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裡說的三界是那三界,大家好,佛教中的三界指的是哪三界,有什麼含義?謝謝大家

2021-07-01 00:07:59 字數 5226 閱讀 5800

1樓:人淡如菊

佛界三界指眾生所居之慾界、色界、無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三個層次;又稱作三有生死,或單稱三有。

一、欲界:從地獄起至他化自在天,善惡參差,男女雜居,多諸染欲,故云。

二、色界:從初禪天至四禪天,無有女形,亦無慾染,且宮殿高大,皆由淨色化身,故云。

三、無色界:從空無邊處天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但具四心而無色質,故云。由此可知,具情慾為欲界,色相殊勝為色界,離色質為無色界。三界的生處,各依所作所為而差別。

2樓:匿名使用者

三界指眾生所居之慾界、色界、無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三個層次;又稱作三有生死,或單稱三有。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無邊際,故又稱苦界、苦海。

(1) 欲界(梵kāma -dhātu),即具有淫慾、情慾、色慾、食慾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等二十處;因男女參居,多諸染欲,故稱欲界。

(2) 色界(梵rūpa -dhātu),色為變礙之義或示現之義,乃遠離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無有欲染,亦無女形,其眾生皆由化生;其宮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質,故稱色界。

此界依禪定之深淺粗妙而分四級,從初禪梵天,終至阿迦膩吒天,凡有十八天。

(3) 無色界(梵arūpa -dhātu),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物質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無一物質之物,亦無身體、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又稱四無色、四空處。

此三界之果報雖有優劣、苦樂等差別,但屬迷界,系眾生生死輪迴之趣,故為聖者所厭棄。《法華經·譬喻品》(大九·一四下):‘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又《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能於三界獄,勉出諸眾生。’即勸三界諸有情莫以三界為安,當勤求解脫。

[南本大般涅盤經卷十

三、俱舍論卷

八、品類足論卷

五、大毗婆沙論卷七十

五、瑜伽師地論卷

四、大智度論卷二十

一、華嚴經孔目章卷二]

我們所在的娑婆世界有三界六道,眾生隨業遷流,輪轉不休.暫苦暫樂,若執一時之快樂為永久,置行為後果於不顧,自然會果報相隨,三世因果輪迴業報實際上是對我們日常生活中聯絡的觀點和因果聯絡的觀點作了延伸,人們盲目相信鬼神故為偏頗迷信,但是事無孤立,互相聯絡則應該無人可以否認..

3樓:淨空法師彌陀佛

佛教三界   一、指眾生所居之慾界、色界、無色界   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三個層次;又稱作三有生死,或單稱三有。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無邊際,故又稱苦界、苦海。 1、欲界。

即具有淫慾、情慾、色慾、食慾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等二十處;因男女參居,多諸染欲,故稱欲界。 2、色界。

色為變礙之義或示現之義,乃遠離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無有欲染,亦無女形,其眾生皆由化生;其宮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質,故稱色界。

此界依禪定之深淺粗妙而分四級,從初禪梵天,終至阿迦膩吒天,凡有十八天。 3、無色界。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物質之有情所住之世界。

此界無一物質之物,亦無身體、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又稱四無色、四空處。 此三界之果報雖有優劣、苦樂等差別,但屬迷界,系眾生生死輪迴之趣,故為聖者所厭棄。

二、指斷界、離界、滅界等三種無為解脫之對治道 1、斷界。即斷除九結(九種煩惱)中除貪以外之其餘八種煩惱,或斷除無明結。 2、離界。

謂斷離貪煩惱或斷除愛結。 3、滅界。謂斷滅有漏善及諸有為、無覆無記等煩惱。

即除九種煩惱外之其餘有漏法。 三、指色界、無色界、盡界 四、指法界、心界、眾生界   此係基於華嚴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說而立。   佛教發源地   佛法講緣起、業感、因緣果報,世間相莫非如此一般。

佛教發源於印度,曾經盛行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正是有緣的眾生,業力感召,與佛陀共聚在同一時代,蒙佛教化,應度者皆已度脫,未度者皆已種下得度因緣,佛陀降生示現在印度,整體的教團教法風行在印度及東南亞,長達一千五百多年的歲數,於是又被回教侵凌,及婆羅門教的滲透,佛教也就逐漸消失於印度,佛教在印度便成為歷史上的聖蹟,這段因緣,佛法稱之為緣起緣滅,亦稱業感,乃至因緣果報。世界相是如此,佛去亦必如此。 中國隋唐的佛教盛行的朝代,亦稱佛教**時代,前後第行將近五百年的歲數,最後也被不信佛法的暴君所摧毀,造成佛教慘淡的悲劇,如當時三武一宗的滅佛,,與近代中共*****,紅衛兵大破佛教,全面性摧殘三寶,可謂罪大惡極的歷史罪人,三武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一宗即五代時周世宗。

這些罪人,給與佛教的破壞毀滅,是中國佛教史上的暗淡時期。 佛陀與**們緣起在同一時代,也隨著緣滅消失人間,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諸法,國家也是緣起,緣起的國家,亦必緣滅,佛法緣起於世間,也必緣滅於世間,緣生緣滅是世間的真相,也是無上真理。

4樓:道易心成

世人以善惡或權利來劃分三界,在喬達摩的心中是沒有的,在高靈界是以能量**區分三界的,比如在地球及相關星體的範圍內,簡單來說,我們將能夠靠氣靈執行自生能量的視為一界,如山川水河日月星河;直接或間接主要以水土為食的為一界,包括各種生靈、動植物和以眾生靈信念生存的靈物(眾人口中所述的鬼怪及普通仙神);另一界是以斗轉星移的氣靈為能量補給的,視為一界。

5樓:匿名使用者

過去 現在 未來

6樓:上課唱情歌噢

欲界、色界、無色界。

大家好,佛教中的三界指的是哪三界,有什麼含義?謝謝大家

7樓:匿名使用者

新年好! ^_^

三界指眾生所居之慾界、色界、無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階級;系迷於生死輪迴等生存界(即有)之分類,故稱作三有生死,或單稱三有。又三界迷苦之領域如大海之無邊際,故又稱苦界、苦海。

欲界,即具有淫慾、情慾、色慾、食慾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等二十處;因男女參居,多諸染欲,故稱欲界。

色界,色為變礙之義或示現之義,乃遠離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無有欲染,亦無女形,其眾生皆由化生;其宮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質,故稱色界。

此界依禪定之深淺粗妙而分四級,從初禪梵天,終至阿迦膩吒天,凡有十八天。

無色界,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物質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無一物質之物,亦無身體、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又稱四無色、四空處。

此三界之果報雖有優劣、苦樂等差別,但屬迷界,系眾生生死輪迴之趣,故為聖者所厭棄。

欲界

色界

無色界

8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佛教的“三界說”是指什麼?

佛家三界是指哪三界,五行是指哪五行?

9樓:鄭失憶

三界本來為宗來

教術語。道

源家所說的“三界bai”是指天、地

du、人三界,指的是

zhi整個世界或是宇宙範dao圍。在佛教術語中指眾生所居之慾界、色界、無色界或指斷界、離界、滅界等三種無為解脫之道。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於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五行指:

金、木、水、火、土。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迴圈不已。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執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是由於中國古代人對世界認識不足造成的,。

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10樓:匿名使用者

五行:金木水火土

三界:天上,地上,地下

這主要是範圍概括,不是定指,如同三人行必有我師,不一定是三個人,這個三是多的意思。所以個人認為五行三界是範圍概括,你的修行超脫這個了,就是出輪迴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欲界 色界 無色界 佛教不講五行 講四大 地 水 火 風

佛教裡說的三界和娑婆世界是什麼關係? 30

12樓:宜都書童

只有佛世界沒有三界六道,其他世界有。

佛教的時空觀,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即一佛土(釋迦牟尼佛),又稱三千大千世界。娑婆世界相當於十億個銀河系。《佛說阿彌陀經》雲“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附圖理解娑婆世界,其他世界亦復如是。

13樓:潛川如斯

一個是大概念,譬如娑婆世界,類似於“銀河系”;一個是小概念,譬如三界,類似於“生存在銀河系裡的不同層次和維度的生命空間”。二者相當於從屬關係。

14樓:艾瑪我好帥

佛教三界,指眾生所居之慾界、色界、無色界。娑婆世界,指世人們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

15樓:罪惡愚夫

三界指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裡按慾望層次分的三個層次。都是穢土世界。無色界的天人只有一念在思考。

沒有物質和身體。色戒,雖然有身體和物質但是慾望很小,更沒有男女的慾望。欲界,也就是我們這個層次了。

什麼慾望都有。也就是最苦的。欲界天人比我們舒服很多,慾望也少很多。

娑婆世界上三千大千世界之一。

16樓:仙兒真美

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而娑婆世界,指的是欲界,也就是我們人間。

17樓:釋迦j夢悟

娑婆是梵語的音譯,也譯作索訶、娑河等,意為堪忍,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眾生忍苦的能力相當強。根據佛教的說法,世人們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

三界也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是對娑婆世界的一個分類。

可以這樣比喻,娑婆世界是一所高中,高中分三個年級,也就是有三界。

18樓:在德勝巖跳霹靂舞的大力水手

三界就是娑婆世界,名稱不同,一個意思。

佛學裡所說的三界指的是哪三界,佛教裡說的三界是那三界?

欲界 色界 無色界 一 指眾生所居之慾界 色界 無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三個層次 又稱作三有生死,或單稱三有。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無邊際,故又稱苦界 苦海。1 欲界 梵k ma dh tu 即具有淫慾 情慾 色慾 食慾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

天地有六界,玉帝只管三界,那三界呢

神界和仙界也是因此人們將其合稱為了神仙,但是神和仙卻是完全不一樣的,總的來講神的地位還有能力是要高於仙的,而人界雖然人間有很多的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老大,但是管理整個人界的就是玉帝了。就從沒地方都能夠叫出土地公公就可以看出來。而之後的妖界,他們的首領就是蚩尤了。因為蚩尤的形象就是一個比較的妖,非...

道教中的三界六道和佛教中的三界六道有什麼區別

道家所說的 三界 是指天 地 人三界。佛教所說的 三界 是指眾生所居之慾界 色界 無色界。道教的說法是三界五行,三界名稱兩教相同,但是佛教認為三界六道里任何東西都沒有完全擺脫生死,但是道教有四種生靈卻完全擺脫了生死。道教和佛教只是名字不同 但其都是天道 修行的宗旨都是一樣的 佛教裡三界和六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