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主要分佈在湖北的那個區域,土家族主要分佈在哪個地區

2022-09-17 06:50:18 字數 5063 閱讀 8246

1樓:合夥人金林

主要分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建始、巴東、恩施、利川等縣市,宜昌市的長陽、五峰兩縣。

歷史稱呼:

1、歷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稱為「蠻」或「夷」。宋代以前,居住在武陵地區的土家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 。

2、宋代以後,土家族就單獨被稱為「土丁」或「土蠻」等 。改土歸流後,隨著漢族移民的增加,「土」、「客」、「苗」往往對舉,以對武陵地區的土家、漢、苗三族進行區分。

其他分部:

1、土家族主要分佈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

2、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等縣,張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縣,常德市的石門等縣。

3、重慶市主要分佈在渝東南的黔江、酉陽、石柱、秀山、彭水等區縣。

4、貴州省主要分佈在黔東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縣。

擴充套件資料

土家族的服飾特點:

1、在土家族人的心中,繁多的色彩中,紅色則最受人青睞。紅色有著熱烈、鮮豔、醒目、樣和之感,因此喜紅者諸多。有色必有紅,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飾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無紅不成喜,有喜必有紅之俗。

2、「改土歸流」後,由於受封建王朝的壓制,以及中原文化的強大影響,土家族的服飾男女服裝均為滿襟款式,改掉了「男女服飾不分」的民族服裝,加以土家族的家織花邊,保持著本民族服裝的濃厚特色。

2樓:匿名使用者

土家族在湖北省的分佈如下: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利川等五個縣市,土家族人數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較大。恩施、建始、巴東等三個縣市的土家族人,多聚居在清江之南,呈現出鄂西南土家人聚居偏南,漢人偏北的局面。湖北省宜昌市有土家族聚居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和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土家族主要分佈在哪個地區

3樓:久久得六

土家族主要分佈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

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等縣,張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縣,常德市的石門等縣;

湖北省主要分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建始、巴東、恩施、利川等縣市,宜昌市的長陽、五峰兩縣;

重慶市主要分佈在渝東南的黔江、酉陽、石柱、秀山、彭水等區縣;貴州省主要分佈在黔東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縣。

4樓:匿名使用者

土家族主要分佈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州、張家界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州、宜昌市的五峰、長陽,重慶市東南部,貴州省東北部等地。

如果簡述,土家族主要分佈在湖南、湖北、重慶、貴州等地。

5樓:匿名使用者

土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分佈主要在中國的湖南、湖北、重慶和貴州等省市相連的武陵山地區,數量共有800多萬人。

土家族主要分佈在**

6樓:**雞取

土家族主要分佈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

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等縣,張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縣,常德市的石門等縣。

湖北省主要分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建始、巴東、恩施、利川等縣市,宜昌市的長陽、五峰兩縣;重慶市主要分佈在渝東南的黔江、酉陽、石柱、秀山、彭水等區縣;貴州省主要分佈在黔東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縣。

土家族的文化:

土家人每逢出獵,要祭祀獵神。龍山、來鳳、永順等地把獵神稱為「梅山娘娘」、「雲霄娘娘」或「梅嫦」,長陽、五峰、鶴峰一帶則供奉張五郎。獵神神像供在堂屋中,凡進山打獵,獵人必先敬獵神,祈求護佑平安,多獲獵物,並許願:

「大財大謝,小財小謝」。

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稱是「白虎之後」,以白虎為祖神,時時處處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龕上常年供奉一隻木雕的白虎。

結婚時,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鋪虎毯,象徵祭祀虎祖。在祭祀性的「跳喪鼓」中,有很多模仿老虎洗臉、擺尾、行走、捕食的動作。

以上內容參考:

7樓:宕怪星球

土家土家族族主要分佈在湘、鄂、渝、黔四省市接壤的武陵山脈的高山地帶;全國土家族人口總數有835萬人,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龍山、永順、保靖、古丈、大庸等縣,聚居的土家族人口較多,州內其餘三縣市也有部分土家人居住,中國向世界開放的旅遊城市張家界市也是土家族聚居的地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利川等五個縣市,土家族人數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較大。恩施、建始、巴東等三個縣市的土家族人,多聚居在清江之南,呈現出鄂西南土家人聚居偏南,漢人偏北的局面。

湖北宜昌地區土家族聚居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共有11個區、鎮,36個鄉;除其東部3個區、鎮系土家和漢族雜居區外,縣境中部和西部都是土家族人較集中地居住地。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土家人為全縣總人口的47.46%,絕大部分聚居在縣境內高山溪谷之間的地方。

重慶東南部邊境的黔江地區,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和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聚居的土家族人較多;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的土家人有一些與苗、漢人雜居。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土家人口數為全縣總人口的53%,

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地區土家族聚居的地方,有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和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以上情況說明,土家族是聚居於我國長江以南武陵、大婁山餘脈溪洞間的一個山地民族。一般來說,土家族聚居的地方,多是元、明、清三朝建立過土司制度的地區。在歷史上這些地區的周圍延邊地帶及個別土司區內的少資料點,封建王朝也曾設定過衛所關隘,而居住的土家族人數,較之土司區就少得多。

這一帶的非土司、衛所地方,也有土家人分散居住。由於民族遷徙流動,在現今民族雜散居地區內,還有個別土家族聚居的居民點。[1]

摺疊族源

土家族其**說法不一,一說為巴人後裔;一說為古代從貴州遷入湘西的烏蠻的一部;甚至說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後)從江西遷居湘西的百藝工匠的後裔,還有人認為是漢人戍邊將士和土著女子的後代。根據復旦大學對土家族父系基因抽查結果顯示,土家族父系血統以阿爾泰血統為最,約佔28%(大致為匈奴和鮮卑等民族);其次為百越25%;作為土家語言文化主體**的藏日緬反而在三大**中位居第三,佔21%(羌氐);除此之外還有漢14%、苗瑤7%以及印歐5%(應當為五胡中的羯族和月氏人)。通過史籍記載(土家族於唐朝後期才正式出現於史籍中)、語言學研究(土家語中的阿爾泰元素)、此次的父系基因結果以及土家族自身史詩記載,大致上可知,土家族是五胡與武陵山區的原住民百越民族融合後形成的,以五胡中的羌氐為主導,摻雜阿爾泰、百越文化元素的混血民族,在唐朝後期基本成型。

儘管如此,土家族仍然是藏緬民族,藏緬文化才是畢基文化的核心,與和族、緬甸族(緬族)、藏族、彝族、曼尼普爾族、克倫族、若開族、景頗族(克欽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珞巴族、納西族、羌族、拉祜族、普米族、基諾族、門巴族等均為兄弟民族,較早來到東亞的藏日緬民族一員,從而否定了以上各假說。

歷史上封建經濟從五代(907~979年)起就有一定發展,清朝雍正(1723~1735)年間「改土歸流」後,逐漸過渡到地主經濟。新中國成立前社會經濟處於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新中國成立後,實行了社會改革,與苗族聯合建立了2個自治州。

8樓:匿名使用者

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十個民族之一。主要分佈於湘鄂川黔毗連的武陵山地區。即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張家界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貴州省銅仁市;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黔江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9樓:無頡昝苒苒

不用權威著作我很清楚,土家主要分佈在湖南,貴州,四川,江西等地,其中向姓是土家第一大姓

10樓:星星小仙女

主要主要分佈在湖南和湖北。

土家族主要分佈在哪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11樓:匿名使用者

土家族主要分佈在湖南、湖北、重慶、貴州四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土家族,一個古老而新興的民族。「古老」是因為「土家人」是古代「賨人」的後裔,「新興」是因為「土家人「經過千百年以後,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才獲得正式的稱謂。土家族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的武陵山、大婁山餘脈的溪洞間,湖南、湖北、重慶、貴州四省市接壤地。

土家族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民族,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土家族形成了絢麗多彩的文化和獨特的風俗習慣。根據2023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土家族人口數量約為8,353,912人,在中國的55個少數民族中排名第七位。

對於土家族的自稱「畢茲卡」「孟茲黑」。很多人理解意思是「本地人」,但意思是絕非「本地人」,因為在土家族聚集地的漢語或土家語「本地人」的說法都不是畢茲卡。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土家語。

2023年10月,國家民委通過民族識別,確定土家族為單一民族。

12樓:匿名使用者

湘鄂黔渝毗鄰的武陵山區,其中有兩個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轄的8縣市:龍山縣、永順縣、保靖縣、花垣縣、古丈縣、吉首市、鳳凰縣、瀘溪縣;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原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轄的8縣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巴東、宣恩、咸豐、鶴峰、來鳳縣。。。。。。。

5個土家族苗族自治縣,4個土家族自治縣,40個土家族鄉,41個土家族聯合自治鄉。張家界市的桑植縣、慈利縣、永定區、武陵源區;常德市的石門縣、桃源縣;懷化市的沅陵縣、芷江縣、漵浦縣、麻陽縣。宜昌市的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雜居區有興山縣、宜昌縣、秭歸縣、枝城市等縣市。

重慶市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黔江區,雜居區有巫山、巫溪、雲陽、奉節、萬縣、涪陵等縣市;貴州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雜居區有德江、江口、石阡、思南縣、碧江區及松桃苗族自治縣。哦,還有最近的宣漢

土家族主要分佈在哪

13樓:小俠俠

土家族人口約為830多萬人,居全國55個少數民族第7位。土家族人自稱畢茲卡,目前分佈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桑植縣,慈利縣,石門縣,張家界市,貴州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德江縣,石阡縣,思南縣,重慶市彭水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和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部分鄉鎮等地區。

土家族分佈於哪裡,她是怎樣的民族

土家族主要分佈在湘 鄂 渝 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 龍山 保靖 古丈等縣,張家界市的慈利 桑植等縣,常德市的石門等縣 湖北省主要分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來鳳 鶴峰 咸豐 宣恩 建始 巴東 恩施 利川等縣市,宜昌市的長陽 五峰兩縣 重慶市主要分佈在...

土家族過年的習俗,土家族的春節風俗習慣

土家族團聚過年,有其獨特的習俗 若臘月大則二十九過年 臘月小則二十八過年。土家人把提前一天過年稱之為 趕年 關於 趕年 民間有這個傳說 相傳明嘉靖三十三年 1555 由於朝政腐敗,倭寇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不斷大肆襲擾,朝廷曾多次派大軍抗倭,都慘敗告終。尚書張經上奏朝廷,請徵湘鄂西土兵平倭,明世宗准奏,...

土家族吊角樓的特點,土家族吊角樓的特點

吊腳樓是鄂西土家族地區最複雜而有最能顯示富有的一種典型的建築形式。隨著經濟機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吊腳樓成為土家族地區的一種普遍建築,就其結構而言,各地區的吊腳樓大同小異,它們最基本的特點是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正屋和廂房 即吊腳部分 的上面住人,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