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中,曹操能以少勝多,能取得勝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2022-01-19 20:35:57 字數 5582 閱讀 2166

1樓:戰翠楣

建安五年 (200年)正月,袁紹派陳琳書寫檄文併發布,檄文中大罵曹操。二月進軍黎陽,企圖渡河尋求與曹軍主力決戰。他先派顏良進攻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企圖奪取黃河南岸要點,以保障主力渡河。

四月,曹操親率兵北上解救白馬之圍。謀士許攸建議聲東擊西。曹操採納此建議,袁紹果然分兵延津。

曹操乃乘機派張遼、關羽急趨白馬。關羽斬殺顏良而還。曹操沿黃河向西撤退。

袁紹率軍渡河追擊至延津南,曹操只有騎兵六百,令士卒解鞍放馬,並故意將輜重棄於道旁。袁軍中計爭搶財物。曹操突然發起攻擊,終於擊敗袁軍,斬文丑,退回官渡。

顏良、文丑被一戰而斬 。十月,袁紹又派車運糧,並令淳于瓊率兵萬人護送,屯積於袁軍大營以北約20公里的故市、烏巢。恰在這時,謀士許攸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

曹操立即實行,親率步騎冒用袁軍旗號,趁夜暗走小路偷襲烏巢,圍攻放火。袁紹一方面派輕騎救援,另重兵猛攻曹軍大營,攻打不下。曹操大破袁軍,殺淳于瓊等,並燒燬糧草。

袁紹倉惶退回河北,曹軍先後殲滅和坑殺袁軍

七、八萬餘人。

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之所以能夠以少勝多打敗袁紹,主要原因有哪些?

2樓: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

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取勝原因:

曹操在戰事初期處於劣勢,當中全賴四人為曹操扭轉困局——劉曄、荀攸、許攸、荀彧。   1. 袁紹與曹操在白馬相持時,袁紹下令築起箭塔,連日向曹操營寨射箭,使曹操軍心動搖。

其後,劉曄獻上霹靂車之計,大破袁紹弓弩兵,使曹操在官渡得到據守之地。   2. 曹操於黎陽與袁紹相持,本欲還兵再作打算,荀攸獻計:

「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擒也。」曹操依計行事,果然大破袁軍,斬殺顏良。

  3. 建安五年八月始,兩軍再次相持於官渡,雙方互有勝負。其後曹操軍中缺糧,適逢袁紹謀士許攸與營中將士不和,投奔曹操。

許攸獻計燒袁紹軍糧,使袁紹不戰自敗。   4.曹操曾經在交戰之時想過放棄,寫信給許都的荀彧。

而荀彧卻提醒了曹操:「在戰爭雙方都疲憊不堪時,誰後退誰被動,誰放棄誰滅亡。戰機就在這時出現。

」最後幫助曹操尋回信心,繼續堅持。   曹操能接納能人之言,取得最終的勝利,這全在於用人之道。我們可以細分來看:

劉曄、荀攸、許攸皆是人才,獻上計謀,有化險為夷之功;荀彧則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能夠鼓勵和幫助曹操在關鍵時期堅持戰鬥,這是更高層次的人才。由此觀之,人才的妥善任用應該可說是「一計敵萬人」。至於曹操,他是一個懂得運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納他人之言,故袁紹兵多也不足為懼,正所謂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調遣。

3樓:手機使用者

1:挾天子以令諸侯;2:曹操採納謀士的計策;3:袁軍屯糧

4樓:

因為曹操有郭嘉 郭嘉一死曹操就以多輸少大敗赤壁

5樓:千手珂寶

主要原因:袁紹將軍,剛愎自用,優柔寡斷,多次失去良機,不用許攸、只聽郭圖的話,其二.麻痺大意.

被徐晃燒了糧草,其三:明知軍心混亂,還怒斬軍士,導致士氣不濟.才落到官渡兵敗曹阿瞞的下場.

相對曹阿瞞那邊有了許攸助陣.更是如虎添翼.有荀彧、郭嘉、程昱、荀攸、賈詡、陳群這幾位老先生的幫忙.

猛將如雲.謀臣如雨.袁本初怎能相提並論?呵呵.

6樓:躍躍欲拭

1,曹出奇制勝,烏巢燒糧;

2,袁優柔果斷,錯失良機。

7樓:今晚打蛋蛋

1,曹出奇制勝,烏巢燒糧;

2,袁優柔果斷,錯失良機。

3, 許攸投靠,使袁紹的大量機密暴露,可以說許攸還是很關鍵的4,曹操善於用人,善於用兵,能夠聽從手下謀士的建議,並且內部團結5,袁紹手下也有有才的謀士如田豐,郭圖,審配等,但是這些大臣結黨營私,互相陷害,,成為了袁紹軍團內部的巨大隱患。

6.,袁紹不會用人,軍隊無智勇雙全的大將,類如趙雲、張合這些名將都未能被委以重任,而是任用淳于環這種人守烏巢重地

8樓:一個油條倆雞蛋

袁優柔果斷,錯失良機

9樓:匿名使用者

有 謀士給他 出謀劃策

官渡之戰曹操勝利的原因 5

10樓:旋風遊蝦

官渡之戰乃是漢末乃至中國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是曹操與袁紹爭奪北方霸權的轉折點,官渡一戰之後,曹操終於一反之前對袁紹的劣勢,為自己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曹操在戰事初期處於劣勢,當中全賴三人為曹操扭轉困局——劉曄、荀攸、許攸。

1. 袁紹與曹操在白馬相持時,袁紹下令築起箭塔,連日向曹操營寨射箭,使曹 操軍心動搖。 其後,劉曄獻上霹靂車之計,大破袁紹弓弩兵,使曹操在官渡得到據守之地。

2. 曹操於黎陽與袁紹杷持,本欲還兵再作打算,荀攸獻計:「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

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禽也。」大破袁軍。

3. 建安五年八月始,兩軍再次相持於官渡,雙方互有勝負。其後曹操軍中缺糧,適逢袁紹謀士許攸與營中將士不和,投奔曹操。許攸獻計燒袁紹軍糧,使袁紹不戰自敗。

曹操能接納能人之言,取得最終的勝利,這全在於用人之道。我們可以細分來看: 劉曄、荀攸、許攸皆是人才,獻上計謀,有化險為夷之功,可說是一計敵萬人 。

至於曹操,他是一個懂得運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納他人之言,故袁紹兵多也不足為懼,正所謂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調遣。

官渡之戰是***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列舉的我國歷史上「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的著名戰例之一。戰爭的勝負取決於雙方政治、軍事、經濟等多方面的條件,但首當其衝的是雙方軍事實力的較量。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實力明顯不如人力物力上都佔有絕對優勢的袁紹,但他卻以少擊眾、以劣勢對優勢並最終大獲全勝,其取勝之道是值得後人很好地深思的。

11樓:

官渡之戰的勝利,是因為曹操是一個懂得運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納他人之言。我們可以細分來看: 劉曄、荀攸、許攸皆是人才,獻上計謀,有化險為夷之功,可說是一計敵萬人。

1. 袁紹與曹操在白馬相持時,袁紹下令築起箭塔,連日向曹操營寨射箭,使曹 操軍心動搖。 其後,劉曄獻上霹靂車之計,大破袁紹弓弩兵,使曹操在官渡得到據守之地。

2. 曹操於黎陽與袁紹杷持,本欲還兵再作打算,荀攸獻計:「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

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禽也。」大破袁軍。

3. 建安五年八月始,兩軍再次相持於官渡,雙方互有勝負。其後曹操軍中缺糧,適逢袁紹謀士許攸與營中將士不和,投奔曹操。許攸獻計燒袁紹軍糧,使袁紹不戰自敗。

12樓:咎彭澤

中國東漢建安五年(200),曹操統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區擊敗袁紹軍隊進攻的一次決戰。東漢末年,豪強擁兵割據,逐鹿中原。時袁紹擁有冀、青、幽、並四州,自恃兵多糧足,圖謀相機消滅僅據兗、豫二州的曹操。

建安五年一月,袁紹率精兵10萬南下。在此之前,曹操為避免腹背受敵,已先擊潰與袁紹聯合的劉備,並進駐易守難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聲東擊西之計,於白馬(今河南滑縣境)擊斬袁將顏良,敗袁軍。

袁紹初戰失利,銳氣受挫,改分兵進擊為結營緊逼。兩軍對壘於官渡,相持數月。其間曹操因兵疲糧缺,一度欲回守許昌(今河南許昌東)。

謀士荀彧認為,曹軍以弱敵強,此時退兵必為所乘;反之,袁軍輕敵,內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將有變,正可出奇制勝。曹操納其言,派兵襲燒袁軍糧車;又親率精銳5000奔襲袁軍烏巢(今河南境)糧屯,全殲袁軍,燒燬全部囤糧。訊息傳來,袁紹所部軍心動搖,紛紛潰散投降。

曹操乘機全線出擊,殲敵7萬餘,袁紹父子僅率800餘騎北逃。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袁紹則從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有名戰例。

13樓:陳叔說史

官渡之戰中,曹操的勝利是必然的嗎?其實與他們有關

14樓:匿名使用者

知人善任.堅韌不拔.隨機應變.廣納意見,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雙善變是非的銳眼

15樓:天涯芳草覓歸路

袁紹的性格有缺陷,見小利而忘義,優柔寡斷。直接原因是糧道被截

1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袁紹是煞0筆,不聽軍師的話。 赤壁之戰 孫權能贏 因為周瑜

17樓:匿名使用者

你可以看看郭嘉提出的十勝十敗論 那是根本 轉折點在許攸投靠曹操 獻計火燒烏巢

18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原因是袁紹謀士太多了,而袁紹優柔寡斷,難以取捨

19樓:賴女吖

第一:曹操瞭解袁紹的性格弱點,離間他的謀臣,第二:曹操掌握天時,利用有利的大自然條件,

20樓:逍遙自在做

袁紹自己把自己打敗了 主要原因是十勝論

21樓:幸福像花兒壹樣

以少勝多,令敵人防不勝防

22樓:

嘿嘿曹操的無雙武將多袁紹就自己和張jj

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勝利和袁紹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23樓:同興學

官渡之戰要點:200年,官渡,對陣雙方:曹操和袁紹;結果:曹操能以少勝多,打敗袁紹;歷史意義: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

勝負因素分析:袁紹的實力優於曹操,但曹操順應人民希望安定的願望,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自己的勢力迅速壯大。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處於有利的地位。

經濟上,採取了恢復農業生產、減輕農民負擔的一些措施。

赤壁之戰要點:208年,赤壁,對陣雙方:曹操和孫劉聯軍;結果:

孫劉聯軍用火攻的辦法,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歷史意義: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這是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鍵。這場戰役使曹、劉、孫三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新的變化。

動腦筋 1.比較戰前袁紹和曹操各方面的實力,再分析一下戰爭過程中兩人的心理素質,你能找出曹操勝利和袁紹失敗的原因嗎?戰爭之前,袁紹擁兵十萬,曹操卻只有三四萬,袁紹在兵力上佔有絕對的優勢。但他卻因此產生驕傲輕敵的情緒,拒絕採納謀士的正確建議。

謀士許攸看出袁紹必然要失敗,投奔了曹操。曹操雖然兵力處於劣勢,但他善於用人,不僅屈尊出迎許攸,而且採納了許攸的計策,派兵襲擊袁軍的囤糧處(烏巢),燒掉其全部糧草。袁軍沒了糧草,軍心動搖。

曹軍乘機發動進攻,袁紹只能自食其果,敗逃河北了。

官渡之戰曹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

24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0·咸寧)曹操軍隊以少勝多、大敗袁紹軍隊的官渡之戰發生於200年。

(2016·宜昌)公元200年,曹操軍隊奇襲袁紹軍隊在烏巢的糧倉,繼而以少勝多擊潰袁軍主力的戰役是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公元199年,袁紹挑選精兵十萬,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序幕由此拉開。

公元199年,袁紹挑選精兵十萬,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公元200年,曹操發起攻擊,擊敗袁軍,順利退回官渡;當時曹操兵少糧缺,士卒疲乏,曹操聽取許攸奇襲烏巢,擊潰袁軍主力。

以「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夷陵之戰以少勝多的戰役對現代人的啟示」為話題的作文800 ,急急急

你自己不會呀!白痴一個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這三戰相同的地方在於 一,三戰都使用了火攻這一戰術,並且都是最終由火攻戰結束戰爭 二 一般認為,這三戰都是以少勝多的戰役。當然,夷陵之戰是否以少勝多是有爭議的,例如 資治通鑑 就認為它是以多勝少。不過,這三戰的確打得相當精彩,卻是不爭的事實 三 ...

官渡之戰後,袁紹實力依然比曹操強,最後為什麼會被曹操所滅

因為袁紹那邊出現了內部的矛盾,而且還產生了一些鬥爭,所以就給了曹操一個機會。袁紹雖然實力比曹操強,但是他手下的兩位強將許攸和張郃的叛變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之所以被曹操所滅,主要是因為他不懂得利用計謀。袁紹集團最大的問題就是內鬥,幾個兒子之間的爭鬥,之間的相互傾軋。官渡之戰後,袁紹還有機會翻盤,何以被...

赤壁之戰曹操有多少兵力,赤壁之戰中曹操有多少兵馬

聯軍5萬,曹操軍20萬 稱80萬 號稱80萬,實際20萬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現在的歷史學者們還在爭論,有說是,80萬。更有人指出只有5000,都有歷史根據。但最接近歷史真實的,估計也就是20萬,只多不能少。個人見解,共你參考 赤壁之戰中曹操有多少兵馬 真實的赤壁之戰 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 自己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