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主,誰能告訴我的姓的由來,我姓洪,是滿族人,有誰可以告訴我這個姓氏的由來

2022-01-29 13:55:27 字數 4119 閱讀 1495

1樓:匿名使用者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碼事。氏是從姓那兒派生出來。從漢代開始,姓氏混而為一。現代我們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考其來歷,大致可分為12種類別:

1)以姓為氏。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權制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國名為氏。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

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於蘇(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岔生後代便姓蘇。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一些複姓由於漫長的歷史演變,至今已不復存在。

4)以鄉、亭之名為氏。這類情況不多,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5)以居住地為姓。這類姓氏中,複姓較多,一般都帶邱、門、鄉、閭、裡、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出自此條的姓氏很多,據統計有五六百個,其中複姓近200個。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以林性傳世。

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

7)以次第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後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

但也有例外。魯莊公之弟莊父、排行老二,本為仲氏、仲孫氏,因他有弒君之罪,後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孫。

8)以官職為氏。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丹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

9)以技藝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11)以諡號為氏。

12)因賜姓、避諱而改姓。

2樓:匿名使用者

主姓起源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之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強邦後,讓王位於兒子趙惠文王,自己號為主父(即太上皇)。其支庶子孫以祖號為姓,乃作主父氏,後單姓主姓。漢代有主父偃,隋朝有主胄,明朝有主問禮

3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姓主,山東臨沂人,你那

4樓:匿名使用者

主姓 主要**於姬姓、嬴姓兩支,以及宋初避太主之諱,改匡姓為主姓**有二:  1.春秋時期,魯國大夫施孝權的家臣句須任匡邑(河南長垣西南)宰,即為匡地的地方長官,其孫以祖父居官地名命姓,遂為匡姓。

到北宋初年,為避太祖趙匡胤之諱,改匡姓為主姓。政和年間朝廷認為民姓中有主姓,大為不妥,遂令主姓改為康姓。北宋以後,有的康姓恢復了祖姓,仍為匡氏。

但姓的由來誰知道? 40

5樓:匿名使用者

但姓起源有四:

①、源自上古,周公旦後裔,以祖名為氏。相傳周公旦有孫名但,後世以祖名為姓,稱但氏。一說黃帝次子含巨集,出生時雙手分別有紋似「人」、「旦」,遂賜姓但。

②、出自春秋齊桓公之後。春秋時齊桓公後人桓氏,有改亙氏或旦(但)氏者。

③、出自避諱所改。南宋時,因避趙桓諱,桓姓有改旦(但)姓者。

④、出自他族。西南少數民族有旦姓。

第一個淵源:源於公孫氏,出自軒轅黃帝之二子含巨集,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

但氏在中國是十分古早的姓氏之一。

我姓洪,是滿族人,有誰可以告訴我這個姓氏的由來

6樓:

據《洪氏譜書》介紹,洪氏家族是遼寧省岫巖縣境內滿族中的一個望族。公元2023年,由燕京遷居至岫巖縣境內,至今已有318年的歷史。《洪氏譜書》第四次續修本是在繼承前三本譜書精華的基礎上,對個別地方進行修改編制而成:

一是將原來的一張摺疊大世系表,拆分成一張1-5世系表和44張世系譜牒;二是對先人典型事蹟略加改動,並增添了洪氏現代名人錄一項;三是在世系冊中,增添了女兒一項;四是採用了新版橫排和簡化漢字;五是編寫了「滿族流源淺考」和「滿族及其姓氏」的兩篇文章,以便於族人更好的瞭解滿族。

《洪氏譜書》第四次續修本的入館,不僅豐富了館藏譜書的種類,而且還為研究洪姓的**、洪氏家族沿革、先人掌故、祖輩軼事等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自:瀋陽檔案)

7樓:

滿族人沒有姓洪的 剽竊漢人的

8樓:欠別人錢

你的姓是盜版的。我們漢族的東西都被你們偷光了。

我姓齊,請問我的姓氏**於誰?來自**?

9樓:超級酷樂貓

齊(qí 齊)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為炎帝后裔姜太公之後,以國名為氏。

據《通志·氏族略》和《元和姓纂》所載,炎帝之裔,太公望子牙被封於營丘,建立齊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臨淄),子孫以國為氏。《通志.氏族略》載:「太公望封於齊,子孫以國為氏。」

齊姓始祖為姜太公子牙,是炎帝之後,發源于山東省營丘(今臨淄)。姜太公封齊的故事,流傳很廣。主要是說炎帝的後裔四嶽因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呂國(在今河南省南陽)。

商朝末年呂國出了一位很有才幹的人,姓姜名尚,字子牙,以國名為姓,稱為呂尚。當時商朝幾代君主不昏即暴,所以,呂尚雖有滿腹經綸,毫無用武之地。呂尚年過七十,仍在尋找顯示才華的良機。

這時,西方周圍的西伯姬昌廣招賢士,呂尚聽說到訊息,立即趕去。但他沒有馬上去拜見西伯昌。卻於渭水支流茲泉河邊用直鉤下釣,而且口中唸唸有詞:

「短竿直線守潘溪,這個機關誰人知?只釣當朝君與臣,何嘗意在水中魚。」見者無不驚訝可笑。

有一天,西伯昌外出打獵,進行占卜,說此行將得一位輔國賢才。西伯昌聽說呂尚直鉤垂釣之事以後,料定他決非等閒之輩,必有天才。於是躬身前往,來到渭水之濱,上前同他攀談。

西伯昌聽了呂尚很有見地的談吐,即恭清呂尚同坐一車,親自執鞭駕駛,回到宮中,封為國師,號稱「太公望」。太公望為西伯昌出了許多好主意,使周的實力和聲望大大提高。西伯昌死後,周武王尊呂尚為「師尚父」。

對他更是言聽計從。在呂尚的輔佐下,周武王終於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進行改革,國力富強,稱為霸主。

公元前567年,齊靈公滅蔡國,齊國疆域擴充套件到山東東部,西到黃河,東到大海,南到泰山,北到無棣水,盡屬齊國。春秋末年,齊國國勢衰危,君權逐漸為大臣田氏所取代,姜姓的後裔有以國為氏,稱為齊氏。

2、出自姬姓,為春秋時衛國大夫齊子之後,以祖字為氏。

據《通志·氏族略》和《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衛大夫齊子之後,其名不可考,齊子為其字。其子孫以祖父之字命姓,成為齊姓一支。

3、出自是姓,為唐代宣城郡司馬齊光之後,改為齊姓。

據《元和姓纂》所載,唐代宣城郡司馬齊光,原姓是,其後代改姓齊氏。

4、出自他族改姓而來:

① 據《晉書》所載(下同),武都氐人有齊姓。

② 清滿洲八旗姓喜塔喇氏、齊佳氏等均有改為齊姓者。

③ 清雲南麗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總有齊姓,為納西族。

④ 今滿、赫哲、蒙古等民族均有齊姓。

得姓始祖:姜太公。名尚,字子牙(一說字望),因為商末呂國人,又名呂尚,炎帝后裔。

是商末周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曾垂釣於渭水之濱,被周文王禮聘為輔助大臣。武王伐商時,任統兵師氏(簡稱師),被尊為師尚父,號太公望,又號太師尚父。在牧野會戰中,殲敵立功,是周朝的第一開國功臣。

成王時封於齊,建都營丘,授以征討五侯九伯的特權,地位在各封國之上。春秋末年,田氏代齊後,原齊國王族乃以國為氏,稱齊姓,尊姜太公為齊姓得姓始祖。

具體參考這個:

10樓:匿名使用者

齊姓源自周代之齊國,在後世的姓氏學考據上,是被普遍採認為「不容置疑」的,譬如《姓纂》一書上指出:「炎帝姜姓之後,太公望姜子牙,受封營丘為齊國,氏焉」;《通志氏旅略》上也說:「太公望封於齊,子孫以國為氏。

」姜太公當初受封的齊國,所擁有的領域包括今山東省益都縣以西至歷城、聊城兩縣之間,以及河北省滄、景諸縣,東南至海的一大片地方,跟同一時期的其他諸侯比較起來,算得是一個幅員廣大,而又地位尊貴崇高的大國。當時齊國的國都設於營丘,亦即現在山東省的臨淄縣,姜太公的後裔從3100多年以前就繁衍於此,則後世我國的齊姓人士,當然也是發源於這個地方了。

到了距今大約2023年以前,齊國又出了一位了不起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當時日趨式微的周朝王室,在他所高舉的「尊王攘夷」的正義旗幟之下,得以維持不墜。

誰能告訴我漢字的由來,誰能告訴我,有關漢字的小故事

漢字的來歷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 結繩 八卦 圖畫 書契 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

胡姓的由來,胡姓的由來!

根據 元和姓篡 等史籍記載,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聖君虞舜的媯姓後裔。這樣說來,其胡姓始祖,應當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為陳地的胡公滿了。胡公滿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孫,周武王的東床快婿,被封為陳侯。由此可見,中國胡氏的先祖是正統的虞舜後裔,黃帝子孫,並非後來入侵中原的 五胡 後代。胡氏還有兩支源於古代...

王 這個姓的由來!王姓的由來?

王姓的由來?出自姬姓,周靈王太子姬晉,因直言進諫,使王上大怒,被廢為庶民,遷居到琅琊,世代繁衍生息。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虞舜之後,居於北海 陳留一帶,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為王姓。出自少數民族,據 通志 氏族略 稱 王姓,此皆虜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後,號曰王氏。王姓在宋版 百家姓 中位列第8,是一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