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聯,請對下聯

2021-09-29 15:11:46 字數 4252 閱讀 6678

1樓:

言必信,行必果

說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

言必有據

所言必有根據

言必有物

指言論或文章內容充實

言必有中

一說話必然說到點子上

言不達意

亦作「言不逮意」。說的話不能準確地表達思想內容

言不逮意

見「言不達意」

言不二價

見「言無二價」

言不顧行

說話與行事不相符合

言不及行

謂言行不一

言不及義

說話不涉及正經道理

言不盡意

①語言不能表達思想的全部內容。《易·繫辭上》:「子曰: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晉歐陽建《言盡意論》:「世之論者以為『言不盡意』由來尚矣。

」朱自清《詩文評的發展》:「原來我們的『求好』的藝術論淵源於道家,而道家不信賴語言,以為『言不盡意』,所以崇尚『無端崖之辭』。」後多用為書信結尾套語,表示意有未盡。

②魏晉玄學命題。與「言盡意」相對。三國魏荀粲等提出「言不盡意」說,認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都是「蘊而不出」的,所以「六籍雖存,固聖人之糠粃。

」見《三國志·魏志·荀彧傳》裴松之注引晉孫盛《晉陽秋》

言不由中

見「言不由衷」

言不由衷

謂說話不是出於內心,心口不一。語本《左傳·隱公三年》:「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楊伯峻注:「人言為信,中同衷。」

言出法隨

謂法令一經宣佈,就嚴格執行。多用於佈告

言出禍從

話剛出口,禍患就降臨頭上

言出禍隨

見「言出禍從」

言傳身教

謂一面用言語進行傳授,一面在行動上以身作則。指言行起模範作用

言從計納

講的話、出的主意,都聽從採納

言從計聽

見「言聽計從」

言從計行

見「言行計從」

言顛語倒

說話顛三倒四

言多必失

話說多了一定有失誤。語本《鬼谷子·本經符》:「言多必有數短之處。」

言多傷行

話多易出問題,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損害

言多傷幸

見「言多傷行」

言多傷幸

見「言多傷行」

言而不信

見「言而無信」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同「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言而無信

亦作「言而不信」。說話不講信用

言而有信

說話守信用

言發禍隨

同「言出禍從」

言方行圓

謂言論正直而行為圓滑

言芳行潔

謂言行高潔

言高語低

說話不知輕重,沒有分寸

言歸和好

同「言歸於好」

言歸於好

謂相好如初。言,助詞

言歸正傳

把話頭轉到正題上來。原為舊**、話本中常用的套語

言過其實

言辭浮誇,超過他的實際能力。《三國志·蜀志·馬良傳》:「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後世多指說話誇張失實

言和意順

言語和順,情意相諧

言簡義豐

語言簡練,含意豐富

言簡意該

見「言簡意賅」

言簡意賅

言辭簡練,意思完備

言簡意深

言辭簡練,含意深刻

言近意遠

同「言近旨遠」

言近旨遠

亦作「言近指遠」。語言淺近而涵義深遠。語出《孟子·盡心下》:「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孫奭疏:「言辭之近而指意已遠者,乃為善言者也。」

言近指遠

見「言近旨遠」

言來語去

指談笑時你一言我一語,彼此應對

言類懸河

形容能言善辯,說話滔滔不絕

言論風生

形容言談議論時興致很高,氣氛活躍

言清行濁

言辭高潔,行為卑汙

言人人殊

各人說的都不一樣。形容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各不相同

言若懸河

見「言類懸河」

言三語四

猶言說三道四

言十妄九

形容說話虛妄不實

言是人非

謂言論無可非議,但為人不可取

言談舉止

談吐和動作

言提其耳

揪著他耳朵。謂懇切地教誨。言,助詞

言聽計從

說的話出的主意都採納照辦。形容對某個人非常信任

言聽計行

同「言聽計從」

言聽計用

同「言聽計從」

言聽謀決

謂說的話聽從照辦,出的主意決定實行

言聽事行

謂說話能聽從,事情能執行

言聽行從

謂說話、做事有人聽從。形容威望很高

言外之味

語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長意味

言外之意

說話或寫文章沒有明說而使人能體會出來的意思

言為心聲

言語是表示心意的聲音。語本漢揚雄《法言·問神》:「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

言文行遠

言辭有文采,才能傳播遠方或影響後世

言無不盡

把內心的話說盡,毫不保留

言無二價

謂貨價說一不二。語本《後漢書·逸民傳·韓康》:「常採藥名山,賣於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餘年。」

言無倫次

語言雜亂無章

言笑不苟

不隨便談笑。形容態度嚴肅莊重

言笑晏晏

說說笑笑,和柔溫順

言笑自如

見「言笑自若」

言笑自若

談笑如常,十分鎮定

言信行果

見「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抱一

猶言言行一致

言行不貳

猶言言行一致

言行計從

同「言聽計從」

言行若一

見「言行抱一」

言行相符

說的和做的相符合

言行相副

見「言行相符」

言行相顧

謂言行不互相矛盾

言行信果

見「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一致

說的和做的一個樣

言揚行舉

謂因擅長言語應對或有高尚道德而受到薦舉。語本《禮記·文王世子》:「凡語於郊者,必取賢斂才焉:

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孔穎達疏:「揚亦舉之類,互言之。

雖無德無事,而能言語應對堪為使命,亦舉用之。」

言猶在耳

說的話還在耳邊響。謂記憶猶新或說過不久

言與心違

言語與心意相違背

言語道斷

①佛教語。謂無上妙諦,非言語所可表達。②謂無處可說話

言語路絕

猶言言語道斷

言語妙天下

謂言語之精妙為天下人所不及。極言文辭之雋永優美

言約旨遠

言辭簡練,含意深遠

言者不知

謂多言多語的人缺乏智慧

言者弗知

見「言者不知」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進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語出《詩大序》:「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見「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見「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言之不預

沒有預先說明

言之成理

話講得合乎道理

言之過甚

話說得太過頭了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見「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亦作「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亦作「言之不文,行之不遠」。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

言之無物

指文章或言論內容空洞

言之有故

所說的話有根據

言之有理

所說的話有道理

言之有物

說話或寫文章有實際內容,不空洞。語本《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言之鑿鑿

說得非常確實

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說的人耐心懇切,而聽的人則不以為意。形容徒費脣舌。語本《詩·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言中事隱

謂言語雖然委曲卻中正不偏,論事雖然放縱卻隱藏著精深的道理。語出《易·繫辭下》:「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

2樓:鞠如蓉扶朝

燕銜泥壘巢,「燕」下四點,又可解作「火」,「五行」齊備,又可解作五言詩之一句,意境也不錯,惜「巢」字不屬「木」部。

我出上聯,請對下聯我出上聯,請對下聯

思靜夜 夜靜思 靜思夜 靜靜為思夜 好想來,來想好,想好來,想想還得來 好菜吃 吃菜好 菜好吃 菜菜皆好吃 不怕辣 辣不怕 怕不辣 怕怕總想辣 花探馬,馬探花,探花馬,探探依舊馬 冰冷酒,酒冷冰,冷冰酒,杯杯淚哽喉 口好福,福好口,好口福,好好皆為福 生前人,人前生,前生人,生生難做人 讀書死,讀死...

給出上聯,請對下聯,給出一個上聯,請對下聯

上聯 與有肝膽人共事 下聯 從無字句處讀書。上聯 精耕細作豐收歲,下聯 勤儉持家有餘年。出句 盜者莫來道者來 對句 閒人免進賢人進 出句 黃卷催吾朝起早 對句 青燈伴我夜眠遲 出句 功高不泯忠貞志 對句 位尊更堅公僕心 出句 驚濤擊案 岸 滔天浪 對句 暴雨洩洪動地聲 上聯 有錢 有權 有成功 沒有...

出上聯,對下聯,我出上聯,你來對下聯

五峰山,山五峰,五峰連綿,連綿五峰。拖平利 千島湖,湖千島,千島秀麗,秀麗千島。排嶺鎮。五大湖,湖五汪,五湖粼粼,粼粼五湖。賽興凱 五指山,山五指,五指連綿,連綿五指 拖海南 五頭豬,豬五頭,五頭豬叫,豬叫五頭。信回教 拓展外貿助發展 謀求市場為求存。橫批 公平競爭 補充回答 上聯 拓展外貿助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