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對外友好往來的小故事,唐朝對外友好往來原因

2021-09-06 13:19:49 字數 5596 閱讀 7873

1樓:匿名使用者

玄奘西遊

玄奘(600—664),俗姓陳,名禕(huī),洛州緱(gōu)氏人(今河南偃師緱氏鎮),13歲出家,法名玄奘。後人稱他三藏法師(三藏是對佛教經典的三個部分——佛經、戒律、論述與註解的總稱,通曉三藏的僧人被稱為三藏法師)。唐初,他在四川、長安研究佛教理論,感到佛教宗派眾多,佛經譯文多誤,令人無所適從,決心到天竺學習佛經,研究解決佛教教義的一些疑難問題。

貞觀元年(627年),他從長安出發,雜於返西域的客商中,出玉門關獨自西行。經過八百里流沙(即玉門關外的莫賀延磧),由天山南路橫穿新疆,越過蔥嶺,通過中亞,於貞觀二年(628年)夏末到達天竺西北部。然後沿一條由西向東的路線,參謁訪問了恆河流域著名的佛教聖地和許多高僧。

貞觀五年(631年)末,到達摩揭陀國,來到那爛陀寺。

那爛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學府。該寺住持戒賢是印度的佛學權威,他已90高齡,本已不再講學,為表示對中國的友好情誼,特收玄奘為**,向他講授最難懂的佛經——《瑜珈論》。玄奘用5年時間精研佛學理論,取得優異成績,成為那爛陀寺十**師之一。

接著他外出遊學,環遊印度半島,一路多次參加佛學辯論會,譽滿天竺。貞觀十五年(641年),他返回那爛陀寺,主持寺內講座。一個反對那爛陀派的人寫了一篇**呈給戒日王,聲稱無人能駁倒其中一字。

戒日王把**轉給戒賢,並決定在國都曲女城舉行學術大會。玄奘和一千多僧人代表那爛陀寺參加大會。戒日王會見玄奘,問起唐太宗和中國**。

玄奘介紹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和唐太宗的功業,戒日王極感興趣,隨即遣使至長安通好。貞觀十六年(642年)十二月,曲女城的辯論大會開始,天竺18國國王和佛教徒三千多人、婆羅門等教徒兩千多人蔘加大會。玄奘擔任大會論主(主講人),他用梵文寫了一篇反駁那個人的**,作為辯論的主題在會上宣讀。

同時謄寫一份懸掛在會場門口,並依照慣例宣告:如有人能據理駁倒一個字,就斬下論主的頭以謝罪。可是五天過去了,仍無人前來辯論。

大會連續舉行18天,大家都為玄奘的精闢議論所折服。大會結束那天,戒日王和18國國王各以厚禮相贈,均被玄奘謝絕。最後,戒日王懇請玄奘騎上一頭用精美的華幢(chuáng)裝飾的大象,繞場一週,同與會的眾教徒見面。

貞觀十七年(643年),玄奘謝絕戒日王的一再挽留,決心回國。戒日王及當地人民將他送出幾十里路,才灑淚而別。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帶著657部佛經回到長安。

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齡等出城迎接,長安城成千上萬老百姓走出坊門歡迎他。唐太宗在洛陽行宮召見了他,他向太宗介紹了西域及天竺見聞。他隨即回長安開始翻譯佛經。

19年間共譯出佛經75部1 335卷。他由於有較高的漢文化素養又精通梵文,所以譯文流暢優美,有些專用名詞如“印度”、表示時間的詞“剎那”就是他確定下來的。這些佛經後來在印度大部分失傳,中譯本就成了研究古代印度宗教、哲學、文學、科學的重要文獻。

玄奘還根據旅途見聞,寫了一本《大唐西域記》,記載親歷的110國、傳聞的28國的情況,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家和地區的方位、道里、疆域、城市、人口、風俗人情、名勝古蹟、歷史人物、傳說故事,是研究這些地區歷史的重要材料。現在《大唐西域記》已譯成數國文字,成為一部世界名著。

你選一個擴寫一下下就ok了

2樓:匿名使用者

鑑真 鑑真(688—763),俗姓淳于,揚州人,14歲出家為僧,法號鑑真。他對佛經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天寶元年(742年),日本學問僧榮睿和普照拜訪鑑真,代表日本聖武天皇邀請他去日本傳播佛教。

鑑真欣然應允,立即造船備糧,準備第二年春動身。由於受到干擾,這次未能成行。鑑真並不灰心。

天寶二年(743年)十二月,率**、畫師、工匠等一百多人,啟程東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壞,東渡失敗。接著第三次、第四次東渡仍未成功。

天寶七年(748年)第五次東渡,又遇狂風巨浪,風急波峻,水黑如墨,境況險惡。船隨浪湧,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飲海水又腹脹。漂流14天抵海南島南部。

這次東渡,榮睿、普照一直同行。榮睿病逝,鑑真雙目失明,先後有36名中日人員在第五次東渡中犧牲。天寶十二年(753年),鑑真以66歲高齡,率二十多人乘一艘回國的日本遣唐使木船第6次東渡,終於到達九州,受到熱烈歡迎。

鑑真留居都城奈良最著名的東大寺。由他設計和指導,在奈良建築了唐招提寺,反映了當時唐朝建築技術的最新成就。他還傳播了雕塑藝術乾漆法(即夾法,在泥塑上敷麻布,反覆塗漆,漆幹後去掉泥土,成像,這叫脫活幹漆。

在木型上塗漆造像,叫木心乾漆)。他用鼻子嗅辨藥物,為日本鑑定了許多草藥。他在日本居留10年,對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很大貢獻。

廣德元年(763年)逝世後安葬於奈良唐招提寺,相傳他的**塑造的鑑真乾漆坐像一直安放該寺,定為日本國寶,是日本美術史上最早的肖像雕塑。鑑真像的塑造和長期儲存,反映了日本人民對中日友好傳統的珍視。鑑真被視為日本文化大恩人。

2023年,鑑真乾漆塑像被日本友人送回他的故鄉揚州探親,又到北京巡展,表現了中日兩國人民友誼的不斷髮展。

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通過中日兩國的不斷交往,日本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生產技術以至生活風尚等方面都受到中國的深刻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這次改革,在中國長期留學的高向玄理和僧起了很大作用。

他們仿照隋唐制度,改革了從**到地方的官制,還仿隋唐科舉制,採取通過考試的辦法選官;參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寶律令》。

公元709年,日本遷都平城京(今奈良),都城的建設規模完全模仿長安,甚至街道的寬度與排列方法也幾乎一樣,也有“朱雀街”“東市”“西市”等名稱。8世紀後期,日本又遷都平安京(今京都),仍仿長安建都城。

8世紀以前,日本使用漢字作為表達記述的工具。留學生吉備真備和學問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國漢字的標音表意基礎上,創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動了日本文化的發展。同時,日文的詞彙和文法也受到漢語的影響。

日本人的生活習尚、節日風俗,也都受到唐朝的影響。

新羅使節和留學生

唐初朝鮮半島上的高麗、百濟和新羅與中國都有往來。675年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大部分後,直到唐末,始終和唐朝保持著友好關係。兩國互遣使節,不斷從陸海兩路往來。

“受命辭雲陛,傾城送使臣”的送出使新羅使節的詩句,表明中國人民對出使新羅的重視。新羅王不斷派遣使臣帶著珍貴禮物來到長安,唐朝也經常給新羅以名貴答贈。開元年間,一次就曾贈給新羅精美絲織品300段(唐制,凡賜雜彩十段,通常包括絲布二匹,綢二匹,綾二匹,縵四匹)。

新羅派了大批留學生來長安學習,在唐朝的外國留學生中,以新羅人最多。837年旅唐的新羅學生多至216人。840年學成歸國的新羅學生一次就有105人。

從821年至唐末,新羅留學生參加唐朝科舉考試考取“賓貢”(意為外籍進士)的共58人。崔致遠12歲來到唐朝,18歲中進士,29歲返新羅。他用漢文寫的《桂苑筆耕》20卷,儲存了不少當時中國的史料,至今還是我們研究唐朝歷史的寶貴資料。

它被著錄於《新唐書·藝文志》,說明在當時它已受到重視。新羅留學生回國時帶回許多我國的文化典籍,在吸收傳播唐文化上起了很大作用。

崔致遠崔致遠(857—?),字孤雲、海雲。新羅學者和詩人。

少年時曾到唐朝留學,並考中進士。回國後,崔致遠曾任侍讀兼翰林學士,晚年因對朝政不滿而隱居。他致力於傳播儒家文化,促進了新羅的學術和文學的發展。

著有詩文集《桂苑筆耕》20卷,受到中國文學界的重視。

新羅商人來中國經商

唐朝同朝鮮半島的**往來很繁盛,新羅商人來唐**的很多,北起登州(今山東蓬萊)、萊州(今山東萊州),南到楚州(今江蘇淮安)、揚州,都有他們的足跡。楚州有新羅館,萊州等地有新羅坊,是新羅人集中僑居的地方。新羅商人給唐朝帶來牛、馬、苧麻布、紙、摺扇、人蔘等,從唐朝販回絲綢、茶葉、瓷器、藥材、書籍等。

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的首位。

唐文化對朝鮮的影響

新羅人廣泛研究中國的政治、歷史、哲學和天文、曆法、醫學等。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對新羅的影響很大。8世紀中期,新羅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改建自己的行政組織,**設執事省,相當於唐的尚書省,執事省下設三府三部,相當於唐的六部。

8世紀晚期,新羅也採用科舉制度來選拔官吏,以儒家經典作為考試內容。新羅都城平壤是仿長安、洛陽建成的,也分宮城、皇城和外郭城。675年,新羅開始採用唐朝的歷法。

新羅醫學博士用《本草經》等中國醫書教授學生。朝鮮文化對唐朝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們的**很受我國人民的歡迎,唐太宗設定的十部樂,其中一部就是高麗樂。

唐朝對外友好往來原因

3樓:君家濃酎我狂歌

國家安定統一,經濟文化繁榮,軍,事實力強大,平等互利原則。

唐初武功興盛,周邊國家與唐朝的關係比較友好。唐高宗在位後期由於軍事轉向衰落,關係也時戰時和反覆不定。唐初在邊境上設立六個都護府,分別是:

安西(640年設立,主要負責天山以南地區的守備);安北(647年設立,主要守衛漠北);單于(650年設立,主要守衛漠南);安東(668年設立,主要守護遼河以東);安南(679年設立,主要守衛今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地區);北庭(701年)設立,主要守衛天山以北地區)。

唐太宗即位後,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吸取隋朝滅亡的原因,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同時,留心吏治,選賢任能,知人善用,從諫如流,重用魏徵等諍臣;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促進了民族關係的融合,穩固邊疆,太宗則被四方諸國尊為“天可汗”。在太宗執,政的貞觀年間,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現了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武功興盛的治世局面,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太宗對外武功成就顯赫,曾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由是唐朝聲威遠播,四方賓服,西北各族共尊太宗為“天可汗”。由是國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唐朝國家統一,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文明、最強大的國家。

各國景仰嚮往中國文化,東方各國尤其如此,他們視中國為“東方文化大本營”。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勉勵其**“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日本人民更是“對中國文化無限嚮往”,希望“過像漢人那樣燦爛的文化生活”。

唐朝對外,政,策開明,對“遠夷”不歧視。唐太宗認為自己對華夷是一視同仁的。貞觀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放王朝,外國人入境和中國人出境並沒有太嚴格的限制,即不擔心中國人出去後忘本忘祖;也不擔心外國人進來後喧賓奪主。

僅這一點就說明貞觀王朝的高度自信,深信自己的國家是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強的土地,不擔心外來文化把自己淹沒。貞觀王朝的國民素質是如此之高,對外國僑民既不歧視也不奉迎,既不盲目排外也不“拿,來,主,義”,一幅不卑不亢的大國民氣度和王者風範。外國人在中國就象中國人在自己家裡一樣,享有和中國人一樣的公,民,權,力,不但可以發,財,致,富,還可以從,政,當,官。

唐朝對以漢文化為主的中國傳統文化高度自信。唐朝認為自己的文化,水平最高,對外來文化、藝術,毫無恐懼感,而採取“開,放”政,策。這是積極主動的文化政,策,它採納、吸收有益的外來文化,對之進行改造,使之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向外大力宣傳和輸出唐文化,影響亞非乃至世界各國文化。唐朝堅信“盛世無忌”和中華傳統文化有吸收、改造外來文化的巨大功能,而毫不懼怕外來文化的衝擊。即使如博大精深、徒眾廣多的佛教,在中華文化的改造下,也中國化了。

唐朝的強盛給統,治,者在對外關係上帶來了無比的自信,因而唐朝開放程度很高,路上、海上的絲綢之路**興盛,舉世文明的“絲綢之路” 是聯絡東西方物質文明的紐帶,可這條商業通道在唐帝國時才達到她的最高使用價值。唐帝國的疆域空前遼闊,在西域設立了四個軍,事重鎮,西部邊界直達中亞的石國,為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

隋唐更替,其間的戰爭使人口減少約2000萬以上,戰爭結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這是貞觀之治產生的最重要原因,同時也是唐朝對外關係保持友好往來的最基本原因。

中外友好往來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分別和哪些國家建立了友好往來?

張騫 通西域後開通絲綢之路,開闢了中西交通新紀元。從此中國文明不斷傳到西方。甘英 97年受班超之派出使大秦未成功,但到達西亞波斯灣。安敦 166年派使臣從海道來中國。這是中歐友好往來的最早記錄。鑑真 唐朝高僧,六次東渡日本最終成功,在日本居留十年,傳播唐文化。吉備真備 玄奘 唐朝高僧,唐太宗時期取天...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的條件,唐朝時期對外交往頻繁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 國家強盛,政治安定 2 經濟文化繁榮 對周邊國家和民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3 統治者思想開明,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 4 海陸交通發達,造船業技術先進。唐朝時期對外交往頻繁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原因 唐朝的經濟和文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具備發展對外交往的基本條件,也吸引了各國人前來學習和 唐朝開闢了四通八達...

說說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對外關係

唐朝採取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發展的政策。對外關係也採取比較和平的政策,比如會採取和親政策。唐朝由於經濟發達,文化在當時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與世界許多國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朝鮮 日本派來許多留學生到長安學習。唐朝同阿拉伯地區的友好往來,使綠寶石 胡椒 伊斯蘭教先後傳入中國。請採納 依據材料二並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