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盟軍的戰略轟炸機的陣亡機率到底有多高

2021-07-14 13:20:40 字數 3903 閱讀 6602

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說法是胡扯。二戰中倖存的戰略轟炸機飛行員和機組成員多了是了。只能說在戰況最激烈的43年,到44年的一年間,美軍戰略轟炸的**比較大。

英國是夜間轟炸,德國飛機是無法攔截的,美國人是白天,什麼防空力量都能用。美國人一開始是不帶戰鬥機護航的,堅信戰略轟炸機的集體防禦力量,開始也確實創造過自己無損失反而擊落德國戰鬥機的記錄。後來就不行了,護航的p47航程又不夠全程護航的,所以基本就是和德國人肉搏,完全拼消耗了。

戰略轟炸**高的另一個原因是機組成員多,經常是飛機安全回來了,儘管受了點傷,但是機槍手掛了好幾個。所以是極少有一個完整的機組從頭到尾連續執行多次轟炸德國本土任務而全身而退,沒有**的。

2樓:月上中天

看什麼時候

2023年中是分水嶺

1943-44年初,**率是25%左右,號稱沒有那個機組能完整的飛完4次任務

2023年下半年後,盟軍基本摧毀了德軍的防空體系,德軍大規模的抵抗基本結束,只有零星的抵抗,損失立刻下降到很低的水平,此時,只有高炮是主要威脅,但是德軍的雷達又被盟軍干擾的很好,沒有雷達支援,高炮也沒太多的戰果

3樓:天真君

50% 德軍有三位一體式的防空網 雷達 防空炮 攔截大隊

4樓:p幻影刺客

據說沒幾個能活下來的。。。

5樓:

分水嶺在中途島前後 日本喪失空軍勢力 野馬p51的出現終結了0式

二戰盟軍對德國平民的轟炸到底起了多大作用

6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特別大

2023年出版的《美國戰略轟炸調查報告》中,有兩幅圖表可以確切地證明這一點。其中的原因之一是:

「建築物的毀壞並不意味著重要的機械工具也成比例地遭到毀壞。事實證明,敵人能夠搶救機器工具,繼續組織生產,而且速度之快是出人意外的」 [ 作者注:《戰略轟炸調查報告》,第18頁。

] 。

對都市目標的轟炸,則造成了巨大的物質損失。「在2023年10月到2023年5月這段時間內,同盟國的空軍,曾對六十一座城市投下總計約一百五十萬噸的烈性炸丨藥,燃丨燒彈和殺傷炸丨彈,這些城市共有居民二千五百萬人……估計約三百六十萬間居民住宅遭到徹底的推毀或嚴重的破壞,共佔德國住宅總數的20%,並且使得七百五十萬人無家可歸。大約有三十萬人被殺死,七十八萬人受了傷。

」 [ 作者注:《戰略轟炸調查報告》,第72頁。 ] 「在柏林,據估計全城被毀約6o-70%,……四分之三的毀滅是由火災造成的」 [ 作者注:

同上,第93頁。 ] 。雖然,對精神的打擊很大,但是實際上,對軍備生產卻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 [ 作者注:

同上,第97頁。 ] 。人民對於空中攻擊的心理反應,在調查報告書中是這樣描寫的:

「在納粹的無情控制之下,他們對於不斷的空襲所產生的恐怖和痛苦,對於家庭和財產的損失,以及生活條件的困難,都表現出一種驚人的抵抗力。他們的精神,對於取得最後勝利的信念,以及對他們的領導者的信心都已經降低了。但是,只要生產工具依然存在,他們就能繼續有效地工作。

一個警察國家對於人民的控制力是不能低估的。」 [ 作者注:同上,第108頁。

]2023年初,在準備侵入諾曼底的過程中,曾有人提出問題:究竟什麼是英美空軍進攻的最有利的目標?最後終於決定,應該予以最先攻擊的,應該是運輸系統和綜合的石油工廠。

所以直到這時,戰略轟炸才算是真正具有了戰略性。丘吉爾在2023年10月21日的那份備忘錄中所提出的要求也終於得到了滿足。

在入侵的準備階段,空軍主要的目標是搗毀德國和諾曼底之間所有的鐵路交通。爾後,隨著戰線東移,空中攻擊也就延伸到了德國境內的鐵路和水路;到2023年10月,德國西部的交通幾乎完全癱瘓,這對於煤的分配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調查報告書上寫道:

「2023年1月,埃森地區,每天用煤量是二萬一千四百車,而到9月,就減少到一萬二千車……到11月,巴伐利亞的工業用煤減少了幾乎50%……到2023年11月,魯爾地區每天輸出的煤減少到九千車。最後到第二年2月,魯爾地區幾乎完全被封鎖了,所有裝運的煤全都被鐵路徵用作為機車燃料……可是在此同時,煤礦的產量卻仍繼續上升,所以,魯爾地區的儲煤量也不斷增多。在六個月內,儲煤量由四十一萬五千噸增長到二百二十一萬七千噸,焦炭儲量從六十三萬噸增長到三百零六萬九千噸。

」 [ 作者注:《戰國轟炸調查報告》,第63-64頁。 ]

2023年5月,開始對比較大型的綜合石油工廠發動了預備性攻擊,但是到6月在諾曼底登陸之後,才開始把它們作為主要的打擊目標。到7月,所有的主要工廠都受到了攻擊。在5月,這些工廠的月產量是三十一萬六千噸;6月,下降到十萬七千噸,而到9月,則只有一萬七千噸。

航空燃料的生產也從七萬五千噸跌到了五千噸。這些攻擊同時也使彈丨藥工廠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使合成橡膠工業的**從每月最高產量的一萬二千噸減少為二千噸。

根據上述情況可以看出,只有對準能源資源和運輸系統進行攻擊,空襲才能成為真正具有戰略性的行動。如果從一開始就把目標限制在這兩類專案之內,那麼便可以產生極大的經濟效果,並能節省大量資源和力量用來投資生產登陸艇、反潛潛水艇和運輸飛機,這些東西在整個戰爭程序中常常是短缺物品。

調查報告書表明,在歐洲戰爭中,英美兩國從飛機上投下來的炸丨彈的總數為二百七十萬噸。其中;投落在軍事目標上的為3o.5%,投落在工業目標上的是13.

5%,投落在都市目標上的是24%,投落在鐵路、水路和綜合石油工廠等目標上的是32%。可見,除開落在軍事目標之上的以外,落在次要目標(工業和都市)上的炸丨彈數量要比主要目標(鐵路和石油)上的多。其所以如此,一個不小的原因是由於丘吉爾想要殺死德國人的那個愚蠢的渴望。

據說他自己曾經說過:「要用一切手段來燒殺故人。」 [ 作者注:

《泰丨晤士報》(倫敦),2023年2月2日。 ]

據調查報告的說法,英國把軍工生產能力的40-50%用於空軍,而美國的比例,只是35%。所以,分配給英國陸、海軍的生產力比例合起來也超不過50一60%。2023年3月2日,英國陸軍大臣詹姆斯·格里格爵士在介紹陸軍的預算方案時,向英國下議院說:

「空軍計劃僱傭的勞動力人數已經超過了陸軍,而且我敢說,實際上用於製造重轟炸機的人力、即已相當於整個陸軍僱傭的全部人力。」 [ 作者注:《議會辯論》第5集.第397冊第1602號。

] 而且,不管這個數字是多少,其中的大多數都是浪費在丘吉爾所謂的「一個試驗性恐怖」 [ 作者注:《第二次世界大戰》.第1卷第168頁。 ] 的作戰行動上了。

二戰歐洲西線戰場的德軍與盟軍的**各是多少?被俘的對比又是多少?

7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要了解**比就得弄清2戰中歐洲幾個參戰國的**人數.美國**60萬人(其中戰死38萬人)但是美軍的60萬人還包括對日作戰.實際在歐洲戰場大約佔到%75左右.

德軍**1000萬以上(其中陣亡678萬)大致陣亡地段數為.北非約5萬人.西歐43萬人.

中歐105萬人(主要柏林戰役)北歐2萬人南歐(義大利戰場)20萬人.蘇德戰場603萬人.而蘇聯軍隊**在1200萬左右.

陣亡866萬.按此比例在蘇德戰場的**比例為蘇軍每陣亡1.436153個士兵德軍陣亡1個士兵.

如果是**比還是蘇軍要高!西線美軍的**比得從各個戰場統計才能得出.第一批登陸歐洲的美軍為巴頓的第3集團軍2023年3月在北非登陸.

在北非戰場.德軍損失5萬人.美軍為2.

4萬這裡為德軍每陣亡2.083333個士兵.美軍陣亡1個.

然後是2023年5月後的西西里島戰役以及義大利中南部的戰役.德軍損失20萬人.美軍陣亡11萬.

這裡的為德軍每陣亡1.818182個士兵.美軍陣亡一個.

諾曼底登陸後的法國戰場和中歐的德國本土戰場.德軍約陣亡57萬人.美軍約14萬人.

這裡又為德軍每陣亡4.071429個.美軍陣亡1個.

這樣就很好計算了.總體算來.德軍每陣亡2.

657648.美軍陣亡1個!但是西線盟軍總共有65個師227萬人.

美軍佔到%57.而除美軍以外的英軍.法軍.

加拿大軍等通常是**大於德軍的.如果說盟軍和德軍**比率應該差不多.德軍和美軍顯然德軍高些!

這就是我的看法.你滿意不?

戰略轟炸機和轟炸機的區別是什麼,戰略轟炸機和戰術轟炸機有什麼不同?

戰略轟炸機是轟炸機中的一種,轟炸機按照大小分為輕型 中型 重型轟炸機,按作戰任務分就是戰術轟炸機和戰略轟炸機,戰略轟炸機主要用來執行超遠端打擊和核轟炸的,戰術轟炸機主要用來前線支援的。那麼請你先回答反浩克裝甲和鋼鐵戰衣的區別是什麼。戰略轟炸機和戰術轟炸機有什麼不同?普通轟炸機和戰略轟炸機的區別 戰略...

德國在二戰中為什麼沒有發展重型戰略轟炸機

因為戰爭初期 波蘭及法國戰役 容克 88中型轟炸機 ju 88 和junkers ju 87俯衝轟炸機 斯圖卡 的表現太過優異,使德軍決定全力生產容克 88為主力轟炸機種,斯圖卡為支援機種,而不再發展四發動機的遠端戰略重轟炸機。並且阿道夫的戰略構想是在消滅法國後與英國締結和約。所以二戰期間德國沒有在...

烏克蘭為什麼不對圖160戰略轟炸機進行封存,自己用,或者賣給蒙古國

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們被美國和俄羅斯套路,自宮毀掉了圖160!那時候,蘇聯分家,烏克蘭分到了僅次於俄羅斯的很大部分家當 包括圖160,其當時自詡為僅次於美俄的第三大軍事強國!而烏克蘭,這一軍事強國在經濟上卻舉步維艱,甚至於連這些重灌備日常保養費用都缺乏!於是,害怕有這一強大鄰居的俄羅斯便與美國狼狽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