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經濟帶的區位條件

2021-07-31 19:43:13 字數 5186 閱讀 3903

1樓:仔仔頹吮

雲南、貴州和廣西有豐富的水能資源,貴州還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而廣東能源相對比較緊缺,特別是優質的煤兩廣都缺。位於西江流域上游的大西南現已初步建成以煤炭、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工業為基礎和軍工相配合的工業體系,形成了一批初具規模的大中城市,增強了西南自身開發的經濟基礎。西江流域下游地區是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擁有與國際市場緊密聯絡的區位優勢和強大的產業輻射功能。

溯西江而上,現代商業文明逐步由廣東沿海向西南內地推進,興起了肇慶、梧州、賀州、南寧、柳州、百色等新興城市,西江是推動流域經濟形成與發展的重要軸帶。雲貴地區是中國磷礦資源儲量最豐富的地區,具備建立世界級磷化工基地的條件和基礎。該地區還是我國最重要的優質菸草生產基地,雲南連續15年實現利稅位居中國菸草產業第

一、年實現利稅最高達380多億元,貴州輕工業以捲菸工業最為著名,加上廣西菸葉生產,誕生了一大批國內外名牌企業和名牌產品。同時,菸草行業帶動和支援了一批相關產業的發展,造就了一大批鋁箔廠、造紙廠、化肥廠和印刷廠,推動了煙肥、造紙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工業、煙機工業、菸草復烤工業的快速發展。雲南地區還有豐富的生物資源,如亞麻、三

七、紫丹等,適宜大規模種植加工,發展生物製藥產業,並進而形成種植、加工、研發於一體的生物製藥產業鏈。雲南是中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野生花卉資源達2500多種,素有“天然花園”和“植物王國”之稱。西江流域具有豐富的太陽能和水資源,利用太陽能和水電發展能源產業,既可以節省石油和煤炭資源,又能有效避免環境汙染,是新興的綠色產業之一。

目前,西江流域上游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資源的潛在優勢未能變為現實的經濟優勢。在貴州六盤水地區和雲南的曲靖地區分佈著大煤田,但開發程度不夠,生產能力遠遠沒有得到發揮,加上區內外運輸通道不暢,煤炭運輸受阻。紅水河水能蘊藏量大,但目前僅有大化、惡灘、天生橋二級等少數大型水電站,西江其它支流上的中小水電站建設也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坑口、路口以及負荷區水電發展不足,造成區內缺電,使大量生產能力滯存閒置。

貴州東南部和廣西大部分地區適於造紙的原料量大質優,發展造紙工業的條件優越,可是造紙工業一直是這些地區的薄弱環節。

西江流域具備天然的生態旅遊基礎,雲南有著眾多的旅遊資源,如著名的路南石林、大理、西雙版納、三江並流、昆明滇池、麗江玉龍雪山等都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還有大量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從雲南、貴州到廣西、廣東,山川峰林、溶洞、河流、人文景觀、民族風情等無數的天然風景名勝構成了域內特有的旅遊景觀。 有的學者提出一個區域經濟學方面的猜想:

在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程序的初期,大江大河沿邊的下游的經濟發展速度通常比上游快,因此下游地區往往先行一步,現代化程度較高。分析原因是,由於水流的方向問題,自然資源由上游向下遊的流動成本比反方向的成本低,因此自然資源從富裕城市或地區向下遊輸出是比較經濟的。西江流域基本呈現如此分佈特徵,西江流域流貫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和澳門5個省區,上游有豐富的資源,下游是以穗、港、深、澳為核心的現代化程度較高的“珠江大都會帶”,包括廣州、香港、澳門、深圳、珠海、佛山、東莞、江門、中山、順德、南海等城市和117個城鎮。

西江軸線東起港澳和珠江三角洲,西至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區,把經濟發達的華南和資源豐富的大西南聯絡起來。西江流域中上游連線大西南經濟開發地區,下游河口為珠江三角洲西翼佛山、江門、順德、珠海、澳門等經濟發達地區,是連線沿海發達地區和大西南欠發達地區的**地帶,也是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經濟帶的經濟軸線。

雖然同處同一水系和同一源流,西江上、中、下游的經濟發展水平反差異常明顯。下游、中游和上游構成明顯梯度態勢。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已處於工業化的中後期,而與它毗鄰相望的兩個明星城市—香港和澳門,更是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城市,已處於後工業化時期。

中游的廣西(廣東的肇慶也屬中游)部分,處於工業化中前期階段,正待起飛。上游的雲貴,經濟欠發達,正在為經濟起飛做準備。總之,下游珠江三角洲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最發達地區,上游和源頭的雲貴地區卻是近乎被人遺忘的角落。

如今日積月累的發展差距不但沒有收斂的跡象,反而在“馬太效應”的作用力下繼續朝著兩極分化方向發展。西江流域上、中游地區的產業結構層次及產業內部勞動生產率都明顯低於下游珠江三角洲地區,意味著前者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相當繁重,當前關鍵在於發展非農尤其是第二產業,承接來自下游地區的產業轉移。但是,上游和源頭承擔著生態屏障的職責,而從下游轉移過來的工業又多是高能耗、高排放的傳統工業,這又加重了中、上游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難度,上游地區工業發展與水環境保護二者之間造成“兩難抉擇”。

為此,需要從全域性出發權衡利弊,既要找到適宜的發展路徑,又要保護好西江水生態環境。

西江走廊前沿緊接經濟發達的廣東“珠江三角洲”,背靠桂西北和大西南,具有承東啟西的作用,因此,建設西江經濟走廊既有利於開啟東西通道,推動西部地區接受粵、港、澳地區經濟輻射和產業轉移,把改革開放由沿海到內地推進,形成跨地區、多元化的開放格局。換言之,沿海與內陸兩者都需要有共同的載體,通過一個地帶與之銜接。建設西江經濟走廊,加強其作為東西地區之間的樞紐作用,使之能更好地擔負承東啟西的作用,對全域性的改革開放發展無疑有著相當重大的意義。

在“西江產業帶”的沿江地區中,工業產業的發展已初具規模。傳統產業中的製糖、有色金屬、機械製造、建材、冶金等主要產品,已經具有相當的市場競爭力;同時,製藥、鋁材加工、生物、電子、資訊等高技術產業發展較為迅速。在已有的區域合作中,“西江產業帶” 的形成也具備了一定的產業基礎。

有部分省市已經開始進行產業間的轉移與承接,其中距離珠三角較近的廣西率先積極打造產業轉移基地,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如南寧市最先確定建設廣東工業園、廣東商業街和澳門商業街等。

西江流域5省區之間的經濟合作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西江流域各地區間已經建立起天然的紐帶和經濟聯絡。與廣西西江流域接壤的廣東粵西和肇慶地區,經濟發展在廣東僅次珠江三角洲,工業基礎、基礎設施也比較發達。

城市化水平也較粵北、粵東高。而與其接壤的廣西桂東南,工業和基礎設施也具相當規模。這片地區極具接納珠江三角洲工業轉移的條件。

從人文關係上看。西江流域與珠江三角洲同屬嶺南地域文化,文化傳統、生活習俗、道德風尚認同。這一地域操相近的方言,形成相同的風俗習慣,人們往來頻繁,有諸多親緣關係,貨物交流早已形成歷史習慣。

雲南、貴州的電力經過貴州天生橋水電站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區。

在2023年的泛珠江三角洲地區經貿合作洽談會上,西江流域的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澳門5個省區簽約金額達到2000億元,佔洽談會總簽約金額的2/3強;簽約的專案數佔總數的70%以上。這其中相當多的金額和專案是在這5個省區間簽訂的。從人文關係看,西江流域與珠江三角洲同屬嶺南地域文化,文化傳統、生活習俗都有著高度近似性,語言也大致相近,有利於各地區相互開展合作交流,歷史上就往來較為頻繁,貨物交流早已成歷史習慣。

目前,在西江干線沿江兩岸,已經有不少企業、工業園區自發性沿江而建。經濟學家也把眼光投到這一開發上來。著名經濟學家蕭灼基建議,引導珠三角和港澳企業沿江西進,形成上下游依存共贏的產業鏈。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熊宗仁呼籲,各方應加快西江經濟帶建設,並將此納入國家決策。 該流域生態環境惡化速度呈加快趨勢。有資料顯示,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西江上中游森林覆蓋率減少了一半,水土流失面積增大了1.

5倍,活動性滑坡和泥石流數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土壤侵蝕面積佔總面積的53.08%。強度、極強度、劇烈等級的土壤侵蝕模數分別佔全區土壤侵蝕面積的20.

09%、17.46%和1.78%。

水旱災的頻率和受害面積不斷增加。20世紀末期與50年代相比,雲、貴兩省區的受旱面積分別增加了7.7倍和2.

4倍,廣西洪澇受災面積增加了2.76倍。隨著工業的發展,大氣汙染和水汙染日趨嚴重。

酸雨已危及上中游大部分地區,一般酸雨頻率達65%以上,在城市附近和經濟發達地區,不少河段的水質已達不到飲用水標準。

迄今,國家尚未對流域生態功能定位進行系統劃定,未對跨界斷面水功能類別及水質評價要求予以系統明確。在跨省流域功能區未明確情況下,流域內各省根據各自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需要自行對功能區進行劃定。由於未能統籌整個流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單元各自為政的劃定給上下游協調發展帶來極大困難,給整個流域生態功能保護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作用的發揮帶來極大制約,也最終導致各自發展的不可持續。

甚至出現跨界(尤其是省界)同一斷面水功能定位不同、水質評價類別不一致的情況,從而失去了認定流域各行政單元保護與發展的責任義務及協調機制建立的最起碼前提。流域協調就是通過機制建立,明確全流域功能定位、各行政單元責任和義務,變行政單元各自發展為全流域互惠共生、和諧多贏。相對於下游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地區,雲南、貴州屬於經濟不發達地區,保留了較為完好的原始生態環境和民族風情,具備較優質的生態基礎,因而更易於高起點開發綠色產業經濟,走可產業生態發展模式之路,實現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若乘船從東往西而來,遠遠映入眼簾的便是浮於西江**的狀如端硯的硯洲島。傳說,在宋仁宗慶曆二年(2023年),被譽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滿離肇慶時,船出羚羊峽,突然波浪翻騰,狂風驟起。包公事感蹺蹊,立即查問手下人。

原來是端州硯工為了表達他們對包公體恤民情的敬仰,託人送來了一方用黃布裹著的端硯。手下人見是一方石硯,並非金銀珠寶,於是便收下了。包公立即取來端硯拋到江中。

剎時,風平浪靜。後來,在包公擲硯處便隆起了一塊陸洲,這就是硯洲島。包硯的那塊黃布,順流而下,在不遠處的西江邊形成了一片黃色的沙灘,這就是現在黃布沙。

當地人根據此傳說,在硯洲島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至今猶存,且香火不斷。這就是西江二十景之硯渚清風。硯洲包公牌坊過得硯洲,便來到了中國地理書上稱之為西江三峽的羚羊峽。

西江三峽由羚羊峽、三榕峽、大鼎峽組成。西江的風光,也因有三峽而聞名。西江三峽景色怡人,風光秀麗,從東向西有二十處景點:

硯渚清風、羚峽歸帆、羅隱下院、桃溪夕照、望夫歸石、出入山虎、清風仙閣、歸猿古洞、景福花冢、古塔倒影、江樓晚眺、寶塔雨雲、白沙夜月、五顯漁燈、五馬歸槽、龜蛇鎖江、鎮水大鼎、鵝窟濤聲、龍舌王侯、榕峽釣臺。

羚羊峽北側的羅隱下院,原是鼎湖山派出的在渡口專門接應上山進香客人的機構,又稱憩庵。據史書記載,743年,日本入唐留學僧榮睿拜請鑑真大師東渡日本弘法,第五次東渡中,在舟山遇颶風飄流海上,歷經艱辛,才在海南島登陸,後經梧州東到端州(今肇慶市),就在此登上鼎湖山龍興寺(宋改白雲寺),因積勞病重圓寂,後葬於鼎湖山蓮花峰南麓。

西出羚羊峽,江面豁然開闊。來到城區江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西江兩岸四塔擎天的奇特景觀,四座古塔,夾江對峙。詩人郭沫若2023年暢遊西江時,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穩,七星伴月月宮閒的名句。

西江兩岸,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好不熱鬧。北岸是肇慶市區,南岸是高要城區。兩個現代化的都市隔江相映,繁華競逐。

溯江而上,西江大橋一橋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再往前便是大鼎峽和三榕峽。

溯江進入德慶地域,從船上就可以看到四海朝宗的龍母祖廟、歷久如新的三元塔等古蹟。再往西前行,便來到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錦石山下。錦石山高375米,分兩層,上層200米的圓柱石山直插雲霄,下層175米的土山相輔。

錦石山從三個不同的方向遠遠看去,有不同的景象:有如天然華表,故有人稱之為華表石;有如老人,故有人稱之為老君石;有如和尚之頭,故有人稱之為和尚石。其實,錦石山的得名,與史傳有關。

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有利條件有哪些,為什麼要建設長江經濟帶

一是交通便捷,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長江經濟帶橫貫我國腹心地帶,經濟腹地廣闊,不僅把東 中 西三大地帶連線起來,而且還與京滬 京 九 京廣 皖贛 焦柳等南北鐵路幹線交匯,承東啟西,接南濟北,通江達海。二是資源優勢。首先是具有極其豐沛的淡水資源,其次是擁有儲量大 種類多的礦產資源,此外還擁有聞名遐邇的眾...

如圖是「長江經濟帶交通與經濟分佈圖」,該地區是我國最發達的地

讀圖可知,bai1 圖中與長江du幹流相交的鐵zhi路幹線,自西dao向東依次是 a成昆專線 b焦柳線 c京廣線 d京九線屬 e京滬線 2 長江沿岸的大型鋼鐵工業基地自東向西依次為上海 馬鞍山 武漢 重慶 攀枝花 圖中商品糧基地,數碼 表示的是江漢平原商品糧基地,數碼 表示的是鄱陽湖平原商品糧基地 ...

國家開發長江經濟帶包括哪些省市區

長江經濟帶,東起上海 西至雲南,涉及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湖北 江西 湖南 重慶 四川 雲南 貴州 9個省2個直轄市。1 涉及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經濟區,長江中游城市群,滇中地區,黔中地區 長江經濟帶中9省2市到底包含了哪些城市,請給個準確答案及出處 上海市 浙江省 江蘇省 安徽省 湖北省 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