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分為幾個帶?地球上分為哪五帶?五帶以什麼為分界線?

2025-04-30 01:25:05 字數 1193 閱讀 4917

1樓:宛丘山人

一般來說分為五帶。

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南溫帶、南寒帶。南緯23 度26分 到北緯23度26分為熱帶, 北緯23 度26 分到北緯66度34 分為北溫帶再高緯度為北寒帶。南半球行帆孝轎凳與此檔稿對應。

2樓:

地球上的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的總稱。

五帶的劃分 帶是個天文氣溫帶。所以,五帶的劃分只考慮天文因素,而不考慮地理因素。劃分五帶的天文因素是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

因此,五帶實質上是天文帶。五帶的劃分,是根據兩條天判亮文線:迴歸線和極圈,即南北緯23°26』和66°34』兩條線。

前者是太陽迴歸運動的南北極限,為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後者是極晝極夜的界線,是溫帶和寒帶的分界線。這兩條線之和為90°,具有互補性,取決於現代的黃赤交角值。

各帶的特徵。

熱帶 天文上的低緯地帶,在南北緯23°26』之間,跨緯度46°52』,佔地表面積的。有直射陽光,終年常夏無冬,晝夜長短變化小,白晝長為10時35分~13時25分。

溫帶 天文上的中緯地帶,在南北緯23°26』與南北緯66°34』之間。南北溫帶各跨緯度43°08』,合佔地表面積的。這裡既無直射陽光,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分明,晝夜長短變化大,白晝長的變化幅度為2時50分到24時。

寒帶 天文上的高緯地帶,在南北緯66°34』到90°之間。南北寒帶各跨緯度23°26』,二者合佔地表面積的。太陽高度角小,終年無夏。

有極晝極夜現象,其持續時間在極圈為一日,在兩極為半年。

五帶的成因 五帶的形成,是由於地球公轉,公轉時地軸與軌道面的鉛垂線有23°26』的傾斜,而且傾斜方向不變,因而導致太陽直射點徘徊於南昌衝鍵北緯23°26』之間。這樣,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產生晝夜耐巧長短變化,在極圈內出現極晝極夜現象;另一方面,產生了氣溫高低變化,使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遞減,這是太陽高度角從赤道向兩極逐漸變小的結果,最後形成了地球五帶。

地球上分為哪五帶?五帶以什麼為分界線?

3樓:華源網路

根據地球表面獲得太陽熱量的多少,劃分為下列五帶: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是北寒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是北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是熱帶和南溫帶的分界線,是南溫帶和南寒帶的分界線.

故答案為: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是北寒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是北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是熱帶和南溫帶的分界線,是南溫帶和南寒帶的分界線.

地球分為代的依據是什麼,地球分為五個代的依據是什麼

冥古宙 隱生代45.7億年前 地球誕生,原生代41.5億年前 海洋出現,酒神代39.5億年前 古細菌出現,早雨海代38.5億年前 細菌出現。太古宙 始太古代36 38.5,古太古代32 36,藍綠藻出現。中太古代28 32,新太古代25 28,冰河首現 數字代表億年前 元古宙 古元古代18 25,藍...

地球上的五帶分別是指哪幾帶

熱帶 天文上的低緯地帶,在南北緯23 26 之間,跨緯度46 52 佔地表面積的39.8 有直射陽光,終年常夏無冬,晝夜長短變化小,白晝長為10時35分 13時25分。溫帶 天文上的中緯地帶,在南北緯23 26 與南北緯66 34 之間。南北溫帶各跨緯度43 08 合佔地表面積的51.9 這裡既無直...

地球的紀元地球分為幾個紀元,有沒有具體的年限

古代 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這5代。古生代又分為 寒武紀 奧陶紀 志留紀 泥盆紀 石炭紀 二疊紀這6代。中生代又分為 三疊紀 侏羅紀 白堊紀這3代新生代又分為 第三紀 第四紀這2代 地球總共分哪幾個紀元?古生代 前寒武代 600 564 寒武系 前期 564 535 中期 535 515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