哥哥姐姐讓著點弟弟妹妹,但同時也要教育好弟弟妹妹要尊重哥哥姐姐,尊重是相互的。

和諧的家庭關係是要兄弟姐妹們互相付出。如果只強調哥哥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而不管弟弟妹妹言談舉止是否過分,這就無疑是對大的孩子的一種道德綁架,對小的孩子的偏袒,一味地讓大的孩子讓著小的孩子!

不但起不到使家庭和諧的目的,反而還會增加大的孩子對小的孩子的仇視,縱容小的孩子的行為養成自私自私的品格,並且長大後對父母的偏袒也會不滿。

相反,如果縱容大的孩子以大欺小,一來難免大的孩子在外面不會以大欺小在學校難免成為惹事生非的痞子,二來對小的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好長期處於被欺壓的環境對性格的形成由其不好。

總之父母一定要明事理,辨是非,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處理好孩子之間的關係,該肯定的要肯定,該批評的要批評,同時為人父母的自己一定要負到責任來,做好傍樣,如果只養不教那會害了孩子。

大的孩子就應該讓著小的孩子嗎?

3樓:哇噻別鬧

大的孩子比小的心智更成熟一些,在吃穿方面適當讓讓小的沒有錯,但如果有些父母把這種「讓」視為理所當然,這樣告困悉就容易造成一些不利影響:

首先,父母忽略了,其實大也只是個孩子,卻因為小的到來,被父母忽視甚至在矛盾中產生心理陰影。

尤其是在兩個孩子年齡差異不大的時候,被迫要求過多地承擔她們承受不起的責任,對大而言是一種傷害。

在這樣環境下,她會憎恨父母的偏心,哪怕成年後也容易陷在童年的痛苦中走不出來。

此外,父母的「差別對待」也會影響到原本和諧友愛的孩子關係襪乎,讓倆人成為爭寵的對立面,讓大的心生不平滿腹委屈的同時,更讓小有了依賴,仗尺陸著父母的寵愛有恃無恐。

例如,姐姐在弟弟出生之前享受的就是自己單獨的愛,弟弟的到來很大程度上奪取了一部分爸爸媽媽的愛,這個是弟弟本來就不覺得公平了,另外很多的地方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覺得女孩子就是應該讓著女孩子,這樣的話姐姐就會自己受到了輕視,心理會覺得不平衡,因為出生的先後問題,姐姐會覺得不公平,不願意付出不過如果不讓著弟弟,爸爸媽媽會覺得自己不懂事,不聽話,不乖,所以只能壓抑自己內心的想法。

長久以往其實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姐姐和弟弟之間的感情,她認為本來是應該自己享有的權力和利益,因為弟弟小,因為弟弟是男兒,我就要放棄。

這堆大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作為父母不一定就要讓大的孩子一定要讓著小的。

大的孩子就應該讓著小的孩子嗎?

4樓:玖玖星座

不是的。大的孩子不一定要讓著小的。

很多的家長經常會說「作為老大,你要讓著弟弟妹妹」,這看似很正常的教育觀點,我覺得這樣有些不妥,事情有對錯之分,如果完全按照這一邏輯,就容易混淆概念,會讓孩子在認知方面出現混淆是非的現象。

我認為應彎卜該一碗水端平——讓孩子共同遵守家庭規則。讓或護著小的,實際上就破壞了公平原則,變相改變了家庭規則的內容,這是最容易造成兄弟間矛盾的主要根源呢。

很多時候,當孩子們發生矛盾渣鬧跡時,我們沒有去問清楚是非,很自然地把天秤傾斜了。可是卻忽略了,當哥哥的他,也還是乙個孩子,就因為比弟弟妹妹早出生幾年,就要忍受爸媽不如並公的待遇,被逼著包容本不該他承受的不公,很多爸爸媽媽在有了二胎以後,就潛意識的把大寶當成了小大人,要求他包容二寶的一切,這樣對大寶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大的孩子必須讓著小的孩子嗎?

5樓:今天是不想畫畫的鹹魚

大的孩子當然不一定要讓著小的,從中華傳統優良傳統上來說,孔融讓梨就能很好的應用於此,越是小的孩子就越要讓著比自己大的,而不是與此相反,事事都以自己為主,這種行為是違反禮儀道德觀念的謹嫌。

我本人就是姐姐,有乙個比我小一輪的弟弟,他上小學四年級,正是調皮搗蛋的年紀。我的父母也比較溺愛他,每次弟弟吃東西也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桌上幾盤菜,他只挑自己喜歡吃的甚至吃光,也不會問我們是否想吃,父母也不加以嚴厲批評,並以長身體為此舉動找藉口。我認為這已經是嚴重的自私行為了,很明顯是因為父母平常事事都讓著他,讓他形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而後他的世界裡逐漸只有了自己,不會站在其他人的角度替他人著想,變得越來越自私。

家中只剩下一袋零食,我和弟弟都想吃,媽媽就會讓我讓著點弟弟帆晌帶,並以他還小不懂事為藉口,為他的自私行為找託詞,沒有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我認為小孩應該從小就培養情商,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去思考自己的行為合理與否,懂態蘆得為人處世的道理,畢竟這是個人與人相互聯絡的大社會,並不是孤立的每個人。正因為人具有這樣的社會屬性,才要求我們應該學會為人處世之道,小到乙個家庭,大到乙個人類社會,家庭就如同乙個小社會,家庭成員如何和諧相處,長久幸福是家中每個人都需要著重研究的課題。

大的孩子需要讓著小的孩子嗎?

6樓:我叫蕭笑

不需要讓。首先,這種觀念給身為長者的孩子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內心傷害。可能父母是隨口的一句,你要讓著弟弟妹妹,因為他們比你小。

但這給身為長者的孩子傳遞一種負面資訊-即父母偏愛弟弟妹妹,我不受觀注。這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是非常巨大的。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在無形之中增加與父母的隔閡,孩子會認為父母不在乎自己。

這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不安全感。特別是那些不善於交流的孩子,在學校不受關注,在家還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注,這給孩子的心理創傷是巨大的。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發生異樣,但父母卻還絲毫未察覺,以至於最後發生悲劇,那時已經為時已晚。

有人可能會質疑,讓長者孩子讓著弟弟妹妹不可能有那麼嚇人的結果。確實,因為這種觀念出現的悲劇確實少,但不代表沒有。現實確實出現過為了爭奪父母關注出現傷害弟弟妹妹的悲劇事件,不可不防。

除此之外,這種觀念會慢慢成為孩子的心靈創傷,會慢慢積累成孩子的負面情緒,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這種觀念會給受寵的弟弟妹妹造成一種錯誤的觀念-即哥哥姐姐讓著我,幫我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也就有了現實的「樊勝美」事件。少女意外去世,父母向其公司索賠41萬為弟弟買房。

弟弟也欣然接受,從未體諒顧及過自己的姐姐,好像姐姐即使死去也有義務需要幫他,因為他是家裡的小的。可以想想,這種觀念是多麼的可怕。

最後,面對這種觀念,如何去糾正才是關鍵所在。這種觀念在中國的歷史久遠,在多數中國父母中,這種觀念已經是根深蒂固一般,很難改變。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不能改變。

可以從父母,學校,社會三者共同努力來改變這種現狀。父母是最關鍵的乙個環節,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孩子成長時期最重要的陪伴著。如果父母從小不給身為長者的孩子灌輸「大必須讓著小」的觀念,不給身為弟弟妹妹的孩子灌輸「哥哥姐姐會讓著你」的觀念。

而是教育孩子不管是哥哥姐姐,還是弟弟妹妹,都要互相幫助,互相謙讓,而不是一味的謙讓,無盡的謙讓那叫就「溺愛」。這樣孩子才能在乙個和諧家庭中健康成長。

大的孩子一定要讓著小的孩子嗎?

7樓:正經心理諮詢磚家

很高興能夠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大多數人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那我就來說說自己的觀點。

我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我認為大的孩子一定要讓著小的。但是這種讓是有度的。

為什麼要讓?大的孩子作為小孩子的哥哥或者姐姐,愛護弟弟妹妹是祥瞎賀無可厚非的。年齡大的孩子對世界的認知要比小孩子要多的多,對於二胎家庭,對待第乙個孩子,全家往往會格外細心,大的孩子神模出生時有一家人的陪伴,做遊戲玩玩具時,家長會讓著他,而小孩子出生時,家長的態度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就是這細微的變化,會或多或少的對其有所忽視。

小的需要大的關愛來彌補一部分從父母那缺失的愛。

目前普遍的二胎家庭都是由大的在父母工作忙的時候去照看小的,大的讓著小的是對他們的愛。

但愛不能無限度的疊加,大的孩謹派子一定讓著小的沒有任何的錯,可這是兩個孩子之間的事,如果家長偏愛小的,而使大的孩子處處讓著小的,那就扭曲了手足之間本身的愛,小的做錯了事也應該承擔錯誤,不能因為大的在場而讓大的去替其承擔。

父母對待兩個孩子,始終要做他們的指引者,而不能成為旁觀的裁判,兩個孩子的成長是相輔相成的,並不是所謂的競爭關係,不要讓他們在童年時就感受到不該有的壓力,真正快樂才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魁寶。

孩子奶奶總是讓大的讓著小的,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家裡大人會在懷上第二個寶寶後對大的寶寶講 寶寶,你以後就是哥哥 姐姐 了,要讓著弟弟 妹妹 在小寶寶出世以後也會經常聽到類似的話,小寶寶也就懂了自己是家裡最小的,他心裡總是覺得誰都要讓著他。特別是奶奶輩的人 更嚴重,有些甚至不分清紅皂白就去責怪大的。無論誰對誰錯,大的 總是給小的道。如果犯同樣的錯誤...

該讓孩子上好一點的學校嗎,應該讓孩子上重點小學好還是一般的小學好呢?

這位家長,我是剛長成的大學畢業生。我的回答僅代表我個人觀點。我個人思想裡,好學校出驕子。您所擔心的一些根本就是先把自己貶低了,把孩子貶低了。何以這麼說?您看看。為什麼就把貧富分化 的壓力算到自己孩子身上呢?您大可以對其進行富人教育。這樣他在學校和家裡就一樣的感覺了。也許你擔心學校有錢人多的是,那你是...

應該保留孩子的純真還是讓孩子面對現實

我覺得在該保留統純真時保留純真,在該面對現實時面對現實,這才是乙個人的正常成長軌跡。當我們處於孩子的年齡階段,我們根本對掌控人生無能為力。可當我們已經成為父母,該用一種怎樣的方式面對孩子的成長,這或許是每個家庭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保留孩子的純真,是父母為孩子撐起的一片天 讓孩子面對現實,是孩子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