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事件使甲午中日戰爭之前中國封建制度有所裂縫

2023-01-30 21:10:17 字數 868 閱讀 7715

1樓:匿名使用者

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導致滿清統治集團分為洋務派和頑固派,統治集團原本都是頑固派,洋務派是從頑固派陣營中分化出來的,兩派維護和鞏固封建統治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但採用的手段和方法則迥然不同。洋務派主張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科學技術,頑固派則堅持中國的封建傳統,反對西學。

兩派最激烈的論爭共有三次:第一次是2023年(同治六年),圍繞著同文館培養洋務人才,應否招收正途出身學員問題的論爭;第二次是2023年(同治十三年),圍繞著設廠製造船炮機器和籌備海防的論爭;第三次是2023年(光緒八年)開始的圍繞著建築鐵路問題的論爭。在兩派論爭過程中,頑固派對洋務運動的各項措施,竭盡攻擊之能事。

他們抬出了「禮義廉恥」、「天道人心」和「用夏變夷」等封建教條,全面地反對學習「西學」,說什麼「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攻擊洋務派提倡「西學」,是「捐棄禮義廉恥的大本大原」,是「敗壞人心」,是「用夷變夏」;甚至攻擊侈談洋務者是「禍國殃民」,是「洪水猛獸」。他們指責洋務派自造船炮是「虛耗國帑」和「便於浮冒」;特別反對推行耕織機器,認為「夫四民之中,農居大半,男耕女織,各職其業,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機器漸行,則失業者眾,胥天下為遊民,其害不能言矣」。他們反對洋務派開採礦藏,修築鐵路,籌設銀行,便利商民等措施,認為「古來聖君賢相講富強之道者,率皆重農抑商,不務盡山澤之利,蓋所稱為極治者,亦曰上下相安,家給人足,足以備預不虞而已」。

認為這些措施會「便利外國侵略」,「妨礙小民生計」。甚至認為開礦修路,會「震動地脈」,「破壞風水」,要求「永遠禁止」。

2樓:狼狼約瑟夫

太平天國運動 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與崩潰。清朝的統治更加風雨飄搖。

3樓:丹心華夏

2023年鴉片戰爭。

使匈奴不能再與西漢抗衡的歷史事件是什么

衛青和霍去病主導的漠北之戰使匈奴無力南下,不能再與西漢抗衡。此事件發生在公元前119年的漢武帝時期,漠北之戰使西漢在與匈奴的戰爭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匈奴問題是前朝遺留下來的問題,一直對中原構成巨大威脅。秦代匈奴雖曾被打擊而逃往漠北,但是一直未被消滅,更是趁楚漢相爭 無暇北顧之機,再次招兵買馬 四面出...

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長期以來,一些論者從力量對比的角度分析問題,認為甲午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是日本及其支持者實力強大,中國不具備贏得反侵略戰爭的條件,由此強調落後就要捱打,必須奮發圖強,提升國力,才能最終立於不敗之地。這個觀點自然有其積極意義,但就甲午戰爭而言,僅作此分析還嫌不夠,也不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什么是沈星事件,什麼是沈星事件

這個就是呀 採納我的答案吧。沈星事件是什麼 2013年,內地富商李軍被爆出強闖主持人沈星在香港的香閨,並因涉嫌爆竊及藏有禁制性 被拘留。之後有扒出該富商就是陳紅的老公李軍。2013年9月,香港高等法院於向李軍發出禁制令,禁止他再進入沈星在香港 北京的寓所及辦公室範圍。根據香港 報道,沈星於本月再度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