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cpu 硬碟 記憶體 i o介面之間的關係

2022-02-15 15:25:48 字數 5714 閱讀 8739

1樓:科技程式迷

cpu是計算機的最核心部分,它就是**處理單元!計算機的執行離不開cpu,而cpu執行程式需要存放程式二進位制資料,而這些資料很多得放入記憶體。記憶體就是高速度儲存資料的儲存單元。

任何程式資料都需要從硬碟調入記憶體,cpu再去執行這些任務。

i\o就是in out輸入輸出裝置。i\o是計算機各種裝置直接連線的介面。i/o的任務是資料的傳輸和裝置控制,i/o可以說是計算機系統的微小系統,i/o是給其他裝置提供服務的基本裝置。

簡單說:計算機各種硬體直接都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

2樓:匿名使用者

比方一個麵粉加工廠,cpu相當於機器,硬碟相當於糧庫,記憶體相當於機器所在的廠房,io相當於他們之間的輸送帶。

糧庫越大存的糧食及麵粉越多,廠房越大存的待加工的糧食或半成品越多,機器越多(多核)加工速度越快,輸送帶越寬,傳送的越快,任何一個環節慢都會成為一個瓶頸。所以要平衡配置,單獨莫一項快,只會造成浪費。

3樓:匿名使用者

就跟社會各部門合理分工維持社會運轉一樣!

cpu 硬碟 記憶體 i\o介面之間有什麼關係? 5

4樓:匿名使用者

主機板是電腦整體效能的基石,

也是決定穩定性和超頻能力的基礎,更是升級的基礎

他決定了你能裝什麼樣的處理器,什麼樣的顯示卡,什麼樣的記憶體

(intel或者amd)

他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處理器和顯示卡的協排程,決定了你的平臺性質(ddr2或者ddr3)

因此主機板是配機首先要重視的。

處理器是決定電腦處理速度的主要因素,在主機板極限傳輸速率大於處理器時,處理器的處理速度就能完全發揮,他的好壞就決定了你執行各個程式的快慢。

顯示卡的影響主要體現在3d製圖和遊戲上,但是必須要與處理器相協調,一般一個檔次的處理器要配合相應檔次的顯示卡。(否則一方將成為另外一方的瓶頸,也就是說你的顯示卡買好了處理器無法支援也浪費掉)

綜合來說,主機板要比處理器略貴(按一線主機板**)或者相當,顯示卡要高於主機板**100-200元為宜(只是大概上這麼說)

記憶體就是決定你能開到多少程式,記憶體越大能夠開的程式越多(處理器不滿載的情況下)現在家用一般都是2g或者4g

顯示器沒什麼說的,主要影響畫質,當然要有獨立顯示卡的支援才能更好發揮,整合顯示卡下,顯示器好壞沒太大意義。

你忽略了兩個重要因素,硬碟和電源

硬碟一直被人忽略,以為他就是存存東西,實際上現在硬碟已經逐漸成為整個電腦的瓶頸,處理器的速度大於硬碟傳輸速度的話,硬碟就會成為瓶頸,也就是說處理器再快,由於硬碟太慢,速度也會下降。就好比你腦子算得再快,可是你說不出來話一樣。選取硬碟一定要選擇高效硬碟,推薦西數的500g以上的黑盤。

電源則是電腦的動力基礎,你的配置再高,如果沒有一款好電源的支援,也無法正常運作,垃圾電源會使配件老化速度加劇,嚴重的會燒壞主機板和其他配件

5樓:淡定的月光夢

硬碟需要通過i]o介面與電腦連線啊,記憶體是電腦進行工作的空間

cpu,硬碟,記憶體,i/o口之間的關係

6樓:匿名使用者

cpu 決定處理任務的快慢和多少, 硬碟是電腦可以儲存東西的多少,記憶體是電腦當前執行資料的儲存點,也可以決定執行速度快慢。 i/o 我也不咋清楚

在微型計算機中,cpu與i/o介面之間的資料傳輸大多采用何種通訊方式

cpu與i/o裝置之間的資料傳送有哪幾種方式?

7樓:匿名使用者

:1、查詢控制方式:

cpu通過程式主動讀取狀態暫存器以瞭解介面情況,並完成相應的資料操作。查詢操作需要在時鐘週期較少的間隔內重複進行,因而cpu效率低。

2、中斷控制方式:

當程式常規執行中,若外部有優先順序更高的事件出現,則通過中斷請求通知cpu,cpu再讀取狀態暫存器確定事件的種類,以便執行不同的分支處理。這種方式cpu效率高且實時性好。

3、dma(direct memory access)控制方式:

顧名思義,直接記憶體存取即資料傳送的具體過程直接由硬體(dma控制器)在記憶體和io之間完成,cpu只在開始時將控制權暫時交予dma,直到資料傳輸結束。這種方式傳送速度比通過cpu快,尤其是在批量傳送時效率很高。

4、通道控制方式:

基本方法同上述的dma控制方式,只是dma通過dma控制器完成,通道控制方式有專門通訊傳輸的通道匯流排完成。效率比dma更高。

二、埠介紹:

"埠"是英文port的意譯,可以認為是裝置與外界通訊交流的出口。埠可分為虛擬埠和物理埠,其中虛擬埠指計算機內部或交換機路由器內的埠,不可見。例如計算機中的80埠、21埠、23埠等。

物理埠又稱為介面,是可見埠,計算機背板的rj45網口,交換機路由器集線器等rj45埠。**使用rj11插口也屬於物理埠的範疇。

三、i/o埠的編址方式及特點:

1、統一編址方式

統一編址方式是從儲存器空間劃出一部分地址空間給i/o裝置,把i/o介面中的埠當作儲存器單元一樣進行訪問,不設定專門的i/o指令,有一部分對儲存器使用的指令也可用於埠。

統一編址優點是指令型別多、功能齊全,不僅使訪問i/o埠可實現輸入/輸出操作而且可對埠進行算數邏輯運算、移位等;另外能給埠較大的編址空間。缺點是埠占用了儲存器的地址空間,使儲存器容量減小,另外指令長度比專門i/o指令長,因而執行速度較慢。

2、獨立編址方式

獨立編址方式使介面中的埠地址單獨編址而不和儲存空間合在一起。

獨立編址方式的優點是i/o埠地址不佔用儲存空間;使用專門的i/o指令對埠進行操作,i/o指令短執行速度快;並且由於專門i/o指令與儲存器訪問指令有明顯的區別,使程式中i/o操作合儲存器操作層次清晰,程式的可讀性強。

缺點是指令少,只有輸入與輸出功能。是從儲存器空間劃出一部分地址空間給i/o裝置,把i/o介面中的埠當作儲存器單元一樣進行訪問,不設定專門的i/o指令,有一部分對儲存器使用的指令也可用於埠。

四、cpu 與i/o介面電路之間傳送的資訊與表示的含義:

cpu 與i/o介面電路之間傳送的資訊有資料資訊,包括三種形式:數字量、模擬量 、開關量。

狀態資訊是外設通過介面往 cpu 傳送的,如:「準備好」 (ready) 訊號、「忙」( busy )訊號。控制資訊 是cpu通過介面傳送給外設的,如:

外設的啟動訊號、停止訊號就是常見的控制資訊。

cpu與外設之間的資料交換必須通過介面來完成,通常i/o裝置介面有以下一些功能:

(1)設定資料的寄存、緩衝邏輯,以適應cpu與外設之間的速度差異,介面通常由一些暫存器或ram晶片組成,如果晶片足夠大還可以實現批量資料的傳輸;

(2)能夠進行資訊格式的轉換,例如序列和並行的轉換;

(3)能夠協調cpu和外設兩者在資訊的型別和電平的差異,如電平轉換驅動器、數/模或模/數轉換器等;

(4)協調時序差異;

(5)地址譯碼和裝置選擇功能;

(6)設定中斷和dma控制邏輯,以保證在中斷和dma允許的情況下產生中斷和dma請求訊號,並在接受到中斷和dma應答之後完成中斷處理和dma傳輸。

8樓:情歌唱給你聽

cpu與i/o裝置之間的資料傳送有四種方式:

查詢控制方式:

cpu通過程式主動讀取狀態暫存器以瞭解介面情況,並完成相應的資料操作。查詢操作需要在時鐘週期較少的間隔內重複進行,因而cpu效率低。

2.中斷控制方式:

當程式常規執行中,若外部有優先順序更高的事件出現,則通過中斷請求通知cpu,cpu再讀取狀態暫存器確定事件的種類,以便執行不同的分支處理。這種方式cpu效率高且實時性好。

3.dma(direct memory access)控制方式:

顧名思義,直接記憶體存取即資料傳送的具體過程直接由硬體(dma控制器)在記憶體和io之間完成,cpu只在開始時將控制權暫時交予dma,直到資料傳輸結束。這種方式傳送速度比通過cpu快,尤其是在批量傳送時效率很高。

4.通道控制方式:

基本方法同上述的dma控制方式,只是dma通過dma控制器完成,通道控制方式有專門通訊傳輸的通道匯流排完成。效率比dma更高。

拓展資料:

**處理器(cpu,英語: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processor),是電子計算機的主要裝置之一,電腦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資料。

電腦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負責讀取指令,對指令譯碼並執行指令的核心部件。

9樓:匿名使用者

1、程式查詢方式2、程式中斷3、直接記憶體訪問4、通道方式5、外圍處理機方式

資料傳送控制方式有程式直接

控制方式、中斷控制方式、dma方式和通道方式4種。

程式直接控制方式就是由使用者程序來直接控制記憶體或cpu和外圍裝置之間的資料傳送。它的優點是控制簡單,也不需要多少硬體支援。它的缺點是cpu和外圍裝置只能序列工作;裝置之間只能序列工作,無法發現和處理由於裝置或其他硬體所產生的錯誤。

中斷控制方式是利用向cpu傳送中斷的方式控制外圍裝置和cpu之間的資料傳送。它的優點是大大提高了cpu的利用率且能支援多道程式和裝置的並行操作。它的缺點是由於資料緩衝暫存器比較小,如果中斷次數較多,仍然佔用了大量cpu時間;在外圍裝置較多時,由於中斷次數的急劇增加,可能造成cpu無法響應中斷而出現中斷丟失的現象;如果外圍裝置速度比較快,可能會出現 cpu來不及從資料緩衝暫存器中取走資料而丟失資料的情況。

dma方式是在外圍裝置和記憶體之間開闢直接的資料交換通路進行資料傳送。它的優點是除了在資料塊傳送開始時需要cpu的啟動指令,在整個資料塊傳送結束時需要發中斷通知cpu進行中斷 處理之外,不需要cpu的頻繁干涉。它的缺點是在外圍裝置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多個dma控制 器的同時使用,會引起記憶體地址的衝突並使得控制過程進一步複雜化。

通道方式是使用通道來控制記憶體或cpu和外圍裝置之間的資料傳送。通道是一個獨立與cpu的專管 輸入/輸出控制的機構,它控制裝置與記憶體直接進行資料交換。它有自己的通道指令,這些指令受cpu啟動,並在操作結束時向cpu發中斷訊號。

該方式的優點是進一步減輕了cpu的工作負擔,增加了計算機系統的並行工作程度。缺點是增加了額外的硬體,造價昂貴 .

埠是介面電路中能被cpu直接訪問的暫存器的地址。

i/o埠的編址方式可以分為統一編址與獨立編址兩種。

統一編址方式是從儲存器空間劃出一部分地址空間給i/o裝置,把i/o介面中的埠當作儲存器單元一樣進行訪問,不設定專門的i/o指令,有一部分對儲存器使用的指令也可用於埠。

統一編址的情況是:優點:指令型別多、功能齊全,不僅使訪問i/o埠可實現輸入/輸出操作而且可對埠進行算數邏輯運算、移位等;另外能給埠較大的編址空間。

缺點:埠占用了儲存器的地址空間,使儲存器容量減小,另外指令長度比專門i/o指令長,因而執行速度較慢。

獨立編址使介面中的埠地址單獨編址而不和儲存空間合在一起。

獨立編址的特點是:優點:i/o埠地址不佔用儲存空間;使用專門的i/o指令對埠進行操作,i/o指令短執行速度快;並且由於專門i/o指令與儲存器訪問指令有明顯的區別,使程式中i/o操作合儲存器操作層次清晰,程式的可讀性強。

缺點:指令少,只有輸入與輸出功能。

cpu 與i/o介面電路之間傳送的資訊有

資料資訊 包括三種形式:數字量、模擬量 、開關量

狀態資訊 是外設通過介面往 cpu 傳送的

如:「準備好」 (ready) 訊號、「忙」( busy )訊號

控制資訊 是 cpu 通過介面傳送給外設的

如:外設的啟動訊號、停止訊號就是常見的控制資訊

計算機I O匯流排

錯!主機i o匯流排是在記憶體和外設之間傳送資料的運輸工具。例如pci express高效能i o 匯流排,用於連線桌面專 移動設屬備 工作站 伺服器以及嵌入式計算和通訊平臺之類的應用程式中的外圍裝置。如果匯流排可以分為處理器 記憶體匯流排和i o匯流排,那麼主儲存器和高速緩衝儲存器的連線是通過記憶...

cpu,硬碟,記憶體,i o口之間的關係

cpu 決定處理任務的快慢和多少,硬碟是電腦可以儲存東西的多少,記憶體是電腦當前執行資料的儲存點,也可以決定執行速度快慢。i o 我也不咋清楚 主機板介面基礎知識 cpu與外部裝置 儲存器的連線和資料交換都需要通過介面裝置來實現,前者被稱為i o介面,而後者則被稱為儲存器介面。儲存器通常在cpu的同...

計算機記憶體的問題,計算機記憶體的問題

應從硬體和軟體兩方面來判斷 1 軟體方面 問題中提到使用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有規律嗎?在這段時間裡是否操作計算機,在計算機速度未變慢之前,開啟 工作管理員 先記住有哪些程序在執行。當計算機速度變慢後,再開啟 工作管理員 對比一下會多出哪些程序,再從網上找一下增加的程序的作用,應該可以判斷可能出現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