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璋思書作者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信給好友用意是什麼

2021-08-22 15:49:40 字數 4960 閱讀 6678

1樓:匿名使用者

《與朱元思書》是南朝梁文學家吳均寫給好友朱元思的信。該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襯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全文分三段。

首段是總寫,勾勒全景,寫出富春江山水之美。第一句「風煙俱淨,天山共色」繪的是遠景,極目遠眺,風停霧散,高爽晴空一塵不染,天山一碧,景象清新而壯闊。這既繪寫景色,又暗點愜意暢遊的季節。

秋天特有迷人景象深深吸引作者,於是泛舟江上,興致分外盎然。第二句,由遠及近,由景及人,寫的是泛舟情景和暢遊心情。「從流飄蕩」,既寫小舟沿江逆水而上的情態,又抒寫心中隨順追趣之情。

一中路美景收不盡,只好「任意東西」以飽眼福。第三句進而寫出作者遊蹤,統觀「自富陽至桐廬」百來裡的山光水色之後,作者由衷讚歎:沿江奇山異水,天下無與倫比。

此文不是運用移步換景寫法,而是在總寫之後,分鏡頭逐一描繪。第二段先承上寫「異水」。前兩句寫富春江靜態美。

江水色澤,青白一片,水流清澈,「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可以看見魚兒在往來嬉戲,甚至連細小的石子也歷歷在目,足見江水的明靜和、清澈。第三句又轉寫富春江的動態。

從地理狀況看。江流自東而西,流經之處地勢複雜,有的地段江面開闊,水波不興,江面如鏡,幽靜明澈,有的地段狹窄,江岸陡峻,故急湍猛浪,桀驁不馴,作者運用兩個比喻,形容江流比射出的箭還快,激浪像駿馬飛奔,真是動人心魂,氣勢不凡。這段只用了三句二十四字,或是正面描繪,或側面烘托,或設喻作譬,就把變幻多姿的景象展現出來。

第三段進而寫「奇山」。作者不是具體地描摹某山某景,而是用概括而形景的語言寫出那段江流險峻的山勢和山中種種奇異的景物,從舟中仰視夾岸群山,無數山峰直插雲天,虎虎有氣,視野從低到高,從點到面。「負勢競上」,視線由低往高移動:

「互相軒邈」,視線向遠處發展,視線擴充套件到座座高山:「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再從區域性擴充套件到整體。

「競上」、「互相」、「爭高」,無生命的山,無不奮發向上,這不僅描繪出層巒迭峰種種奇特的雄姿,還寫出觀賞者盪滌心胸的奇趣,寫了奇特山勢,作者的目光又從整體轉到細部,再次突出山之「奇」,從描寫物件看,寫了泉水、百鳥、鳴蟬、山猿和樹木,但不是突出形象而是從音響和日照角度來寫,寫出聽覺和視覺中新奇的美感,泉水泠泠,清越悅耳,好鳥嚶嚶,和諧動聽;山蟬兒高唱,山猿長啼,也無不令人振奮。山林百間交匯,組成一曲優美交響樂。這一段最後珍兩句寫樹木,跟段首「皆生寒樹」照應,群峰叢樹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給人以欣欣向榮,蓬勃向上感覺,寫樹木繁茂,、虛實結合,正寫「橫柯」、「疏條」,側寫「在晝猶昏」,「有時見日」,運筆手法靈活多變。

這一段描寫山中景物,插入一組議論性偶句「」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是作者觀賞美景中油然而生和聯想,借景言志,既反映了作者對爭名逐利官場的鄙視,又襯出大自然美景誘人的力量,作者出身貧寒,為人耿直,一生較坎坷,曾遭到焚書免職處分,在其他寫景詩文中,也常流露這種不平心情緒。這裡「望峰息心」和「窺谷忘反」中的「谷」既是實指,又是泛指。

就實指而言,意謂這名利極力攀上峰巔,熱衷政務而想飛黃騰達者,應窺見面前危險深谷而返,就泛指而言,意謂大自然的偉大會使**連忘返,平息功名利祿之心。總之,既寫奇景,又抒感概。

2樓:匿名使用者

《與朱元思書》作者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信給好友用意是:

含蓄地流露出對友人的規勸之意,勸他不要汲汲為「世務」。

3樓:嗷嗚mua小摩托

他意在勸友人放下爭名奪利之心,忘情於天地大美之中。如果對你有幫助,請採納哦,謝謝了親

《與朱元思書》表達的思想感情 5

4樓:韓琴

《與朱元思書》表達了作者鄙棄名利、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該文章是南朝梁文學家吳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全文原文如下: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piǎo)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miǎo),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響;好鳥相鳴,嚶嚶(yīng)成韻。蟬則千轉(zhuà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yuān)飛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經綸(lún)世務者,窺(kuī)谷忘反。

橫柯(kē)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白話文釋義:風和煙都散盡了,天和山是一樣的顏色。隨著江流飄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

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裡的水路,奇異的山水獨一無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遊動的魚兒和細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無障礙。

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迅猛的浪濤像飛奔的駿馬。

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樹;山巒憑藉著(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彷彿都在相互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形成了無數的山峰。泉水衝擊著岩石,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百鳥互相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

蟬兒和猿猴也長時間地叫個不斷。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高峰,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治理政務的人,看到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還可以從枝葉的空隙中見到陽光。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魏晉南北朝時,政治黑暗,社會動亂。因而不少知識分子寄情山水來排解心中的苦悶。

吳均也因動亂而生髮熱愛山水風光之情,《與朱元思書》是吳均融合其情後寫給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書信。

《與朱元思書》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簡練明快的筆墨,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機的大自然畫卷,且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動逼真地描繪出富春江沿途的綺麗風光,被視為駢文中寫景的精品。吟誦此文,但覺景美、情美、詞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卻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令人歎為觀止。

文章開篇以簡潔的筆觸,給人們勾畫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並總述自富陽至桐廬水上之遊的總體印象。第二段寫「異水」,先抓住其「縹碧」的特點,寫出了其晶瑩清澈的靜態美,然後以比喻誇張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動態美。靜中有動,動靜結合,顯示出富春江水的秀麗之美和壯觀。

第三段寫「奇特的山」。首先從形的角度寫山勢本身之奇,奇在「負勢競上」、「爭高直指」。山本是靜止的,而在作者筆下,卻彷彿有無窮的奮發向上的生命力,它們彷彿要掙脫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層巒疊嶂。

其次從聲的角度寫空山天籟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鳥和鳴,知了叫個不停,猿猴啼個不住,這些歡快的聲音,匯成一曲對生命的頌歌,把這寂靜的山谷,變成一個熱鬧、和諧、歡樂、祥和的世界。山包容了這些生命,這些生命給這山以無限生氣。

再次從色的角度寫山林中有日無光之奇。山外雖然晴光萬里,山中卻別有景象。作者筆鋒又從動到靜,寫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濃廕庇目,在白天也只是「有時見日」的幽暗的景象。

這一段寫山之形之聲之色,都緊扣一個「奇」字。

5樓:奶昔的海角

《與朱元思書》一文敘述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中所見,描繪了這一段的奇山異水,創造出一種清新自然的意境,流露出作者對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視,含蓄地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希望採納!謝謝~ 純手打

6樓:傲嬌的我

作者觸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對追求功名利祿之徒的蔑視,含蓄地表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隱退的高潔志趣

7樓:匿名使用者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面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元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8樓:怪盜是莎兒

流露出作者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之情,

表達了他熱愛自然,樂於避世歸隱的高潔志趣

9樓:匿名使用者

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抒發了詩人對官場仕途的鄙棄和對追名逐利之徒的蔑視,含蓄的傳達出詩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隱居的高尚情操。

10樓:匿名使用者

感情是:朱元璋喜歡看書。他的老婆也喜歡跟他一起看,他們特別喜歡看一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兩人很感動寫下了《與朱元思書》。 純手打。求採納。

11樓:大祺騰代芙

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沿途所見富春江的秋景,歷歷如畫,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同時,也表現出他沉湎於山水的生活情趣

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的熱愛和鄙棄名利的思想感情對輕鬆自然的崇尚,對自由和諧的嚮往,對歡樂生命的禮讚。

厭棄塵俗,鄙棄名利,留戀自然

12樓:麥洋左丘又琴

表達了作者對富春江奇山異水的讚美、留戀以及鄙棄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的熱愛和鄙棄名利的思想感情。

讀愛的教育讀後感 450字左右

13樓:羽毛和翅膀

愛的教育讀後感

一口氣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情、鄉國之戀……令我不由得被感動。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無不訴說著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教育使愛在昇華。

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愛」的一些思索。愛,是什麼?愛,如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

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

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汙染」、「稀釋」,甚至「消失」。但還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樸實的愛、深厚的愛。

我想《愛的教育》這本好的書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的人

如何把自己的所想,所思,所感,所悟變為思

首先要找對的人,和自己生活離得太遠的人是理解不了的,先試著向和自己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有些接近的人談論,這回更容易讓人感同身受。其次,談此內容是一定要將自己的感情釋放出來,有真情實感,和自己關係比較好的人大多都能感同身受。如果是寫作的話,用例項,打比方什麼的會更讓人理解,感同身受。反正只要有充分依據支撐...

《與顧章書》和《與朱元思書》的都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高雅的志趣 高潔的情懷享受自由 無拘無束 無牽無掛的輕鬆愜意 對自然 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讚頌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甲乙兩文都表現了作者不羨慕榮華富貴,甘願過隱居的生活的高尚情操。都表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藐視,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反映出作者對大自然的愛慕之情,和高尚的品質 與朱元思書翻...

與朱元思書和答謝中書書都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南朝梁文學家吳均的 與朱元思書 抒發了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表現了作者喜愛自然,對社會的不滿情緒。抒發了作者對政治官場的厭倦和對功名利祿的鄙視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南朝文學家陶弘景的 答謝中書書 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