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農村老人去世了後事該怎麼辦?知情者速答

2022-03-10 15:50:50 字數 1400 閱讀 3608

1樓:匿名使用者

在當地請教,有專門負責操辦婚喪嫁娶的,仔細,有禮貌的去討教,懇請幫助操辦

2樓:匿名使用者

陝北的祭禮、喪禮中特別注重對死者的緬懷,也遺留有北方少數遊牧民族的習俗。冬至日送寒衣祭祖塋為少數民族習俗的傳承,陝北長城一線的府谷、神木、榆林等縣,「冬至正日,必於太陽落山後,各家男婦持果饌和寒衣送往祖先墳上,並持煤炭與祖先墳前搭火堆,拜祭如清明。精細人家還要正式地以白紙剪成簡單的棉服狀,夾層中實以棉花,成為十足的防寒衣,持之於墳焚之,草率者也必以白紙裹棉花敷衍。

」。[10]清道光本《神木縣誌》載:「冬至數十內,男婦墓祭」。

清乾隆本《府谷縣志》亦載:「長至日,設餚果祀祖考,並祖考冢前以石炭烘火」。「其禮如元旦,亦備紙張,牲醴祭拜祖先」。

定邊縣則「與門外焚紙錁,祀祖先」。這一風俗當與少數民族過冬至有關。「《燕北雜記》上說契丹人死後葬於黑山,『凡死悉屬此山神』,『魂為黑山神所管』,所以與冬至日要殺白羊、白馬去祭山神,『其禮甚嚴非祭不敢近山』祭魂是祭祖,祭山神,則是以『生血代酒』,祈求山神善待祖先之意」[11]。

這一民俗事象說明陝北禮俗的少數民族性一面。陝北的喪禮中有「燒紙火」的習俗,以燒給死者。而「鮮卑、烏丸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並且靈魂還得歷經險阻,遠達數千里之外的赤山,所以死者生前的衣服、佩飾物和所乘之馬,是一定不可缺少,必須燒而送之,使其靈魂能夠穿戴如生,騎著馬順利到達赤山。

」[12]顯然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喪葬祭祀之俗中的「燒飯」、「燒器」和陝北民俗中的「燒紙火」、「送寒衣」二者之間有互通之處。

3樓:匿名使用者

陝北喪葬可分為葬式和喪禮兩部分。

陝北地區的葬式普遍衽木棺土葬(個別不特殊死亡者例外)。

古時遊牧民族的火葬、野葬、樹葬在陝北多不採用。土葬多采用橫穴葬,即從地面下挖而形成土坑,再橫向掏挖形成洞室墓,其形制和結構因時代和墓主身份而異,有土室、磚室、石室、亦有土坑直接掩埋等。東漢時期,石室墓葬在富裕地主、貴族階層特別盛行。

陝北無定河流域一帶出土了大量東漢墓葬畫像石,畫像石的製作極耗工時與財力,它在反映當時陝北社會生產、社會精神風貌以及人們對生存與死亡的社會觀念的同時,也證明了當時厚葬習俗之普遍。近代,厚葬之俗雖日漸式微,但遺風猶存,特別是在經濟貧困地區,薄養厚葬的陋習還頗為深固。

陝北地區各家族一般都有家族墓地(俗稱祖墳),按血緣輩份從上到下依次豎排,同輩則橫排,至少滿三代以上方可新立墳地。陪葬物品多為生活用品之物及死者生前喜歡的物件,還有「毀器」之俗,即把陪葬品毀壞後隨死者一起埋葬。所有這一切都反映了人們對陰間鬼界極為複雜的文化心態,相信陰間的存在,人有靈魂,甚至物體也有靈魂,也可解釋為是原始愚昧的陪殉習俗消退後,對死者寄託悲痛、留戀情感的一種適度表示。

喪禮是殯殮者,舉辦喪事,居喪祭奠各種儀式有關的禮節。在陝北,由於各民族間交往密切,喪禮形式相互影響,各地情況略有異同,但仍以漢族喪禮習俗為主,並夾雜一些遊牧民族的固有習俗

朋友姥姥去世後來串門了怎麼辦,朋友老人去世後(正常死亡)來串門好嗎?

沒弄明白,他姥姥去世關你什麼事,和以前一樣,正常招待朋友就行唄。朋友老人去世後 正常死亡 來串門好嗎?一般沒有什麼,這也是正常的現象,應該是沒有什麼說法的,不用太過於擔心。沒什麼。朋友間就應該多聯絡。這都是正常的。沒什麼不對。朋友家有人去世不到一個月就來我家串門了怎麼辦?求化解 沒事,覺得心裡不得勁...

老人過世了,存摺丟失了怎麼辦呢,老人去世了養老保險卡存摺丟了怎麼辦

去所存的銀行,拿與老人有關聯的證明。找銀行。委託子女一起去。但要求的具體證件必須自己去諮詢 人都沒了,錢有什麼用 老人去世了養老保險卡存摺丟了怎麼辦 可以帶著親人的身份證到銀行去查詢他身份證號碼下面的所有賬戶。要是知道密碼的話能直接查詢餘額,不知道密碼的話就得掛失,一旦要涉及掛失的問題,就必須去公證...

老人去世醫保卡里的錢該怎麼取出,老人去世醫保卡里的錢該怎麼處理

老人去世要把裡面的錢取出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麻煩。一般都要去醫保中心問一下需要什麼樣的手續以及如何操作。老人去世,醫保卡里的錢該怎麼取出?老人去世以後醫保卡里個人的部分能取出來,到醫保大廳就取出來了,如果宮角肌的部分就統籌了。老人去世,醫保卡里的錢該怎麼取出?通常情況下來講。醫保。卡里的錢是不可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