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詩詞從什麼時候開始興盛起來得

2021-04-19 22:53:44 字數 2792 閱讀 6341

1樓:龍之騰必潛乃翔

在唐朝時期開始正式施行科舉制,唐玄宗時期,唐玄宗將詩詞歌賦作為主考內容,此後唐詩進入興盛期,並迅速到達巔峰!

古詩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國的古詩詞最初興起於哪個年代?

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章 詩史述略

一、 《詩經》與《楚辭》

二、 漢魏六朝詩歌

三、 唐宋詩歌

四、 元明清詩歌

第二章 詞史述略

一、 詞的起源

二、 唐、五代詞

三、 北宋、南宋詞

四、 金元明清詞

3樓:匿名使用者

俗話說,唐詩宋詞。

詩是在唐朝時期發展起來的,李白、杜甫等偉大的詩人都是唐朝人。

詞是在宋朝發展起來的。陸游、女詞人李清照都是宋朝人。

4樓:匿名使用者

興起於唐代,到宋代時達到鼎盛

古風(歌曲、詩詞、**等)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什麼時候開始盛行的,是有很多人喜歡嗎?

5樓:夜澈雪神

古風應該很早就有了吧,,尤其詩詞什麼的0.0?

古風歌曲大概是心然引起了風潮,現在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如果是盛行的話,我只能說,不能算……喜歡的人不算多,,,身邊的人一個也沒有喜歡的也是常事吧=。=

6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喜歡古風的人還是有一部分的吧,至少我個人就很喜歡啊~

有很多有才情的網友寫詩詞啊,當然也有可能更早。

現在算不上盛行……真的……

7樓:麗芷汀芳

古風,一指古代的風俗習慣,多指質樸的生活作風:古風猶存。同時古風也是一種文學載體,不是古體詩。

古風只有三類:「歌」、「行」、「吟」例如:《長歌行》,《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

《詩經》中有十五國風,後人引申把詩歌也稱為『風』。另外,唐代以後詩人們作古體詩,與格律詩相對,往往稱之為「古風」或在題目上標明「古風」。

關於歌曲:最早的古風由遊戲開始,玩家填詞翻唱,其中以心然最為出名,她於2023年開始第一首古風歌曲,《新絕代雙驕3》主題曲《守候》。此後更有墨明棋妙,千歌未央,滄海樂茗等古風原創**團隊。

關於**應該是現有中國風(**也是吧),後來有了**什麼的部分就歸於古風類了,我見過的大多是給古言**的配畫,也有給歌曲配的,還有的就是純自創,大多旨在表現唯美古風

盛行也算不上吧,有很多人喜歡應該是的,很多人根本就沒聽說過,聽說後也許會很喜歡,這個不好說啊,自己喜歡就好啦,據我瞭解喜歡的大多是大學生,應該是近幾年愛好者才開始多起來的吧

(親,僅供參考哦)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淵源和趨向

9樓:匿名使用者

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提出解讀詩歌的一個基本方法——「以意逆志」。孟子說:「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孟子·萬章上》)就是說,我們在解說、欣賞詩歌的時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詞,更不能拘於個別字眼去理解詩句,而應該從作品的整體出發,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理解詩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論其世也。」(《孟子·萬章下》)就是說,在欣賞、吟詠詩歌作品時,應該深入**作者的生平和為人,全面瞭解其所生活的環境和時代,即所謂的「知人論世」的欣賞方法。

司空圖更將詩歌的感發概括為「象外之象」,這些都主要是詩歌作者感發層面。朱熹注「興」為「感發志意」,已就讀者角度來確定詩歌的功用,而王夫之則是將此功用觀與詩歌創作論打通。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三境界」解讀法,以喚起人心靈中某種崇高美好的意念來引發出一種正面的激勵效果。

語文教育界意識到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朱自清在《經典常談》中提到「在中等以上的教育裡,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專案。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葉聖陶在《讀《經典常談》中也指出「學校裡課程的設定,通常根據三種價值:

一種是實用價值,一種是訓練價值;還有一種是文化價值。古書具有文化價值,讓學生讀些古書,瞭解『固有文化』,實在不是沒有道理」。

《唐宋詩詞文化解讀》全書計24章,分類對唐詩宋詞進行了文化解讀,但其中大部分章節,只論及其綱要與基本思路,言猶未盡,又限於學術方面,對如何實施教學隻字不提。

在中國知網上以「文化解讀」為檢索詞搜檢到(2000-2023年)關於涉及古詩詞解讀方面的**計21條,圍繞意象、器樂、宗教、情景等方面,但關於古典詩詞教學的文化解讀的研究大多是淺嘗,論及文化內涵輒止,並未對如何實施教學提出意見和建議。

孫玉華在《立象以立意——古詩詞的文化解讀》一文中指出:古代詩人總是在天地萬物中尋覓自己生命的禪床、精神的寄託。這說明在語文教育界已意識到古典詩詞教學文化解讀的必要,並著意實施。

目前高中古典詩詞教學,基本上還遵循著:對篇章、段落、詞句、標點的層層解剖,圍繞如何更有效地掌握字詞,理解文意,提高考試成績做文章。字詞意義、句子成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種老套落依舊放之每節課而皆準。

古典詩詞中的經典名言,能夠要求學生識誦,但深遂思想,課堂上較少涉及或根本不涉及,影響到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吸收,影響到學生各自特長和個性的形成。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給你一個思路

中國是個詩國,先秦的詩經開始,到魏晉五言詩,唐宋詩,頂峰的詩到了元明清化為詞曲散文而延續,也就是說,這是個詩學的延續

與古希臘的詩學比,中國的更有延續性和綜合性

玻璃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玻璃的?

玻璃最初由火山噴出的酸性巖凝固而得。約公元前3700年前,古埃及人已製出玻璃裝飾品和簡單玻璃器皿,當時只有有色玻璃,約公元前1000 年前,中國製造出無色玻璃。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研製望遠鏡的需要,製出光學玻璃。1873年,比利時首先製出平板玻璃。190...

中國古代婦女纏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纏小腳最早開始於公元969 975年南唐李煜在位的時期,李後主的一個窅娘別出心裁,用帛將腳纏成新月外形在金蓮花上舞蹈取悅天子。後來這種風氣漸漸普及到了百姓人家,女子都以纏足為美。那時候的封建文人和士大夫都有著病態的審美,視女子為玩物,賞玩女子的小腳成了一種癖好。另外,古代有著父權制社會 男尊女卑 的...

新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軍訓

我記得上海最早小學生就有軍訓,那時軍訓剛開始有,小學是五年制,五年級軍訓。我們是1990年軍訓的,後來上中學預備班又軍訓。歷史學與歷史教育的區別 一個是複合型高階專門人才而 歷史教育是高階技術應用性人才歷史學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本知識,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史學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