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文言文

2021-04-20 21:33:47 字數 6059 閱讀 5065

1樓:江南龍珠

1.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指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變換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2樓:ǒ點點兜兜

因為這句話出自《論語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639313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有個背景,故後人多用來指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變換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

論語子罕篇記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這裡的逝字,漢儒注,以及爾雅、說文,都當往字講,而往字依古注可作兩種解釋,一是既往,一是前往。依照既往解,則逝字就是消逝的意思,依照前往解,則逝字就是前進的意思。兩者都有根據,究竟以何者為是,頗難推敲,這就要在字句以外尋繹了。

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觀俯察,再看河川裡的流水,因而興起感嘆。他所說的「逝者」,沒有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羅永珍。且就天地人事而言,孔子仰觀天文,想到日月執行,晝夜更始,便是往一日即去一日,俯察地理,想到花開木落,四時變遷,便是往一年即去一年。

天地如此,生在天地間的人,亦不例外。人自出生以後,由少而壯,由壯而老,每過一日,即去一日,每過一歲,即去一歲。個人如此,群體亦不例外。

中國歷史到了五帝時代,不再有三皇,到了夏商周,不再有五帝。孔子生在春秋亂世,想見西周盛況,也見不到,只能夢見周公而已。由此可知,自然界、人世間、宇宙萬有,無一不是逝者,無一不像河裡的流水,晝夜不住的流,一經流去,便不會流回來。

所以李太白將進酒說:「奔流到海不復回。」古希臘哲人也說:

「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這樣看來,逝字作消逝解,應當不錯。

聖人一言,含有多義,讀經雖依註解把**字句讀通,但不能到此就止,尚須廣泛思維言外之意。孔門大賢子貢曾經推崇顏子聞一知十,他自己只能聞一知二。我們普通人,不敢與顏子相比,但也不可以聞一隻知一,應當思齊於子貢。

例如我們讀悉這逝者的意義,一想自身,以及身外的權力財富,都如流水,一縱即逝,只好對酒當歌,嘆問人生幾何,這就是聞一知一之咎。此處逝者所指的是萬有現象,而非本體。永珍有生來滅去種種情形,本體則不來不去,不生不滅,如蘇東坡在赤壁賦裡說的「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讀經如果不是聞一隻知其一,便須從遷流的現象追求不遷流的本體,只要追求到一點訊息,便能茅塞頓開,眼前呈現的宇宙人生,別是一番境界,這才體驗到讀經的樂趣。

**的字句義理雖通,仍然未到止境,這只是知道學理而已。知理之後,必須依理去實行,不行不得真知。例如已知逝與不逝之理,便須放下那些必逝之物,不與人爭,但求不逝的本體。

得其本體,親見不生不滅之境,才算是真知。假使尚有貪心,起念與人爭名奪利,便是放不下,嚴格說來,實未通經,應當反省,一切貪心妄念起時,當即剋制,這就是「克唸作聖。」讀經不希望作聖則已,希聖就應當如此用功。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評析】

孔子這句話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祕密,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效果不一樣,自身的素質固然是一個方面,更加重要的還在於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態度或感覺。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對一門科目產生了興趣之後,自然會學得比別人好。

《論語》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句,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緊承好之者突出樂之者。這就如同數學中的邏輯推導,層層推進,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

使用了頂針的修辭。頂針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修辭。它是用前一句的結尾做後一句的開頭,使鄰接的兩個句子上遞下接、首尾蟬聯。在古詩文中使用甚多。

解釋文言文

3樓:惠♀蓮

貓頭抄鷹遇見了斑鳩,斑鳩bai問它:「你要到哪兒去呀?」

貓頭du鷹說:「zhi

我準備搬到東邊去。」dao

斑鳩問:「為什麼呢?」

貓頭鷹說:「村裡人都討厭我的叫聲,因此我想搬到東邊去。」

斑鳩說:「你改變叫聲,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變叫聲,即使搬到東邊去,東邊村裡人照樣討厭你。」

4樓:匿名使用者

1.貓頭鷹遇見了斑鳩,斑鳩問它:「你要到哪兒去(安家)?」 貓頭鷹說:「我打算

內向東邊遷

容徙。」 斑鳩問:「什麼原因呢?

」 貓頭鷹說:「村裡人都討厭我的鳴叫聲,因此我打算向東遷徙。」 斑鳩說:

「您只要能夠改變自己的鳴叫聲,就可以了。如不能改變叫聲,即使向東遷徙,村裡人照樣討厭你的鳴叫聲。」

2.梟遇見了鳩。鳩說:「您打算到**(安家)?」

梟說:「我準備向東邊搬遷。」

鳩說:「為什麼?」

梟說:「村裡人都很討厭我的鳴叫聲,因為這個原因(我)才要向東邊搬遷。」

鳩說:「你能改變鳴叫聲,可以向東搬遷;不能改變鳴叫聲,向東搬遷(那裡人)還是會討厭你的叫聲。」

3.★梟☆(梟讀音xiāo)又稱鵂鶹(xiū liú),一種形似貓頭鷹的鳥。

★子將安之☆您打算到**(安家)?子,對方的尊稱。將,打算、準備。安,**。之,到。

★東徙☆(徙讀音xǐ)向東邊搬遷。

★惡☆討厭、憎恨。

★以☆因為。

★更☆改變。

安之:去**。 以故:因此。 更:改變. 徒:遷移

5樓:火之風翼

梟(一種鳥,抄貓頭鷹)遇到鳩(又一種鳥),鳩說:「你將到那裡?」梟說:

「我將遷徙到東方。」鳩說:「為什麼呢?

」梟說:「鄉里的人都討厭我的叫聲,所以我要遷徙到東方。」鳩說:

「你能夠改變叫聲就可以了;不能改變叫聲,遷徙到東方,(人們)還討厭你的叫聲。」

6樓:牛碧房雨旋

項羽不來

肯竟學項羽不肯完成他的學業自(bai就跑去打天下了)項籍1.少時,學du

書2.不成zhi,去3.學劍,又dao不成。

項梁怒4.之。籍曰:

「書,足5.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

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6.。

(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註釋]:

1.項籍:項羽。項羽名籍,字羽。

2.書:指古書典籍,被項籍曲解為僅僅是識字記名姓。

3.去:拋棄。

4.項梁:項羽的叔父。

5.足:只要,足夠。

6.竟學:學習完成。

竟,完畢,最終。成語有「有志者事竟成」,「竟成」即最終能成功。《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此指「完畢」。《屈原列傳》:

「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又,「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這兩個「竟」均解釋為「最終」。

翻譯:項籍年少時,讀書沒有成就,去練劍,又無所成.項梁對他很生氣.

項籍說:"讀書,只能夠讓人記住姓名而已.學劍,又只可以戰勝一個人,不值得學.

要學就要學能戰勝千萬人的知識."於是項梁開始教項籍學習兵法,項籍很高興;但是等到他大概知道其中意思的時候,又不願意深入學下去

7樓:堯宵雷經義

原文:夫用兵來之道,要在人自和,人和則

bai不勸而自戰矣。若將吏相du

猜,士卒不附,忠謀zhi不納,群下謗dao議,讒慝互生,雖有湯、武之智,而不能取勝於匹夫,況眾人矣?

譯文:用兵打仗,要人心團結,人心團結則不用動員就能齊心作戰了。如果將領之間相互猜疑,士卒就不會效力,好的計策不採納,部下們就會生出不滿的言語,互相說對方的壞話,就算有商湯、周武王的智謀,也不能打敗普通的人,更何況一般的人呢?

選自《孫子兵法》

古文中「其」的全部解釋。

8樓:晚夏落飛霜

1、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她)的」、「它的」、「他們的」。唐·韓愈《師說》:「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郯子等人,他們的賢能不如孔子。)

2、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她)」、「它」、「他們」。宋·歐陽修《賣油翁》:「見其發矢十中**。」(看見他射箭十發中可以中**發。)

3、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於「我」、「我的」。宋·王安石《遊褒禪記》:「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

【又】自己的。先秦·孔子《論語》:「亦各言其志也。」(都在各自發表自己的志向。)

4、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你的」、「你們的」。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堅默然良久,曰:『諸君各言其志。』」(孫堅沉默了很久,說:

」諸位都發表你們的見解志向。)

5、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些」。唐·柳宗元《捕蛇者說》:「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有個姓蔣的人,專門從事這項活動已經三代人了。)

6、指示代詞,相當於「其中」,「當中」。先秦·孔子《論語》十則》:「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聽,選擇它好的地方學習。)

7、恐怕;大概。表示推測、估計。唐·韓愈《師說》:「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能成為愚人,大概都出於這吧?)

8、難道,豈。表示反詰、反問。唐·韓愈《馬說》:「其真無馬邪?」(難道真的沒有馬了嗎?)

9、還是。表示委婉地商量。先秦·燭之武《燭之武退秦師》:「吾其還也。」(我還是回去吧。)

10、可要。表示期望。宋·歐陽修《伶官傳序》:「爾其無忘乃父志!」(你可不要忘記了你父親的志向。)

11、如果;假如。表示假設。先秦·孟子《齊桓晉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假如這是真的,誰可以駕御?)

12、無實義,起調節節奏、舒緩語氣等作用。先秦·屈原《涉江》:「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其承宇。」(雪花紛紛飄落一望無際啊,濃雲密佈好像壓著屋簷。)

9樓:杜健超

文言字詞「為」的用法

文言文中,「為」的用法大致有四類。

第一類,動詞

1讀音:wéi。做,幹

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是不去做,並不是做不到啊。

2讀音:wéi。治,治理。

為國以禮。(《論語侍坐》)

——用禮治理國家。

3讀音:wéi。製造,製作。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墨子公輸》)——我從北方聽說您正在製造雲梯,準備用它來攻打宋國。

4讀音:wéi。整理,準備

乃為裝譴荊軻(《荊軻刺秦王》)

——於是整理行裝,派遣荊軻上路。

5讀音:wéi。當作,作為,變成,成為

然後以六合為家(賈誼《過秦論》)

——然後又把天下當作自己的家。

6讀音:wéi。以為,認為

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我認為大王您這樣做是不合裡理的。

7讀音:wéi。是,算是,算作,叫做,稱做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陳涉世家》)

——於是陳涉就被立為國王,國號稱做張楚。

第二類介詞

1讀音:wèi。表動作行為的物件。跟,對,向。

太子怒,如為王泣。(《韓非子》

——太子發怒,進去對著君王哭泣。

2讀音:wèi。表動作行為的目的。為了。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文章應該為了反映時代而著述,詩歌為了反映事實而創作。

3讀音:wèi。表動作行為的原因。因為,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自然界的執行是有規律的,不會因為有堯而存在,也不會因為有桀而滅亡。

4讀音:wèi。表動作行為的受事者,給,替。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庖丁替文惠君解牛。

5讀音:wéi。表被動,被

吾屬皆為之虜矣!(《鴻門宴》

——我們這些人都要被他俘虜了1

第三類;連詞。

1讀音:wéi。表因果關係,因為。

為肥甘不足於口與?(《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是因為山珍海味不夠吃嗎?

2讀音:wéi。表假設關係,如果。

秦為知之,必不救也。(《戰國策》)

——秦國如果知道這件事,必定不會出兵救援。

第四類,語氣助詞,用於句尾,表疑問語氣,呢。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遊》)

——為什麼飛上高空九萬里以後才向南飛呢?

引用自

文言文解釋,文言文 解釋

編輯本段 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 環 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 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 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文言文投筆從戎的翻譯與解釋,文言文《投筆從戎》的翻譯

故事原文編輯 班超 為人有志,不修細節 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王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 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 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4故事...

《矛與盾》文言文的解釋文言文《矛與盾》的所有解釋

矛與盾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吾盾之堅 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 內 吾矛容之利 於物無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其人弗能應也 譯文 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誇讚自己的盾說 我的盾十分堅固,任何東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說 我的矛十分鋒利,什麼東西都能穿透。有人問 用您的矛戳您的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