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言實詞中選兩個舉例1,本意引伸意2,著兩個字的詞類活用舉例,例子出自哪篇初高中文章

2021-03-29 02:22:53 字數 9540 閱讀 7365

1樓:龍龍

你提的這個問題,還真是蠻好的,從中學生的角度看,你覺得怎麼學習才更方便呢?是用講兵這種方式好,還是講鄙這種方式好?

兵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 這是本義,**,兵器。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觸龍說趙太后》,引申義,軍隊。

可汗大點兵。《木蘭詩》 引申義,軍隊。 士兵。

「兵」的本義為「兵器、**」。引申為「持兵器的人,士兵、軍隊」「軍事、戰爭」當然跟兵器**有關。由「戰爭、軍事」義引申出「侵略」「戰略,戰術」等義。

從成語可以知道的有這些。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厭詐 兵強馬壯 兵出無名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兵臨城下 兵戎相見 哀兵必勝 按兵不動 厲兵秣馬

從鄙看引申義。

引申義:所謂引申義,就是由本義直接或間接引申出來的意義,即在本義的基礎上繁衍派生出來的意義。如:

鄙 :本義為「邊境」。

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出師表》)

③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曹劌論戰》)

例①中的「鄙」的含義為其本義「邊境」,例②中的「鄙」的含義為「偏僻」,例③中的「鄙」的含義為「淺陋」、「庸俗」。因為是邊境地區,所以偏僻閉塞;由於閉塞,未能受到社會文明教化,因而相對較為淺陋、庸俗。②③各義都是由①義引申出來的。

①義「邊境」是引申的起點,②義是直接從①義引申而來,是直接引申。③義是從②義引申而來,屬間接引申。

「朝」本義為「早晨」,讀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見君主,故有「朝見」之義;由「朝見」而有「朝廷、朝代」之義;「朝見」其使動義即為「使朝見」。

朝三暮四 改朝換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毀 朝聞夕死 朝歌夜弦 朝發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只爭朝夕 班師回朝 枵腹終朝

一些例句: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鄒忌諷齊王納諫》

於是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

相如每朝時,常稱病《廉頗藺相如列傳》

兩個字的詞類活用

2樓:00水

1.形容詞作動詞;變白 2.。。。。(不甚清楚,就不誤人子弟);旁邊。

直接引伸和間接引伸是什麼意思 5

3樓:匿名使用者

字面上解釋~

直接引伸計 是引伸計通過彈簧、皮筋套等連線方式,直接裝卡在試樣上進行試驗。

間接引伸計 有一些特殊規格試驗,引伸計不能直接安裝在其上測量,通過一個連線件測量。

精度方面 直接》間接

4樓:南羽不難語

打個比方吧:直接引伸就像是比喻,間接引伸就是暗喻。

5樓:匿名使用者

湖北人:「你這個人臉皮真厚,比城牆拐彎還厚」。這是直接引申。

四川人:「你這個人臉皮真薄,一天比一天薄」。(最後就沒了)這是間接引申。

高中要求掌握的120個文言實詞歸類

6樓:芙蓉花開並蒂蓮

文言實詞:

是學習文言文的基礎,為高考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點.課程標準要求"瞭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落實在高考中,則表現為考查的物件是常見實詞,考查考生能否結合所學的文言知識,在陌生的語境中對文言實詞做出正確的理解和判斷.

所考的文言實詞,大多涉及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偏義複詞、古今異義等.一方面考查考生平時學習中所積累的文言實詞的知識,另一方面考查考生在上下文語境中推斷詞義的能力。

歸類:文言實詞,大多涉及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偏義複詞、古今異義等.

7樓:藍色海洋天空

高中教材文言實詞例析

(高考120個文言實詞)

1.愛本義是悲哀、傷心。用作動詞:

(1)愛護,體貼。如: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師說》)

(2)珍惜,愛惜。如:倘使三國各愛其地……(《六國論》)

(3)喜愛。如:予獨愛蓮之出於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4)吝嗇,捨不得。如:百姓皆以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2.安本義是安靜。

(1)用作形容詞,意為「安全」「安定」「安穩」。如: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用作動詞,意為「安身」「養生」。如:衣食所安,弗敢專也。(《曹劌論戰》)

附虛詞用法:

(1)用作疑問副詞。出現在疑問句中,置於動詞之前,作狀語。相當於「怎麼」「怎樣」。如:

a.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

b.安得廣廈千萬間……(《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用作疑問代詞。用在疑問句中作賓語,置於動詞之前。相當於「什麼」「**」。如:

a.沛公安在?(《鴻門宴》)

b.君謂計將安出?(《隆中對》)

3.被本義指一種睡衣。

(1)用作動詞,意為「蒙受」「遭受」「受到」。如:

a.忠而見疑,信而被謗。(《屈原列傳》)

b.妝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c.如被冰雪。(《促織》)

(2)通「披」,意為「披著」「佩戴」「穿戴」。如:

a.被髮行吟澤畔。(《屈原列傳》)

b.被明月兮佩寶璐。(《涉江》)

c.將軍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

4.倍本義是按原數增加,與現代漢語表「多少倍」的「倍」相同。用作動詞,通「背」,意為「背棄」「違背」「背叛」。如: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

附虛詞用法:

用作副詞。意為「加倍」「更加」「愈加」。如: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本本義為樹的幹、根,與「末」相對。

(1)用作名詞,意為「根本(的東西)」「基礎(的東西)」,「根源」「**」。如:

a.本末倒置。(成語,原意為「樹根」,這裡引申為「根本的」「主要的」。)

b.今背本而趨末。(《論積儲疏》,「本」在這裡引申為「農業」,「末」在這裡引申為「工商業」。)

c.人窮則反本。(《屈原列傳》,根源。)

(2)用作量詞,或相當於現代漢語作量詞的「本」,或可根據實際情況譯為「冊」「份」等。如:

a.別具本章。(《獄中雜記》,本、份。)

b.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沈括《活板》,冊。)

附虛詞用法:

副詞,意為「原本」「本來」。如:

a.用芽者自從本說……(《採草藥》,原本。「本說」指「原來的說法」)

b.本圖宦達,不矜名節。(《陳情表》,本來。)

6.鄙本義是邊疆、邊陲、邊遠的地方,名詞。如:

a.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b.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燭之武退秦師》「鄙」在此活用為意動詞,意為「以……為邊境」,「以鄙遠」意即「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東部的邊境」。)

(1)用作形容詞,意為「庸俗」「淺陋」「地位低下」。如:人賤物亦鄙。(《孔雀東南飛》)

(2)用作動詞,意為「看不起」「輕視」。如「鄙視」,「鄙薄」。

7.兵本義是雙手拿著**。用作名詞:

(1)兵器,**。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六國論》)

(2)士兵,軍隊。如:

a.可汗大點兵。(《木蘭詩》,士兵。)

b.秦發兵擊之。(《屈原列傳》,軍隊。)

(3)戰爭,軍事。如:

a.兵旱相乘……(《論積儲疏》,戰爭。)

b.紙上談兵。(成語,軍事。)

8.病本義是重病。

(1)用作名詞。意為「疾病」「病殘」。如:

a.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扁鵲見蔡桓公》)

b.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病梅館記》)

(2)用作動詞:

①怕,擔心,憂慮。如: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公》)——君子擔心的是自己沒有才能,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

②疲勞,困苦不堪。如: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戰》)

③名詞活用為使動詞,意為「使……成為病態」。如: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病梅館記》)

9.察本義為仔細看、觀察。

(1)用作動詞

①仔細看、觀察。如:徐而察之。(《石鐘山記》)

②考察、調查。如:向察眾人之議……(《赤壁之戰》)

③看清楚、瞭解明白。如成語「明察秋毫」的「察」,又如: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察今》)

④推薦、選拔。如:郡察孝廉,州舉茂才。(《三國志•吳主傳》)

(2)雙音詞「察察」,原意為看得清清楚楚,引申為潔白,形容詞。如: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10.朝本義為早晨,與「暮(夕)」相對。

(1)讀zhāo,名詞,意為「早晨」。如成語「朝三暮四」「朝氣蓬勃」,又如:

a.朝聞道,夕可死矣。(《論語•里仁》)

b.朝服衣冠。(《鄒忌諷齊王納諫》)

(2)讀cháo,主要有兩個用法:

①動詞。意為「朝見」「朝拜」(專指臣見君),「拜見」「拜訪」(泛指下對上或平級之間)。如:

a.弱國入朝。(《過秦論》,朝見。)

b.序八州而朝同列。(《過秦論》,「朝」在這裡活用為使動詞,「使(讓)……朝見(朝拜)」之意。)

c.臨邛縣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拜見,拜訪。)

②名詞。意為「朝廷」,「朝代」。如: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朝廷。)

11.曾本義是增加,為「增」的假借字。

(1)讀zēng,名詞。指與自己相隔兩代的家屬。如曾祖、曾孫。

(2)通「層」,意為「重疊」。如: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嶽》)

附虛詞用法:

副詞,起加強或延緩語氣作用。有兩種情況:

(1)表過去發生過,可譯為「曾經」。如:

a.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

b.……人道寄奴曾住。(《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表出乎意料,或已達到某種極限,可譯為「竟(然)」「還」等。如:

a.曾不若霜妻弱子。(《愚公移山》)

b.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核舟記》)

更多

8樓:__睜眼

這個裡頭有

全部的哈哈,我昨天才吵完的。

9樓:偽月老

找你們老師要,這都不做也太不稱職了

求高考120個文言文常用實詞和18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高一人教版語文必修 一、必修二 文言文"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 全部的。

求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各種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的詞,要舉例,最好多舉幾種

10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冊文言文知識梳理

《燭之武退秦師》

通假字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異義

1.貳於楚也

古:從屬二主,動詞;

今:「二」的大寫,數詞。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個人;

今: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勾踐滅吳》

7.南至於句無 句,通「勾」。

8.將帥二三子夫婦以蕃 帥,通「率」,率領。

9.令壯者無取老婦 取,通「娶」,娶妻。

10.將免者以告 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釋其政 政,通「徵」,徵稅。

12.而摩厲之於義 摩厲,通「磨礪」,切磋。

13.無不鋪也 鋪,通「哺」,給人食物吃。

14.無不歇也 欼,通「啜」,給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

有,通「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

5.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古:像爪和牙一樣,指幫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壞人的黨羽。

6.將不可改於是矣 古:對這種局面;今:連詞,表示後一事緊接著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

古:原野;今:指黃河中下游地區。

8.丈夫二十不取 古:男子;今:男女兩人結婚後,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鄒忌諷齊王納諫》

16.徐公來,孰視之 孰,通「熟」,仔細。

9,今齊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圓;今:指某一區域。

《觸龍說趙太后》

17.少益耆食 耆,通「嗜」,喜愛。

18.必勿使反 反,通「返」,返回。

《季氏將伐顓臾》

19.無乃爾是過與 與,通「歟」,句末語氣詞。

《寡人之子國也》

20.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無,通「毋」,不要。

21.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頒,通「斑」,花白。22.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塗,通「途」,道路。

《勸學》

23.雖有槁暴 有,通「又」,又,再。

暴,通「曝」,晒。

2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通「智」,才智。

25.君子生非異也 生,通「性」,資質,稟賦。

《秋水》

26。涇流之大 涇,通「徑」,直。

27.不辯牛馬 辯,通「辨」,分辨。

《過秦論》

28.合從締交

從,通「縱」。合從,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

29.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頓,失敗。

30.陳利兵而誰何 何,通「呵」,呵問。

31.始皇既沒 沒,通「歿」,死。

32.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興起。

33.贏糧而景從 景,通「影」,影子。

《鴻門宴》

34.距關 距,通「拒」,把守。

35.毋內諸侯 內,通「納」,接納,使進來。

36.張良出,要項伯 要,通「邀」,邀請。

37.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違背,背叛。

38.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39.令將軍與臣有郤 郤,通「隙」,嫌怨,隔閡。

40.因擊沛公於坐 坐,通「座」,座位。

41.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不,通「否」,如果不這樣。

《蘭亭集序》

42.雖趣舍萬殊 趣,通「趨」,往,取。

43.亦由今之視昔 由,通「猶」,猶如,如同。

《歸去來兮辭》

44.景翳翳以將入 景,通「影」,日光。

45.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為什麼。

古今異義

《燭之武退秦師》

《勾踐滅吳》

《鄒忌諷齊王納諫》

《觸龍說趙太后》

10.太后明謂左右

古:近臣、屬下、侍奉在身邊的人員等;今:左和右兩方面,或用在數目字後面表示概數。

11.年幾何矣

古:多少;今:指數學的一門學科。

12,至於趙之為趙

古:是動詞「至」與介詞「於」的連用,譯為「到,上推到」;

今: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另外提起一事。

《季氏將伐顓臾》

13.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

古:把……當做,讓……做;今:認為。

14.是社稷之臣也

古:此,這,代詞;今

15.丘也聞有國有家者 古:諸侯的封地稱 今:「國」指國家,《寡人之於國也》

16.河內凶 古:穀物收成不好,

17.棄甲曳兵而走

古:跑,逃跑;今:行

18.是使民養生喪死無, 古:供養活著的人;

《勸學》

19.金就礪則利

古:指金屬製的刀劍 20.君子博學而日參省 古:驗,檢查;今:探;

21.非蛇鱔之穴無可寄; 古:安置,安身;今: 某人某事物上。

《過秦論》

22.山東豪俊遂並起而 古:崤山以東,即東:

《鴻門宴》

23.約為婚姻 古:結成親家;今:指

24.所以遣將守關者 古……的原因;今:

25.備他盜之出入與非; 古:意外的變故;今:

26.將軍戰河北 古:黃河以北;今:河北省27.臣戰河南 古:黃河以南;今:河南省

28.如今人方為刀俎,我 古:魚和肉,指被欺凌29.再拜獻大王足下 古:兩次;今:又一次《蘭亭集序》

30.列坐其次

古:旁邊,水邊;今:次序,等第

31.向之所欣

古:過去,從前;今: 有方向、對著、偏袒等意思《歸去來兮辭》

32.問征夫以前路 古:行人;今:指出徵的人常見實詞歸類

《燭之武退秦師》

①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陳述)

說 ②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雜說,一種文體)③秦伯說,與鄭人盟 (通「悅」,喜歡,高興)①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推辭)

辭{②停數日,辭去 (告別)

③不辭勞苦 (推託)

①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邊遠的地方)

鄙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邊邑)

③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淺陋)

①則名微而眾寡 (細小,輕微)

②微聞有鼠作作索索 (暗暗地)

③見其發矢十中**,但微頷之 (稍微,略微)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沒有,如果不是)《勾踐滅吳》

①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知道)

②如寡人者,安與知恥 (感到,懂得)

③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主持,管理)

④孰為汝多知乎 (通「智」)

復 ①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繁複)②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復戰 (再)

③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恢復)

①果行,國人皆勸 (勸勉)

②勸君更盡一杯酒 (勸說)

①自殺未遂 (成功) ,

遂{②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於是,就)③遂使之行成於吳 (終於)

①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 (掌管)

②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面對)

當③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介詞,表示在某個時候)④—夫當關,萬夫莫開 (阻擋,把守)

⑤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必定)

⑥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將)

《鄒忌諷齊王納諫》

①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朝拜)

10.朝{②於是人朝見威王 (朝廷)

③朝濟而夕設版焉 (讀zhao,早晨)

①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誰)

11.孰{②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通「熟」,仔細)③是可忍,孰不可忍 (什麼)

①心之不虛,由好學之不誠也 (真心,誠意)12.誠{②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確實,實在)③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 (果真,表示假設)13.方①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方圓,縱橫)②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地方)

③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 (才,剛剛)

兩個名字,請從中選,兩個名字,請從中選一個

姓名 趙一欒 筆畫分別是 14 火 1 土 23 火 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數分別 15 土 15 土 24 火 38 金 24 火 此姓名總評分數為 96 分 吉 詳細解說如下 天格數理 15 土 又稱先格,是祖先留下來的,對人生影響不大 暗示 福壽 福壽圓滿,富貴榮譽,涵養雅量,德高望重。...

如何在兩個戀人中選擇,如何在兩個戀人中選擇?

可見,兩個人都不適合你,前女友是因為距離的問題,你覺得她似乎成長了,那是她沒有天天在你的身邊,因為距離產生美。在身邊的,你又覺得幼稚,不夠懂事。都是勉為其難的感情,長遠來說,如果是奔著結婚去的戀情物件,顯然兩人都不太滿 你的意 從你的表達和描述中,感覺到的。以上只是個人看法,如果有什麼說得不好的地方...

從3,5,9,14中選出數寫兩個減法算式和兩個加法算式

5 9 14 9 5 14 14 5 9 14 9 5 從16.17.7.8.9.這五亇數中選出三個數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8 9 17 7 9 16 17 9 8 16 7 9 8 9 17 9 8 17 17 8 9 17 9 8 也可以7 9 16 9 7 16 16 9 7 16 ...